首页 > 党建 > 聚焦基层 正文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

稿件来源:共产党人17期 作者:贺兰县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 2020-09-15 | 打印 | 字号:TT

贺兰县南梁台子农牧场铁西村枸杞合作社女工正在采摘枸杞.jpg

贺兰县南梁台子农牧场铁西村枸杞合作社女工正在采摘枸杞

  近年来,贺兰县委、县政府始终将党建工作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注重整合党组织资源、发挥党组织优势,把发展好村集体经济纳入乡镇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和星级党组织建设的重要考核内容,压实责任,激发活力。各村党支部主动谋划,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采取土地流转、入股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方式,积极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党支部+企业+基地”等发展模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2019年,贺兰县6个乡镇(场)的64个村集体实现经营性收入2025万元,比2018年增加327万元,增长19.5%。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在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上的村占到75%以上,突破100万元的村2个,50万元以上的村5个。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增加,调动了党员群众发展致富积极性,提高了村党组织威信,提升了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党政齐抓,引领村集体经济发展。一是强化政策保障,出台《贺兰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指导意见》《贺兰县扶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项目管理办法》等文件、制度,鼓励、规范开发利用村集体资源、盘活闲置村部等行为,破解村级经济收入来源单一难题。鼓励探索自主经营、投资分红、多村联合等形式,拓宽村集体多元化增收渠道。成立贺兰县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担保基金,撬动银行贷款资金6000万元,破解融资难题。建立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收入增量与村干部利益联结机制,以“硬核”措施保障村集体经济发展。二是强化组织引领,构建以发展特色增收产业为依托的党组织覆盖体系。推广“党支部+企业+农户”“党支部+党员+农户”等模式,发展果蔬种植和特色养殖富民产业,把党的组织建设深度嵌入产业链条,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注入了动力。三是强化人才保障,优选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压实责任,鼓励他们在产业谋划、项目引进上主动作为,有力促进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洪广镇金山村第一书记牛进山发展花卉产业,带领党员群众种养室外景观花卉,2019年十一期间,花卉盆景供不应求,价格一路走俏。南梁台子农牧场隆源村的王洪勇,积极引进绿香村农业公司流转837亩土地种植线辣椒,为当地300多人提供就业岗位,每年增加群众务工收入400多万元。同时,聘请农业企业负责人、返乡创业大学生、致富带头人40多人,担任科技村主任,在有力推动村集体经济增收的同时,也为他们扎根、服务乡村,创业发展提供了平台。

  支部带头,探索特色产业发展新路。一是村党支部主导,统一管理与经营村集体资产。金贵镇银河村在村党支部的主导下,成立产销合作社,全程负责设施蔬菜的种植、技术与销售。立岗镇通义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积极做通群众思想工作,流转土地,建立生态观光园,推行私人订制农业种植模式。洪广镇欣荣村与金富蔬菜合作社在村党支部的支持下,与村民建立了土地流转与劳务合作关系。南梁台子农牧场铁东村党支部积极引导群众发展特色梅花鹿养殖,统一管理,统一销售,提高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增加了农民收入。二是完善“党支部+村集体+企业+农户”发展模式,将党支部与企业、合作社绑在一起,实现入股分红和红利共享。习岗镇五星村“村两委+合作社+企业+供港蔬菜基地+党员群众”模式、金贵镇银河村“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洪广镇北庙村“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常信乡四十里店村“党支部+合作社+供港供银蔬菜基地+农户”四类重点发展模式,4个联合体合力发展设施蔬菜、有机水稻、畜草养殖等优势主导产业,形成了规模优势、收到了规模效益。三是推动区域化党建,将村、企业、社会组织纳入党组织管理之下,使党组织的触角延伸到现代农业生产、加工、经营、销售等领域,把党员群众聚集在党组织周围,加强了对党员的管理服务工作。

  准确定位,因地制宜谋划产业布局。一是乡镇定位准确,因乡、因村施策,推进产业发展,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项目与产业基础。习岗镇建设都市休闲近郊农业小镇,打造新平村休闲采摘基地,经济桥村民宿休闲村。立岗镇打造高效农业模式,发展鱼米与蔬菜产业,建设蔬菜公园,露地蔬菜与设施温棚齐头并进,提升蔬菜品质与附加值。常信乡打造乡村旅游升级版,建设稻鱼空间休闲农业,引进花卉产业,打造光合小镇,发展精品渔业养殖、特色渔业观光。二是项目支撑,助力村集体经济增收。近年来,在自治区和银川市的大力支持下,全县30余个村集体经济项目全部投产,一批特色种植基地、仓储冷链、现代化温棚、农贸市场落地生根,成效初显,成为村集体经济收益的重要来源,收入比例占村集体收入的50%以上。三是主动适应市场,围绕蔬菜种植、渔业、花卉产业持续发力,引进农作物新品种与新技术,改造升级温棚设施,引进新型联动钢架温棚,提高了单位产量,增加了种植次数,缩短了上市时间,增加了收入。

  引进企业,培育村企联动产业基础。一是村企合作,习岗镇经济桥村引进宁夏小山科技公司,种植冬蒜,将旧庄点改造成民俗村。金贵镇银光村引进兰健公司打造乡村旅游点,联星村与宁夏祁源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牡丹园周末游活动。习岗镇新平村引进德林果蔬,建立线上线下瓜菜销售模式。洪广镇金鑫村流转土地给冠名食品公司,签订本地用工协议,既增加了村集体和农民的收入,又为本地群众务工增收创造了条件。二是企业投产,提供了稳定的收入。几年来,天缘种业、广银米业、瑞信农业、西夏种业等一批农业企业,立足贺兰县,抓住发展机遇,深挖发展潜力,不断发展壮大,逐渐树立了品牌,带动了贺兰县特色种养殖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增加了农民收入,壮大了集体经济。G

  责任编辑:章 立

>>><<<
【作者】:贺兰县委组织部
【来源】:共产党人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