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照政绩观这面镜子
政绩观是一面镜子,直接反映了干部从政的价值取向,体现出干部履职尽责、干事创业的思想境界,也映照着领导干部的发展意识与责任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等重大问题,各级领导干部应该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经常照好政绩观这面镜子。
政绩观是一面“民心镜”。群众的评判是最公正的,“中看不中用”“驴粪蛋表面光”的政绩只能引起群众的反感。而真正从人民群众利益出发的工作,哪怕润物细无声,也能真正经得起时间、实践检验,并永远扎根于群众中间。群众满意是所有工作的最高标准,既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既要做显功,也要做潜功。业绩好不好,要看群众实际感受,由群众来评判群众期待的政绩,要事事都能置身于群众中,件件都能“接地气”。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党员领导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自然要将之投入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党员干部做出来的成绩,没有什么比群众认可更有说服力了。党员干部应牢记“国之大者”,把为民造福当作最大政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真正做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
政绩观是一面“显微镜”。甄别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好干部,就要用好“显微镜”,树牢“风向标”。业绩都是干出来的,真干才能真出业绩、出真业绩。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员干部要真抓实干,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善作善成,坚决杜绝口号式、表态式、包装式落实的做法。对当务之急,要立说立行、紧抓快办,不能慢慢吞吞、拖拖拉拉。对长期任务,要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滴水穿石,久久为功。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大情怀,把“小我”融入“大我”,用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好干部”五条标准以及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的《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是甄别、筛选具有正确政绩观干部的依据,坚持以实干为要、群众好评、全面考核为基准,选拔出真正勤政为民、政绩突出的好干部。“显微镜”既检验“德”,又体现“才”,真正把既有本事又干实事、既有政绩又有政声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形成有为者有位、能干者能上、优秀者优先的鲜明导向。
政绩观是一面“照妖镜”。这面镜子照出干部的理想信念和责任担当。有的干部铆足劲儿只念“快”字诀,为了尽快出政绩、争排名,在争资金、上项目上急功近利,面对打基础、见效慢的事没有兴趣。这类干部一心只想往上爬,刚到一个岗位,屁股还没坐热,眼睛就盯着更高的位置,为了贪图一时之功,甚至搞破坏性开发、掠夺式经营,寅吃卯粮;有的干部千方百计想“显”摆,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为了引起上级关注,热衷追求显绩,上马所谓“高大上”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把看得见的地方“镶金边”,看不见的地方抛之不顾,与群众的实际需求相差甚远;有的干部想方设法“加”砝码,为了向上级邀功请赏,将上级交代的任务加码、标准拔高、数据注水、弄虚作假,同实事求是的要求背道而驰。这样的干部在政绩观这面镜子前就会原形毕露。
经常用政绩观这面镜子,照照“小我”与“大我”,照照“面子”与“里子”,照照显绩与潜绩,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真正创造出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作者单位:中共宁夏区委党校〈宁夏行政学院〉)
责任编辑:谢 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