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 > 学思践悟 正文

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稿件来源:共产党人9期 作者:章 立 发布时间: 2022-05-14 | 打印 | 字号:TT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丰富厚重的文化精髓,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性格、理想追求,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世代相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贯彻全会精神,持续提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力量,需要充分发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握其基本的特征,赋予其新的时代内容,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光彩,是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观

  在道德品格上,推崇爱国,强调忠信。在我国传统文化理念中,爱国、忠信既是人生信念、道德涵养,也是行为准则。爱国,表现为对祖国山川、历史文化的热爱,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忧国忧民的情怀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担当。《左传》中“苟利社禝,死生以之”的申述,《离骚》中“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哀叹,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的遗恨,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绝笔,李大钊“何当痛饮黄龙府,高筑神州风雨楼”的壮志,体现的都是爱国主义的情怀。忠信,与爱国紧密关联。“忠”虽然强调的是君臣间的特定关系,但将其扩大到普遍的意义范畴,强调的则是对国家、对人民要忠。“信”则是守诺,践行爱国、爱民、爱人的承诺。爱国和忠信,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撑,也是新时代推动民族复兴伟业的强大精神动力。

  在治国理政上,主张以民为本、选贤任能。这是历代明君贤士治国理政的首要方略,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居于主导地位。《尚书》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记载,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见解,贾谊“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的观点,体现的都是民本思想。民心是以民为本思想的灵魂。管仲“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的观点,孟子“得民心者得天下”的主张,强调的都是民心的重要性。富民是以民为本思想的物质体现。管仲说:“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朱元璋多次晓喻大臣:“强国之道,教富于民。民富则亲,民贫则离。民之贫富,国家一威所系。”申明的则是富民的重要性。君贤民治是实现以民为本思想的前提。“君不肖,则国危而民乱。君圣贤,则国安而治,祸福在君不在天时”,“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人,必难致治。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突出的是君贤的重要性。这些思想强调人民是国家和一切政事的根本,只有民富国才能安、民才能治、国才能强;只有君贤、吏廉才能保障民富、民治、国安。

  在意志品德上,倡导自强不息、坚忍不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的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精神,既包含着主动进取、奋发有为的道义担当、社会责任,也包含着正直独立的人格和主动创造精神等。《周易》主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要求君子要像天地运行一样,刚健有为,不屈不挠。《山海经》中大禹治水、精卫填海的神话,《列子》中愚公移山的故事等,肯定和倡导的就是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意志品德。对于个人、民族、国家来说,当发展进步顺利时,精神容易懈怠,就要振奋精神;如果外在环境恶劣、前进道路受阻时,就要攻坚克难。顺境时自强不息,逆境时坚忍不拔,这两种宝贵的意志品德,是中华文明长盛不衰的关键因素。也正是凭借这种宝贵的意志品德,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在人生境界上,追求仁爱,崇尚自由。在人生境界上追求仁爱,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仁爱思想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亲亲,强调亲人之间相互关爱,这是仁爱的基础;恻隐,主张遇到不幸之人或事要萌同情之心,这是仁慈的开始;忠恕,就是推己及人,尊重和宽容他人;博爱,就是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儒家认为“仁者人也”,人的本质特征在于有没有仁爱精神。崇尚自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人生境界上的另一追求。以儒家同时代的道家认为,人在精神上的本性就是顺应自然和规律,主张鼓励或放任人对自由的向往。仁爱和自由这两种人生境界,既相互区别,又互相补充,成为社会贤达、平民百姓的价值追求。

  在文化心态上,推崇厚德载物、和而不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历久弥新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秉持厚德载物、开放包容的文化心态。《周易》中“坤厚载物,德合无疆”的意思是大地柔和宽广,能够承载一切有形的东西,它光明、远大,促使万物蓬勃生长;“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希望君子们要如大地般厚实和顺,增厚美德,容载万物。这种文化心态的重要体现,就是积极容纳吸收外部优秀文明。无论是思想学术上的百家争鸣,还是文化的创新发展,关键是要做到和而不同,这是厚德载物、开放包容的前提。只有交流交融,求同存异,取长补短,才能促进不同文化的发展和人类的文明进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主体性、唯实性。主体性,就是重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虽然强调“天人合一”,人应效天法地,但并未忽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一方面,强调主体的内化效应,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主张人要自强自省;另一方面,强调主体的能动性,主张人应当“制天命而用之”,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观点强调的就是主体对物、对己的能动影响。唯实性,就是重视思维与现实的关系,要求理论简洁、实用。纵观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思想,其共同的特点是着力概括事物的特征,形象、简洁,注重指导人们的日常行为。孔孟学说深刻精辟,其核心内容“仁、义、礼、智”仅四个字,主张人们要仁爱慈善、正义奉公、尚礼守法、崇智求真。朱熹思想的核心是“存天理,灭人欲”,要“格物致知”,主张存善,循道而行;去恶,克己省身;研物,获取知识。顾炎武一生著述甚多,其“合私成公”的道德理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文不苟作”“须有益於天下”的治学主张等,都带有针砭时弊、改造社会的实用倾向。这种唯实性的特征,能促进人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促进社会发展。

