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 > 乡村振兴 正文

“四大提升行动”促脱贫 乡村振兴动力足

稿件来源:共产党人1期 作者:平罗县乡村振兴局 发布时间: 2022-01-17 | 打印 | 字号:TT

通伏乡通城村稻渔空间.jpg

通伏乡通城村稻渔空间

陶乐镇庙庙湖村沙漠蔬菜产业基地.jpg

陶乐镇庙庙湖村沙漠蔬菜产业基地

  深入实施“四大提升行动”、全面促进乡村振兴,是各级政府责之所在、政之所向。2021年以来,平罗县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实施“四大提升行动”决策部署,实行领导主抓、部门包抓、专班专抓和台账管理等工作机制,着力在培育壮大产业、提高居民收入等6个方面下功夫,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聚力产业培育,提升乡村发展活力。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根本之策,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优质瓜菜、蔬菜制种等特色产业。新建奶牛场10个、肉牛肉羊养殖场20个,带动移民发展小群多户、入园养殖1900户,户均年增收4万余元;建设瓜菜基地18万亩、蔬菜制种基地8万亩,带动移民自建、租赁发展温室大棚种植300余户,户均年增收4万余元。培育产业发展、股份合作等集体经济经营模式,全县80%的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红翔、红瑞、庙庙湖3个移民村分别达到25万元、64万元、200万元。

  聚力就业创业,提升居民收入水平。聚焦“两个高于”目标,实施就业促进行动,新增城镇就业1800余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1万余人,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分别增长14%和12.5%。累计培育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1079家,新增各类市场主体2376家,城乡居民经营净收入分别增长8.6%和14%。全面落实基本养老、医疗、低保等保障性政策,城乡居民转移净收入分别增长12.8%和9%。深入推进“四权”改革,入市交易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1122亩,城乡居民财产净收入分别增长2.5%和33.2%。依托龙头企业、帮扶车间、公益岗位、劳务中介组织等平台,实现移民就业创业1.2万余人,移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万元,比搬迁前增长4.5倍。

  聚力基础设施,提升生产生活条件。坚持规划引领,修编县域国土空间规划和14个村“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实施中线供水、“互联网+城乡供水”工程,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8%。实施农村环卫设施提标改造工程,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能力不断提升。新建农村公路18公里、移民村产业园区道路11公里。实施国家数字乡村建设试点,建设5G基站145个、“村村享”大喇叭239套,打造“小翼看家”社会治安云防控模式。移民村幼儿园、学校、卫生室、村级活动场所等公共设施配套完善,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

  聚力公共服务,提升民生保障能力。扎实推进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五大工程”,实施幼儿园迁建、薄弱学校改造等教育惠民工程13个,打造创新素养教育、“互联网+教育”等示范学校12所,中小学“三个课堂”应用实现全覆盖,教师县管校聘、幼儿园安吉游戏等改革试点成效明显,荣获全国首批县域足球典型、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扎实推进全民健康水平提升行动“十大工程”,实施县医院救治能力提升、乡镇卫生院发热门诊等项目,建成远程影像诊断中心、心电诊断中心和3个区域基层医疗中心,推行“基层检查+上级诊断+区域共认”、“1+2+N”服务运行模式,真正让群众在家门口能看病、看好病。

  聚力环境治理,提升美丽乡村“颜值”。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打造黄渠桥镇等美丽城镇4个,新建改造姚伏镇灯塔村等美丽村庄27个。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县创建,开展“清脏、治乱、拆违、植绿、建制”专项整治,全面清除土坯房和残垣断壁,硬化巷道86公里,完成造林3.3万亩,累计改厕2万余户。实施移民村村容村貌提升工程,组织12家单位和企业对口帮扶,改造提升村庄、庭院和生态环境,村庄“颜值”实现华丽转变。投资2200万元,推行农村环卫市场化运行模式,建立门前三包责任制、积分银行、最美庭院评选等机制,推动村庄环境长治久美。

  聚力党的建设,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持续推进“抓乡促村、整乡推进、整县提升”示范县乡创建,圆满完成乡镇领导班子和村“两委”换届工作,选配162名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驻村工作,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1035名,党员致富带头人715名。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改革,下放乡镇编制197个、增加40%,下放政务服务事项123项,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认真落实“1+6”基层治理任务,建立“村党组织—网格党小组—党员联系户”组织体系,推行“党支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村党组织成为实施“四大提升行动”、促进乡村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

  责任编辑:胡亦茹


>>><<<
【作者】:平罗县乡村振兴局
【来源】:共产党人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