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 > 聚焦基层 正文

“社志融合”构筑基层治理新生态

稿件来源:《共产党人》2025年第21期 作者:永宁县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 2025-11-03 | 打印 | 字号:TT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永宁县基层治理面临服务需求多元化与供给压力加大的双重挑战。针对社区资源分散、服务精准度不够、群众参与度不高等问题,永宁县积极构建“社区党组织统筹、专业社工支撑、志愿者服务助力”联动机制,通过建机制、强队伍、创品牌,有效激活基层治理“末梢神经”,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便捷、温暖、精准的服务。目前,永宁县越来越多的居民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全县培育志愿服务队伍195支,年均开展服务活动1100余场,服务群众超1.6万人次。

  变“单打独斗”为“协同作战”。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核心,以“社志融合”为突破口,通过“逢五说事”“红色议事会”等议事平台,对接居民需求、整合资源清单、设计服务项目,实现人力、服务、管理“三融合”。为彻底扭转服务与需求错配现象,社区定期开展“网格大走访”,精准收集居民建议,聚焦文化、教育等关键领域,推出“亲情代理儿女”“格格管家”等一系列志愿服务品牌,极大程度解决了基层治理各种难题,提升了群众满意度,切实增强了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从“零散供给”向“体系运营”转变。紧盯“一老一小一新”群体,探索打造了一批具有温度和高辨识度的志愿服务品牌。创新“窗帘之约”“红橙绿三色管理”机制,为空巢独居老人提供全方位关爱保障。推出包括政策指南、生活服务、应急帮助等六大板块的“银龄暖心便民手册”,根据社区居民反馈建议,新增燃气安全检查、代购药品服务等7项内容,为方便老人随时查阅,专门推出“大字版”手册。组织开展“青春志愿行·服务暖民心”等专题培训,吸引青少年志愿者踊跃参与民族认知、文化体验、情景演绎等五大主题行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注重将新就业群体纳入社区志愿服务体系,打造“塞上红色驿站”、“宁小新”小蜜蜂驿站等新就业群体服务站点,引导30余名外卖骑手担任流动网格员,参与反诈宣传、隐患报送等基层治理工作。

  由“精细治理”到“民呼我为”。推行“小区(网格)党支部+网格(楼栋)党小组+楼栋长”网格化三级治理体系,建立小区(网格)党支部82个、网格(楼栋)党小组94个、吸纳楼栋长736名,推动社区服务管理事项精准落地。由64名退休老干部组成的“格格管家”始终活跃在调解、宣讲等工作一线,累计开展志愿服务1980小时,惠及居民超3500人次。“银龄调解队”运用“望闻问切”四步调解法,成功化解纠纷百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9%。社区依托“居民点单、支部派单、全员接单、组织晒单”的闭环机制,对新建、老旧、搬迁、自建小区分类施策,有效实现治理模式的精准匹配和志愿服务的精准送达。

  责任编辑:赵斐斐


>>><<<
【作者】:永宁县委组织部
【来源】:《共产党人》2025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