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 > 理响塞上 正文

在“第二个结合”中提高高校思政课育人实效

稿件来源:《共产党人》第20期 作者:施 璇 发布时间: 2023-11-10 | 打印 | 字号:TT

QQ截图20231110090229.png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我们科学把握“第二个结合”提供了指引。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重任,我们要牢牢把握“第二个结合”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解,提高思政课的育人实效。

  培根铸魂:立足“第二个结合”厚植爱国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推进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定文化自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深度融入高校思政课,厚植青年学生的爱国情怀。高校思政课肩负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历史使命,在教学实践中要注重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鲜活素材,将抽象的理论进行具象化的表达,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民本、讲仁爱、守诚信、崇正义、尚合同、求大同等价值观念,立德铸魂,培养青年学生的爱国之情。要注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转化为青年学生的爱国热忱,指引青年学生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将爱国行、强国志、报国行镌刻在内心深处,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以实际行动践行爱国主义情怀。

  赋能增效:依托“第二个结合”提升思政课吸引力感染力

  “第二个结合”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为高校思政课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滋养。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全方位、多维度地构筑高校思政课育人图景。一方面,在教学内容上实施精准滴灌与守正创新相契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显性或者隐性的方式内嵌于思政课,在教学内容中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缺口”,有针对性地进行价值引导,实施精准滴灌。在精准聚焦思政课教学内容过程中坚持守正创新,既要站稳传统的课堂教学又要开拓创新,由以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向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模式,由单纯的理论知识讲授转变为师生之间的互动合作,由传统的小课堂教学转向社会大课堂的体验式教学,深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时代价值,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另一方面,在教学方式上注重沉浸式体验与共情效应相耦合。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案例及丰富资源,在教学方式上开展沉浸式体验,激发学生共情效应。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与高校思政课的动态互嵌,以丰富的载体呈现立体式的生动教育资源,以高校“思政课虚拟仿真教学体验中心”为平台追溯文化根源,还原历史原貌,形成文化合力,增强青年学生的情感共鸣。在数字化、可视化的智能技术加持下形成交互式学习模式,用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言之有物的沉浸式体验将“崇德向善”“敬业乐群”“孝老爱亲”“自强不息”“讲信修睦”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相融合,提高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凝聚共识:聚焦“第二个结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二个结合”坚定了我们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资源,赓续历史文脉为高校思政课提供了丰富的文化给养。聚焦“第二个结合”,深度契合高校思政课的基本需求,以思政课教师为主导,丰富校园文化,融合社会大课堂,凝聚合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发挥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作为教学一线的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具备广博的知识视野、厚重的历史视野、丰富的国际视野,将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穿起来,用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引领学生深入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富矿”。要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增强文化的感染力、传播力,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开展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校园文化活动,激发青年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筑牢文化自信。要有效整合社会大课堂资源。充分利用各地博物馆、文化馆、史学馆,作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在实处,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地嵌入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在知行合一中发挥育人合力。

  “第二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的文化成果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我们要将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深度融入高校思政课,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以新的时代内涵激发其生命力,激励新时代青年学子坚定文化自信,赓续文化根脉,踔厉奋发,勇于奋进,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的传承者和弘扬者,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作者单位: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何青芳


>>><<<
【作者】:施 璇
【来源】:《共产党人》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