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 > 时代先锋 正文

小法庭护航大发展

——记永宁县人民法院闽宁人民法庭
稿件来源:《共产党人》第6期 作者:本刊记者 沈 阳 发布时间: 2023-04-02 | 打印 | 字号:TT

  编者按:公务员是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是人民的公仆。近年来,全区广大公务员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立足本职岗位,肩负时代重任,担当作为、敢于斗争,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作出了积极贡献。为深入贯彻落实第六届全区“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精神,本期聚焦先进典型,刊发本刊记者采写的1个“自治区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和1名“自治区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事迹文章,供广大党员干部学习。

案件当事人给王俊法官送锦旗.jpg

案件当事人给王俊法官送锦旗

  1997年,由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福建省对口帮扶宁夏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亲自命名的东西部对口扶贫协作的移民村庄——闽宁村,历经26年的发展,从昔日的“干沙滩”脱胎换骨变成了今日的“金沙滩”,闽宁村也升级为闽宁镇。

  在这段福建与宁夏对口扶贫协作的历史中,镌刻着这样一个果敢先行、接续奋斗的集体——永宁县人民法院闽宁人民法庭的坚实足迹。从开始只有一个法官到建成标准化人民法庭,闽宁人民法庭积极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司法“前沿哨”和“桥头堡”作用,努力为闽宁镇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司法服务保障,谱写了小法庭护航大战略的精彩篇章。2022年11月,闽宁人民法庭被授予第六届全区“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荣誉称号。

  拓荒——从一个法官到塞上枫桥法庭

  2021年4月,闽宁人民法庭被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授予“塞上枫桥”人民法庭荣誉称号,法庭经验被写入2021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20多年来,闽宁人民法庭四代法官接续奋斗,法官们一次次法理兼容的调解、一场场严格公正的审判、一趟趟两脚沾泥的回访,共同成就了“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光荣称号。

  1992年10月,西吉县人民法院审判员赵长恩来到位于永宁县的玉泉营经济开发区,成为第一个来到这里的法官,工作任务是化解移民之间的纠纷。1997年8月,听闻福建和宁夏启动对口扶贫协作,共建闽宁协作生态移民村,赵长恩在西吉县法院的同事王俊也来到了闽宁村,一待就是25年。回忆往昔,王俊法官感慨万千:“当时法庭什么都没有,我们自带铺盖和床,也没有办公桌椅。工作以扶贫开发为主,帮助移民搞生产建设的同时开展法律宣传、咨询,一年也就十几件案子。”

  时间是最好的见证。在闽宁镇垦良田于荒漠、变荒原为绿洲的进程中,闽宁人民法庭也从一无所有换了新颜新貌:2009年,永宁县人民法院在闽宁镇设立生态移民诉讼服务工作站;2013年成立闽宁生态移民巡回法庭,在闽宁镇政府借了5间办公室开展工作;2014年,闽宁人民法庭正式挂牌成立。

  2020年,闽宁人民法庭深入推进“塞上枫桥人民法庭”创建,深度参与社会综合治理。创新推出以“前端预防、中端化解、末端引领”为核心的“三端六位”工作法,形成“法官+N”矛盾纠纷联动化解机制,将多元解纷触角延伸到基层“神经末梢”,基层社会治理有力有效。主动融入基层治理体系,建立与派出所、司法所、村委会等多部门共同参与的综治联席会议制度和一站式多元解纷工作机制,定期会商研判,及时联动化解。同时,积极推广云庭审系统、法院调解平台、微信视频等信息应用平台,开展线上、云间诉讼服务,开通乡音热线,设立e+移动微法庭,实现咨询、立案、庭审、送达全过程线上进行,贯通诉讼服务信息化快速通道。2022年共受理各类案件413件,收案数较上年下降12.32个百分点,结案率84.99%,结案率较上年提高12.17个百分点。

在线调解案件.jpg

在线调解案件

  担当——履职尽责服务保障脱贫攻坚

  作为闽宁镇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闽宁人民法庭始终坚守“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线,坚持以服务保障闽宁镇发展为己任,把助力闽宁地区脱贫攻坚作为抓好审判执行工作的重中之重。