  辩证性、整体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思想十分丰富。《易经》主张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认为事物间存在着联系,事物间的联系又促进着事物的发展。儒家认为宇宙间的事物都在不断运行变化之中,“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四时”之行,“百物”之生,犹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都是自然之事,有其规律性。道家主张“无为而无不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揭示了事物互相对立、依存、转化的关系。法家反对复古保守,主张“不法古,不循今”,“时移而治不易者乱”,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一切法律和制度都要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在儒、道、法等思想的共同影响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具有刚健进取的精神、从容深沉的品格,又具有实用功利色彩。体现为思维特点,就是强调要用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承认事物间、事物各因素间彼此关联,共存共生、相互作用。整体性特征,体现在我们的祖先把宇宙万物视为一个生生不息、物物相通的无限过程,强调人与自然的浑然一体,主张人们在认识自然、世界时,既要认识对象的可见部分,也要认识对象的未见部分,要从整体上把握对象的存在和发展,认清事物内部要素间、内部与外部及外部与外部要素间的联系。《道德经》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观点,抛开了具体事物的特性,从整体上概括了“道”生万物及万物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揭示了宇宙万物生成、变化的奥秘。中医借望、闻、问、切进行诊断,就是把病人当作一个整体,从局部入手,把握病人的整体情况,综合施治。这种朴素的整体思维观念,符合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瑰宝。

  顽强性、创新性。中华文明绵延发展、传承不绝,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社会实践的产物,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晶。其中,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等思想,体现的是中华民族对待世界、对待人生的看法;惠民利民、安民富民,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思想,反映的是中华民族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理想方面的愿景;讲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等思想突出的是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和人格理想;家国一体、和谐大同、舍利取义等理念强调的是国家、社会、个体三个层面的思想行为规范。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造就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信仰追求、价值取向、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铸就了中华民族的性格、品格、气魄和灵魂,成为维系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历经磨难不断强盛的精神支柱。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从老子、孔子、孟子到朱熹等的思想,从造纸术、火药、印刷术到指南针等科技发明,从天文、算学、医学到农学等领域的科技成果,从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到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作品,从商鞅变法、胡服骑射、科举取仕到张居正变法等,无不是中华民族善于突破陈规桎梏、勇于开拓创新的体现。正是这种创新精神,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培育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理想和思想情感,成为中华民族生机盎然、发展壮大的精神纽带。

  融合性、凝聚性。在我国历史上,曾遭遇过五胡乱华,契丹、女真南下,蒙古、满清入主中原的变故及佛教、伊斯兰教文化的浸染,但都未能中断中华文明的发展,反而使其在吸收了各少数民族及外域文化的新鲜血液后,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融合力。在与各民族、各地域及外域文化的交流时,以汉族文化为主体、以中原文化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以其多元、包容、融合的特质和海纳百川的胸怀与气魄,吸收各民族、各地域及外域先进文化元素,促进了中华民族及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同时,历经数千年构建,中华传统文化形成了一个以先秦的易学、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等为主导,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内容为主线的稳定的文化框架。这个稳定的文化框架以维系传统宗法社会、农业社会为出发点,高屋建瓴、深邃奥妙,明晰有序、影响深远,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主导着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知识结构、行为规范等,升华为强烈的自我认同感和超地域、超国界的文化群体归属感,释放着强大的吸纳力和凝聚力,是滋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国家强大、民族强盛的不竭精神动力。

  (作者单位:宁夏共产党人杂志社)

  责任编辑:何青芳


>>><<<
【作者】:章 立
【来源】:共产党人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