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 > 学思践悟 正文

找准定位 抓好落实 在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上走在前做表率

自治区自然资源厅
稿件来源:《共产党人》13期 作者: 发布时间: 2020-07-15 | 打印 | 字号:TT
海原县南华山云海 马万山/摄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为宁夏擘画了发展蓝图、定制了行动纲领,进一步为“新时代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新宁夏、怎样建设新宁夏”指明了发展方向、赋予了时代重任、明确了工作重点。全区自然资源系统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学思践悟、找准定位、逐项落实,坚决把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殷切希望转化为推动自然资源事业发展的生动实践。
  坚决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在熟读精思、学思践悟上着力,精准把握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核心要义。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明确了“继续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的目标要求,赋予了宁夏“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重大使命,这是推动自然资源事业发展的第一使命、第一要务、第一责任。全区自然资源系统将把学习宣传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和重大政治责任。领导班子带头学。厅党组班子成员率先垂范,原原本本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自治区党委关于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系列文件。厅领导先学一步、学深一层,自觉用于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干部跟进学。举办自然资源厅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培训班,分层级、分批次、全覆盖集中对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轮训。系统各级党组织采取党员大会、党小组会、讲党课和集中研学、个人自学等多种形式,反反复复通读、原原本本精读,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准确把握精髓要义。专题讨论学。聚焦“守好生命线,我们干什么;建设先行区,我们怎么干;当好主力军,我们缺什么;争作排头兵,我们差什么”,在全厅上下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叩问初心使命、寻找差距不足、补齐短板弱项,确保系统党员干部真正学深悟透。贯通结合学。把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通起来学,与总书记2016年视察宁夏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贯通起来学,与自治区党委十二届八次、九次、十次全会精神贯通起来学,与陈润儿书记在自治区领导干部守好改善生态环境生命线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贯通起来学,紧密联系、相互贯通,有机统一、一体落实,努力在建设美丽新宁夏的生动实践中担当新使命、创造新业绩、作出新贡献。
  深刻认识自然资源系统在保护生态中的重要职责使命,在主动担当、笃定前行上聚力,推动自然资源事业发展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生态环境问题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乎民生福祉的重大社会问题。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把宁夏建成我国西北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宁夏一以贯之的要求。我们要深刻认识宁夏生态地位的重要性。宁夏地处西北内陆、黄河上游地区,稳定着季风界限,调解着水汽交换,阻挡着沙尘东进,影响着全国气候环境,护佑着黄河上中游及华北、西北地区的生态安全。境内贺兰山是我国重要自然地理分界线和西北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维系着西北至黄淮地区气候分布和生态格局;六盘山是黄土高原上重要的天然“水塔”“绿岛”,承担着补给黄河上游水量、拦截松软黄土进入黄河的使命;罗山是宁夏中部防风固沙、水源涵养和动植物“基因库”,阻挡着毛乌素沙地东侵的责任。宁夏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宁夏西、北、东三面分别毗邻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毛乌素沙地,全区森林覆盖率15.2%,达不到全国平均水平;全区荒漠化土地占全区国土面积53.68%,沙化土地占21.65%,水土流失面积1.96万平方公里,天然草原中90%以上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全区910个各类矿山中仍有历史遗留废弃矿山383处1.5万公顷急需修复治理,这些都严重影响着全区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威胁着黄河长治久安和持续健康。要深刻认识宁夏生态文明建设责任重大。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宁夏在全国大局、黄河流域的生态方位、生态定位和生态地位,赋予宁夏“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重大战略任务,对宁夏生态保护治理提出了新定位、新使命、新要求,具有重大的方向性、前瞻性、指导性。自治区党委以强烈的大局意识和责任担当,提出守好改善生态环境生命线,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的政治自觉,是维护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使命,是改善生态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全区自然资源部门将聚焦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牢记责任使命、精准把握定位、抓住战略机遇、主动担当作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着力推进黄河流域宁夏段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和湿地生态修复,加强贺兰山、六盘山、罗山自然保护区建设,坚决将生态保护网织得更密、将绿水青山呵护得更好,让金山银山离百姓更近,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把宁夏这道祖国西北的生态屏障筑造得更加坚实牢固。
  主动扛起自然资源系统在保护生态中的重大政治责任,在见行见效、务求全胜上发力,确保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地落实。大力发扬“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革命精神,笃定践行“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的伟大号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坚决把“绿水青山”这块“金字招牌”擦得更亮,努力描绘好天蓝、地绿、水美的美丽宁夏新画卷,努力在守好生命线、建设先行区的伟大实践中交出新答卷、蹚出新路子。坚持空间规划管控引领先行,着力打造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先进区。统筹划定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高质量编制自治区、市、县(市、区)、乡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划清划细划明自然保护地范围、功能、权属、职责“四个”边界,建立分类科学、布局合理、分级管理、保护有力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形成以黄河生态带为主体、水源涵养区、荒漠防治区、生态保护区为支撑的“一带三区”生态格局,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科学规范、管用实用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和覆盖全域的用途管控体系,构建全区统一、责权清晰、科学高效的“四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坚持“三山一河”综合治理先行,倾力打造生态保护修复示范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全面落实黄河、贺兰山、六盘山、罗山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专项规划,实施全域标准化、工程化、专业化、社会化措施,持之以恒提升绿色生态资源总量,坚持不懈加强沙漠生态保护治理,谋划实施生态保护修复治理重大工程项目33个,系统推进黄河生态带建设,巩固提升贺兰山防风防沙和水源涵养生态功能,持续提升六盘山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保护提升罗山防风固沙和水源涵养功能,加快形成绿量适宜、布局均衡、网络完备、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稳定高效的整体生态系统。力争到2025年,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20%,草原植被覆盖度达到57%,湿地面积稳定保持在310万亩以上。坚持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先行,助力打造经济转型发展创新区。牢固树立集约节约利用的资源观,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健全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建立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全面构建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耕地保护格局,以高质量耕地保护夯实农业高质量发展基础;严控用地规模,落实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政策,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的管控机制,加强23个开发区节约集约用地考核评价,推进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专项行动,确保每年盘活处置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20%以上,以高效率供地、高效益用地保障高质量发展;保障能源供给,持续深化矿产资源保护利用改革,推动绿色矿山建设,着力解决宁夏能源保障不足、矿产开发方式粗放、节约利用水平不高等突出问题;以自然资源资产清查、资产负债表编制“两个试点”为突破口,持续深化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构建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矿山生态安全体系,以绿色资源、高效能源助推高质量发展。G  
  责任编辑:章 立
>>><<<
【作者】:
【来源】:《共产党人》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