  2017年的一天,20多个闽宁镇木兰村村民神情焦急地走进闽宁人民法庭,法官了解到,当地政府出台了鼓励种植枸杞的政策,大家便干劲满满地种起了枸杞,连续几年都有不错的收益。正当村民扩大种植的时候,突然出现新栽种的枸杞产量低、甜度不够等质量问题,一番查找发现,根源出在枸杞苗上。辛苦劳作一年,眼看收成无望,村民心急如焚,想了很多办法,但都没能解决问题。最后村民们来到法庭,希望通过诉讼途径让苗木供应商赔偿损失。为尽快解决问题,王俊与承办法官朱维忠多次到农户家中了解情况,同时协同闽宁镇政府工作人员,前往中宁苗木供应商处,实地查验出问题的枸杞苗,听取供应商的意见。在法官的不懈努力下当事双方自愿达成和解,由供应商退还苗木款4.5万元,闽宁镇人民政府补贴涉农资金2.5万元,农户们自行处理问题苗木。王俊至今还记得农户的一句话:“这是我头一次打官司,但就这么一回,我就知道法院是为老百姓办事的地方。”

  近3年来,闽宁人民法庭妥善审理移民土地流转,企业不履行租赁协议,损害移民群众利益等案件,有效维护了移民群众土地流转权益;妥善化解政府扶贫贷款、村级互助资金纠纷,确保扶贫资金持续高效利用;开通涉农业生产类案件绿色通道,协同市场监管等部门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确保不误农时、农事;为伤残、高龄等出行困难当事人办理上门立案、巡回审理20余次,依法开展司法救助,确保困难群体利益得到有效保障。

  接力——参与基层治理护航乡村振兴

  近年来,闽宁镇的发展正在迈上乡村振兴的新征程,社会结构发生变动,农民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利益关系更加复杂,闽宁人民法庭的案件类型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案件类型的变化,说明乡亲们的日子越来越好了,他们在这里扎下了根,现在发展经济已成为他们生活的主要内容,法庭工作的重点是不仅要让移民群众安心生活,也要服务保障移民群众脱贫致富。”闽宁人民法庭庭长董琳说。

  菌菇产业是闽宁镇的头号致富产业,保障菌菇企业合法权益,助力企业健康发展是闽宁人民法庭的一项重点工作。2020年底,福建某企业投资生产菌菇菌棒,因为资金链断裂,进厂务工的村民直到2021年6月都没有拿到劳务费。闽宁人民法庭接到报案后,多方联系该企业负责人张某了解情况,经过多次调解,35位村民顺利拿到了属于自己的劳务费。这一案件只是法庭维护移民利益、助推脱贫富民和乡村振兴生动实践的一个缩影。

  为妥善处理纠纷、化解社会矛盾,闽宁人民法庭打出了特色调解“组合拳”。

  自2013年起,闽宁人民法庭在下辖的6个村聘请24名村干部作为司法联络员,将“神经末梢”延伸到村。在此基础上,邀请5名熟悉民情、工作得力的村组干部、法律明白人、乡贤作为特邀调解员,与行政调解相互配合,通过本土化、灵活化、多样化的方式调处纠纷,力求妥善化解矛盾。

  2020年,闽宁人民法庭在原隆村、木兰村、黄羊滩农场设立法官工作室,在进村组、入农场巡回审判、调解纠纷的同时开展法律宣传、提供法律咨询,逐步建立起法庭与派出所、司法所、综治中心即时线上联通协同化解矛盾纠纷机制。自设立法官工作室以来,共接待群众310余人次,现场化解矛盾38件。

  针对闽宁镇离城区较远,辖区内无律师事务所,群众法律咨询不便的问题,2020年闽宁人民法庭设立律师工作站,建立律师值班制度,由鑫池、永川、宓林3家律师事务所安排执业律师免费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案件调解、协助申请法律援助等多项便民、利民服务,极大方便了闽宁镇老百姓特别是老年人、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就近寻求法律服务的需求。律师工作站成立以来共接待群众670余人次,免费书写诉状160余份,参与案件调解56件。

  星光不负赶路人,江河眷顾奋楫者。步入新时代的“赶考路”,闽宁人民法庭将继续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工作目标,不忘初心、扎根基层、砥砺前行,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积极服务保障闽宁镇乡村振兴,以实际行动为闽宁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李永红


>>><<<
【作者】:本刊记者 沈 阳
【来源】:《共产党人》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