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 > 大家谈 正文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汇聚民族复兴力量

稿件来源:《共产党人》2025年第19期 作者:马晓东 发布时间: 2025-09-30 | 打印 | 字号:TT

  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为我们铭记抗战历史,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砥砺奋进、创造新的历史伟业,注入强大信心和力量。

  坚持党的领导,坚定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抗战初期,我们党率先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推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战中,我们党又制定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战略总方针,指引胜利方向。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从应对新冠疫情时统筹全局的科学部署,到打赢脱贫攻坚战中“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再到“嫦娥”探月、“蛟龙”深潜等科技突破背后的统筹协调,新时代诸多重大任务的攻克,再次印证了党的领导是凝聚全民族力量、应对风险挑战的核心。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确保民族复兴航船行稳致远。

  弘扬爱国主义,凝聚民族力量。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最为深厚的精神基因。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这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最重要的体现。抗战时期,正是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鼓舞下,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取得了全民族抗战的最终胜利。今天,我们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同样需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支撑。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要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学校、社会、家庭教育全过程,通过红色旅游、历史展览、主题活动等,让爱国主义焕发时代光芒,凝聚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民族合力。

  坚持自强不息,勇于攻坚克难。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是在不屈不挠的斗争中成长起来的。抗战时期,中国人民在极端困难下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最终赢得胜利。当前,我国在科技、经济、军事等领域虽取得显著成就,但仍面临核心技术“卡脖子”、国际竞争加剧等诸多挑战。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要敢于直面困难、勇于创新突破。要弘扬自力更生精神,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攻克核心技术难题,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将自强不息精神融入日常工作生活,以钉钉子精神做好本职工作,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共同发展。传承历史,不是为了纠结过去,而是要开创未来,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中国人民深知和平的珍贵,因为我们经历过战争的苦难。抗战时期,中国人民不仅为保卫祖国而战,也为维护世界和平而战。今天,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导者。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要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为解决气候变化、贫困饥饿、公共卫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与方案。

  (作者单位:自治区党委党史研究室)

  责任编辑:谢斌


>>><<<
【作者】:马晓东
【来源】:《共产党人》2025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