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 > 理响塞上 正文

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扎实推进文化强区建设

稿件来源:《共产党人》2025年第20期 作者:宁夏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发布时间: 2025-10-19 | 打印 | 字号:TT

  2024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战略高度谋划部署文化强国建设,深刻阐明了文化强国建设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和必须把握好的重要问题,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篇章,为在新起点上建设文化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定文化自信,全面落实自治区党委打造文化兴盛沃土、努力建设新时代文化强区的具体部署,为推进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宁夏力量。

  以坚持“两个结合”为根本途径,打造文化兴盛沃土

  “两个结合”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创性理论贡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深刻把握“两个结合”的精髓要义,以“两个结合”为根本途径,推进宁夏新时代文化强区建设。

  坚持人民立场深化理论研究,让文化发展成果惠及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导向,围绕加快建设美丽新宁夏、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宁夏篇章的具体实践,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实施好宁夏文化惠民工程,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基层文化设施投入,让广大群众能够便捷地享受文化发展成果。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宁夏实际开展研究,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在学术命题、学术观点上不断提高能力和水平,真正在研究解决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问题上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

  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用精品力作讲好新时代宁夏故事。加大对宁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力度,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彰显宁夏地域文化在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中的价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紧抓西夏陵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良好契机,进一步加强对宁夏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利用,不断推出具有历史底蕴、反映时代价值的高质量文化成果。深入实施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工程,鼓励广大文艺工作者、社科工作者深入基层,以宁夏人民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态文明建设等实践中的奋斗故事为素材,持续讲好宁夏红色革命故事、闽宁协作故事、实干兴宁故事、民族团结故事,推出更多反映时代风貌、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的优秀文化产品,让更多更好的优秀作品搬上舞台、走进荧屏、亮相银幕。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增强文化凝聚力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建设新时代文化强区,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凝聚起加快建设美丽新宁夏的强大精神力量。

  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大力推进文明素养提升行动,充分利用好各类宣传阵地,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学校要在育人实践过程中根据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转化为具体、形象、直观的育人举措,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植学生心中。要通过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弘扬良好家教家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教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尚。

  持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是立党兴党之基,也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要深入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任山河烈士陵园等红色资源,发扬“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革命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奋斗精神、“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实干精神,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发挥好宁夏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作用,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创新提升“文化大篷车”“清凉宁夏”等群众喜闻乐见、共同参与的文化惠民活动品牌,把欢乐送到基层、送到群众身边。加强高额彩礼专项治理,集中开展移风易俗巡演巡讲、主题采访等活动,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在全社会弘扬奋斗精神、奉献精神等,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促进乡村发展的强大动力。

  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推动力,激发文化创造力

  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文化产业承担着优化经济结构和满足人民文化生活新期待的精神、物质双重功能。要通过推动文化产业生产力质的跃迁和与之相适应的新质生产关系的塑造,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改造升级传统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文化+新产业形态,加快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提质增效。推动宁夏文化建设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构建多方参与的文旅产业政策治理体系,形成高效率的资源要素配置体系,构建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共建共享的区域协调机制。拓宽社会力量参与文旅发展渠道,打造更多兼具文化和旅游特色的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以文旅深度融合助力宁夏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以科技创新赋能文化产业发展。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等技术在宁夏文化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等各环节应用,改造提升宁夏传统文化业态。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延伸文化产业链,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变革。培育创意设计、网络出版、影视动漫、游戏电竞、现代会展、数字娱乐等文化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推动文化+旅游、文化+科技、文化+农业等深度融合发展,形成龙头骨干企业强劲带动、中小微企业异军突起、新业态新模式竞相迸发的发展新格局。

  (执笔人:胡向宁)

  责任编辑:何青芳


>>><<<
【作者】:宁夏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来源】:《共产党人》2025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