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 > 理响塞上 正文

坚持人民至上的中国式现代化

稿件来源:《共产党人》第20期 作者:宁勤翔 发布时间: 2023-11-10 | 打印 | 字号:TT

QQ截图20231110085937.png

  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进程,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进入20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百年奋斗,探索了在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大国推进现代化的路径,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其根本原因在于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踏上新征程,如何按照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于中国基本国情,结合新时代特征,深入挖掘和系统梳理坚持人民至上与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关联性,对于进一步丰富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矢志践行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胜利,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正是因为党的举旗定向,才能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不动摇,才能确保在社会主义旗帜下最大限度地汇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磅礴伟力,中国人民才能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找到适合自身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人口规模巨大是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基本国情和具有的首要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科学诠释了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其中第一个方面就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纵观世界现代化进程,18世纪下半叶英国开启现代化时人口是千万级的,20世纪后美国逐渐领跑现代化时人口是上亿级的,而中国式现代化是14亿多人口的现代化。实现14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艰巨性和复杂性是前所未有的,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然以人口规模巨大为基点,必然与人口出生率大幅下降、劳动力资源稀缺性加剧、人口老龄化加速挺进、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等人口特征相伴。对于人口现状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我们要科学认识、主动适应和积极应对,坚持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利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

  中国式现代化以共同富裕为奋斗主线。人民至上不是空洞的口号,马克思正是在对“物质利益难题”的持续性求解中阐发了共同富裕理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就是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不断迈进的历史。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领导人民脱贫致富,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在以共同富裕为逻辑主线而展开的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党正确处理好了为谁做“蛋糕”和谁来做“蛋糕”、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的关系,兼顾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效率与公平。经过长期努力,当前我国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

  中国式现代化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要义。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实现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人的现代化是指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与现代化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主体意识、文化素质、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中国式现代化以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为抓手,强化人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现代化建设的热情。中国式现代化着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塑造人的现代化的精神品格和思维方式,不断培育具有高水平文化素质的现代化新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为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中国式现代化注重拓宽人的交往、活动的空间和范围,强调现代化过程中人的全球视野,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指明了方向、开辟了道路。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坚持人民至上

  坚持党对现代化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最大优势。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要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使党始终成为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必须坚持党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武装,注重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不断回答现代化进程中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勇于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全面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现代化的前进方向。

  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前进道路上,我们必须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加快构建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实现更有效率、更加持续、更为安全的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多管齐下补齐农村发展短板,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构建一个以内需为主导且能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的经济系统,既能快速回应国际需求变化,又能避免因对外依存度过高而导致的经济体系的脆弱性。

  增进民生福祉,让现代化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只有紧紧守住人民的心,才能保证守住来之不易的江山。必须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完善分配制度,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必须要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凝聚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磅礴力量。

  中国式现代化是百年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基于人口规模超过14亿人口的新型现代化,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有效平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全面激活了作为现代化建设主体的人的积极性。人民至上不仅是把握和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视角,而且是从人类文明形态角度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核心依据。前进道路上,只要我们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朝着坚持人民至上的中国式现代化勇毅前进,必能在新征程上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

  (作者单位: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李 妍

>>><<<
【作者】:宁勤翔
【来源】:《共产党人》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