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 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重要内容作了安排部署,为做好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科技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我们必须进一步充分认识科技的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把握时代机遇、凝聚创新力量,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加强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高度重视科技事业。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领导科技事业的每一个节点都作出了正确的战略部署,确保科技事业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走出了一条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创新发展新路。历史和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科技创新事业不断前进的根本政治保证。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深刻重塑全球秩序和发展格局。我国正处于建设科技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更加需要加强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要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统一领导的体制,加强战略规划、政策措施、重大任务、科研力量、资源平台、区域创新等方面的统筹,构建协同高效的决策指挥体系和组织实施体系,凝聚推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要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全面增强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科技竞争优势,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要增强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和推动科技工作的本领,充分发挥宏观指导、统筹协调、服务保障等作用,有效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落实落地。
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把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主动权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最关键最核心的技术要立足自主创新、自立自强。”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部分高端产业领域核心技术仍存在短板,这不仅制约了我国的产业升级,也对我国前沿技术的发展造成了影响。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推进,我们必须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牢牢掌握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
新征程上,要将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作为突破口,集聚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短板,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要立足国家现实需求和战略需要,聚焦基础性、前沿性、通用性技术,加快组织实施和超前布局重大科技项目,为我国科技创新引领方向、开辟道路、提供支撑。要开展有组织科研和产学研协同攻关,取得更多前沿性、颠覆性技术突破,为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培育新优势,打造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让更多的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优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体现国家意志、服务国家需求、代表国家水平的科技中坚力量,当今世界科技强国的竞争,比拼的就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纵深推进的时代背景下,深入优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建设,是我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稳步建成科技强国的必然选择。
新征程上,优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要进一步明确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定位。要充分发挥国家实验室的引领作用,聚焦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国家战略重点领域,当好科技攻关的总平台、总链长。发挥好国家科研机构建制化、体系化和综合化的平台优势,开展战略导向、前沿导向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要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与重大战略任务协同,面对制约我国发展和安全的重大难题,要建立联合选题机制,形成国家重大科技创新战略任务。要注重各类创新主体的协同合作,推动国家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等创新主体深度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研发攻坚,形成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的创新格局。要推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与产业创新体系衔接,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主体,构建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研发和产业化平台,畅通市场化科技成果转化渠道,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鼓励支持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
基础研究处于从研究到应用、再到生产的科研链条起始端,地基打得牢,科技事业大厦才能建得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当前,基础研究转化周期明显缩短,国际科技竞争正在向基础前沿前移,应对国际科技竞争、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我们加强基础研究,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问题。
新征程上,要进一步提高对基础研究重要性的认识,把握“两条腿走路”的实践要求,为建设科技强国筑牢根基。要坚持目标导向,遵循科学发展规律,把世界科技前沿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凝练基础研究关键科学问题。要鼓励和支持科学家开展自由探索,敢闯科学“无人区”,实现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重大突破。同时,要坚持系统观念,不断完善制度保障和资源支持机制,要推动科技支出向基础研究倾斜,加大对原创性、非共识、变革性创新研究的支持力度。要加大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力度,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担重任,积极引进海外优秀人才投身基础研究,打造和壮大科技领军人才队伍和一流创新团队。要坚持走基础研究人才自主培养之路,优化基础学科教育体系,充分发挥高校特别是“双一流”高校主力军作用,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的基础研究后备力量。
(执笔人:朱华)
责任编辑:何青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