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 > 乡村振兴 正文

海燕村:“海燕”展翅翔 振兴谱新曲

稿件来源:共产党人1期 作者:本刊记者 沈 阳 发布时间: 2022-01-17 | 打印 | 字号:TT

  海燕村党支部书记马守芳:“作为自治区百万移民致富提升行动重点帮扶村,海燕村积极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实现了从‘人在异乡为异客’的惶恐不安,到‘丰年人乐业’的幸福安居。我们将继续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规划衔接、机制衔接、政策衔接和发展衔接,让脱了贫的海燕村昂首阔步走上振兴的新征程。”

QQ截图20220118092322.jpg

村民将羊托管在惠农区湖羊纯繁科技园养殖,每户一年可增收4000元。

  海燕村是石嘴山市惠农区燕子墩乡的一个生态移民村。2021年以来,通过党建引领、对口帮扶,使昔日土地盐碱重、致富产业缺、村庄规划乱、基础设施弱的老海燕村一去不返,一个产业兴、生态美、农民富、民风淳的新海燕村正展翅腾飞。

  记好“一本账” 事事有着落

  “书记,我的女儿没好好上学,眼看就到了该找工作的时候,可咋办呀?愁死人了!”

  “你别着急,我们会和村里的帮扶企业谈谈她工作的事。”

  “那太好了!真是太感谢了!”

  这是海燕村贫困户马守全与走访党员干部的一段对话。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海燕村推行“一本账”制度,每周定期入户走访、了解民情已经成为海燕村党员干部的常态。“张三家的房屋出现裂缝,李四家需要临时救助……”不论走到哪里,他们总会把群众的各种急难愁盼事儿详细地记录在小册子上。

  虽是寒冬时节,海燕村村口的健身广场上,打篮球、跳广场舞的村民仍然为数不少,不时传来欢声笑语。然而,这里曾是一片杂草丛生、垃圾成堆的荒地。

  2021年10月,海燕村党支部书记马守芳在一次走访中了解到村民们建广场的诉求。村“两委”班子研究后决定把村口的荒地、菜地利用起来。由于土地涉及十几户村民的利益,他们当中大部分人不同意。

  “得深入走访,了解民情民意,把民心聚起来。”马守芳带头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通过唠家常,村民们想通了,都愿意无偿出让土地,村里投资建成了广场。

  从协调维修房屋到为困难群众办理低保、临时救助,再到逐户排查疫苗接种意愿……通过“一本账”制度,海燕村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事30余项,组织开展“小家电维修进乡村”志愿服务,为群众修复坏旧家电40余件。优化村党群服务中心工作流程,完善服务事项,继续推进“一站式服务”,确保群众有事就近办、马上办。在疫情防控中,建立了“村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联系户”的村党组织体系,面对潜在的新冠肺炎疫情感染风险,党员干部挺身而出,在关卡值守中充当“突击队”,坚决当好海燕村疫情防控的“守门员”。在3轮核酸检测工作中勇当“排头兵”,确保检测工作“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在海燕村,“一本账”慢慢从“问题账”变成了群众的“幸福账”。

党员致富带头人杨生兰正在缝制编织袋.jpg

党员致富带头人杨生兰正在缝制编织袋

  当好“领头雁” 引路向幸福

  采访中,海燕村润龙包装新材料有限公司扶贫车间内机器转个不停,党员致富带头人杨生兰正在轧边机旁熟练地给编织袋轧边。2017年,杨生兰一家5口从海原县移民到海燕村,开始了新生活。由于杨生兰曾经干过裁缝,所以给编织袋轧边得心应手,在润龙包装新材料有限公司扶贫车间一干就是4年。现在,她不仅是生产线上技艺娴熟的工人,每月有4000多元的收入,还经常给村民传授编织技术,带动大家一起增收致富。

  “现在生活好了,我打算再盖两间新房,把父母接过来尽孝。”杨生兰说。

  在海燕村,像杨生兰这样通过勤劳的双手走上致富路的家庭还有很多。

  2017年11月,石嘴山市惠农区接手管理海燕村后,把产业扶贫作为海燕村“输血”向“造血”转变的突破口。“为了能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我们积极争取,在乡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引进宁夏华荣纺织有限公司、润龙包装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招募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现在,扶贫车间每年能安置就业124人,年人均收入增加2万元左右。”党支部书记马守芳告诉记者。

  通过5年的攻坚克难,海燕村产业布局初见成效。2018年,投资73万元建成800平方米的扶贫实训基地,稳定就业53人。2020年,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为村民发放扶贫贷款600万元,充分发挥湖羊纯繁科技园养殖科技含量高、效益好的优势,紧盯建档立卡贫困户,帮助他们发展养殖业。2021年,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选聘优秀企业家担任村集体经济发展“顾问”,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出谋划策,因地制宜打造“千亩枸杞”,实现了海燕村种植业上的突破。与此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规避土地盐碱性高的种植瓶颈,打造了无土种植的蘑菇产业,目前已新建温室大棚60座,并积极谋划冷库建设项目。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指引下,海燕村移民群众逐渐走上了脱贫奔小康的新路子,鼓起了“钱袋子”,过上了好日子,2021年人均纯收入达1.3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9万元。

  抓好整改治 乡村展新颜

  来到海燕村,只见宽阔整洁的乡村公路通村达户,富有乡村特色的墙体绘画随处可见,四色分类的垃圾箱摆放整齐,扶贫车间和错落有致的美丽庭院相映成景,一幅产业兴旺、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以前家门口是个大坑,政府不仅帮我们填了大坑还把道路硬化了。去年党员干部和志愿者们帮忙把房前屋后的垃圾和柴草等清理后,用围栏建成了花池,种植了波斯菊、鸡冠花,夏天特别好看。村里环境变好了,我们看着舒心,住着舒服!”海燕村村民丁学文告诉记者。

  自全区实施“四大提升行动”以来,海燕村在现有产业稳定发展的同时,积极探索建立符合本村实际的长效发展机制。通过建立“党支部+网格党小组+网格员”模式,开展海燕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百日攻坚”行动,与惠农区上下联动,对标对表重点产业培育、生态环境治理、环境综合整治、基础设施改造、特色乡村风貌“五个提升行动”目标任务,组织党员干部对道路、庭院、房前屋后、厕所等重点区域彻底清理整顿,不遗余力推进村庄绿化、道路硬化、巷道亮化、庭院美化。同时,海燕村还大力推广应用红黑榜、积分制等激励机制,切实发挥群众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的主体作用,全面促进海燕村村容大变样、村貌大改善,全力推动移民致富提升行动走深走实、落实落细。

  “下一步,我们将以项目建设为引擎,加快补齐海燕村基础设施短板,整合各方力量资源,全面整治人居环境,切实让村庄美起来、庭院美起来、生态美起来、乡风美起来。”海燕村党支部书记马守芳说。

  责任编辑:李百军


>>><<<
【作者】:本刊记者 沈 阳
【来源】:共产党人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