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 > 学思践悟 正文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处理好战略与策略的关系

稿件来源:《共产党人》第4期 作者:宁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3-04 | 打印 | 字号:TT

  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处理好的一系列重大关系作出深刻阐释,提出明确要求,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是我们党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正确运用战略策略是我们党创造辉煌历史、成就千秋伟业、战胜各种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成功秘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把这一成功秘诀总结好、运用好。

  战略与策略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战略策略问题,是厘清局部与整体、已知与未知、主体与客体关系的一个重要哲学命题。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深刻把握战略策略的精髓要义、辩证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加自觉把握历史规律、掌握历史主动,以科学正确的战略策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战略策略问题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战略是从全局、长远、大势上作出判断和决策,决定着事物发展总体趋势方向,标定着看待事物的高度、深度和广度,具有前瞻性、全局性、稳定性;策略通常是指为实现具体目标而采取的计策和谋略,是实现战略意图、达成战略目标、落实战略步骤的“桥和船”,更接近于操作和实施。从世界观上看,战略策略问题基于时代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对我们所处的世界进行科学认识和正确判断,有助于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把握事物本质、把准发展大势;从方法论上看,战略策略问题是在保证党和国家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前提下,形成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有利因素集聚的战略判断和战略运筹,从而为我们朝着既定目标迈进提供了指引和路径。

  古人说:“有一定之略,然后有一定之功。略者不可以仓卒制,而功者不可以侥幸成也。”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由此可见,战略统领策略,决定着策略的性质和方向,规定着策略的上限和底线,指明了策略的方法和手段。从战略到策略,是抽象战略具体化的过程,也是策略创造性创新性呈现战略的过程。战略与策略辩证统一、相互促进,必须把两者有效结合起来,既要胸怀大局,也要见微知著;既要准确判断和把握形势,也要制定切合实际的目标任务、政策策略;既要在解决突出问题中实现战略突破,也要在把握战略全局中推进各项工作。要避免“只讲长远目标”而“缺乏具体行动”的空谈,避免“只顾低头拉车”而“忘了抬头看路”的短视。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最大思想和行动效能。

  正确运用战略策略是成功秘诀

  我们党历来重视和善于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四个现代化”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党一以贯之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走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领导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1957年,毛泽东同志提出“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1964年,周恩来同志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率先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概念,并作出“三步走”战略安排。随着总体小康的实现,我们党又提出以2010年、建党一百年和新中国成立一百年为时间节点的“新三步走”发展战略。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着眼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机衔接、接续推进,描绘了“十四五”时期和到2035年的发展图景。党的二十大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进行宏观展望,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战略规划部署,明确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间表、路线图,既体现了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上的一贯性、整体性,又符合实践发展的连续性、阶段性和时代性,使中国式现代化更加清晰、更加科学、更加可感可行。

  坚持战略的原则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相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战略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既要在战略上布好局,也要在关键处落好子。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保持战略定力,旗帜鲜明地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不断增强战略的前瞻性、全局性、稳定性;另一方面要善于把握策略的灵活性,选择正确的工作策略和方法,坚持稳中求进,在时代的迅速变化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要增强战略的前瞻性,准确把握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敏锐洞悉前进道路上可能出现的机遇和挑战,以科学的战略预见未来、引领未来。心中有长远,做起事来才会保持定力、坚守原则。要把谋当下和谋未来统一起来,着眼未来谋当下,既在战略上坚持持久战,又在战术上打好歼灭战,注重实效、步步为营;要增强战略的全局性,谋划战略目标、制定战略举措、作出战略部署,都要着眼于解决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问题。始终把全局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全局利益为追求,切实把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放到国际国内大背景和全党全国工作大局中去思考、去研究、去把握;要增强战略的稳定性,战略一经形成,就要长期坚持、一抓到底、善作善成,不要随意改变。为此,各地区各部门要自觉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对标对表、及时校准偏差,对党中央作出的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各项战略决策必须无条件执行,确保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

  策略是在战略指导下为战略服务的,是战略实施的科学方法。要把战略的原则性和策略的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灵活机动、随机应变、临机决断,在因地制宜、因势而动、顺势而为中把握战略主动。只有入山问樵、入水问渔,不断增强政策举措的灵活性、协调性、配套性,才能实现最大政策效应。策略要避免简单化,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既坚持以战略统揽全局、统领策略,又紧紧围绕战略目标制定配套策略,使策略紧密对接战略、有力支撑战略;既着眼解决重大问题增强战略设计的科学性和长远指导性,又视时视情及时调整策略,确保策略的有效性;既着眼长远制定战略愿景、战略规划,又着眼解决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各种矛盾问题,增强策略安排的针对性、务实性和可操作性。

  (执笔人:马晓梅)

  责任编辑:石 雷


>>><<<
【作者】:宁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来源】:《共产党人》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