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廉政 > 清廉宁夏 正文

以廉润心 厚植廉洁文化基础

稿件来源:《共产党人》2025年第19期 作者:陈永耘 任宇娇 发布时间: 2025-09-30 | 打印 | 字号:TT

屏幕截图 2025-09-30 160531.png

宁夏博物馆小剧场推出《千秋景岳》剧目,引导全社会崇尚英雄,传承红色基因。 宁夏博物馆供图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2022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要厚植廉洁奉公文化基础,用革命文化淬炼公而忘私、甘于奉献的高尚品格,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为政清廉、秉公用权的文化土壤,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克己奉公、清廉自守的精神境界。宁夏博物馆作为集研究、收藏、保护、阐释和展示宁夏地方历史、革命等文物于一体的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方面积极探索,以文物为载体,以“展教结合”为抓手,丰富廉洁文化建设的内涵,不断改进传播手段,进一步提升新时代廉洁文化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

  展览展示:坚持文物润廉,拓展廉洁文化建设载体

  展览是博物馆的核心文化产品。宁夏博物馆紧扣革命文物的“生动教材”属性,深入挖掘文物中蕴含的廉洁文化资源,通过举办主题展览,持续为廉洁文化注入新的内涵,并以现代表达形式予以呈现,增强其感染力、影响力。

  夯实常设展览,筑牢廉洁文化根基。宁夏博物馆常设展览“红旗漫卷——宁夏革命文物陈列”,以宁夏地区革命历史为主线,全面立体、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宁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而进行不懈斗争的革命故事。展厅中陈列的中共宁夏特别支部第一任书记李临铭用过的公文包、红军战士穿过的打满补丁的军装、盐池县群众为支援抗战使用过的纺车等珍贵文物,不仅印证了中国革命的艰辛,更映射出革命先辈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舍生忘死、艰苦奋斗的高尚品德和信仰坚定、永葆斗志的革命精神,是最为鲜活生动、永不褪色的廉洁文化教材。

  整合文物载体,盘活廉洁文化资源。为持续推进廉洁文化建设,配合自治区廉政警示教育周活动,近两年,宁夏博物馆先后联合常熟博物馆、汉景帝阳陵博物院举办了“虞漾清波——常熟廉洁文物展”“汉风廉韵——汉代廉政文化特展”。展览从大量的文献和文物中汲取廉政元素,展现了廉洁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中的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知古鉴今、见贤思齐,夯实清正廉洁的思想根基,培养廉洁自律的道德操守,营造和弘扬崇尚廉洁的良好风尚,运用历史智慧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

  拓宽合作渠道,深化廉洁文化内涵。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指出“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风,督促领导干部从严管好亲属子女”。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已成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2024年4月,宁夏博物馆协同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等共同举办了“中华好家风”展。展览通过“先贤家风”“红色家风”等版块,为观众讲述了中华历史上以及当代好家风故事,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红色革命家风,展现当代家庭文明风采,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汲取为政以德、正心修身、勤政廉政等传统廉洁文化精华,提升克己奉公、清廉自守的文化自觉,示范引领社会各界重视家庭建设,为实现中国梦汇聚起百万家庭的磅礴力量。

  社会教育:坚持多措并举,促进廉洁文化教育延伸

  宁夏博物馆为了增强廉洁文化教育力度,凸显其大众文化特性,坚持多措并举,延伸廉洁文化教育,与主题展览相呼应,精心策划推出“清风廉韵沐塞上”系列社会教育活动。

  开展主题活动,厚植廉洁文化生长土壤。2024年4月,“虞漾清波”流动展览走进宁夏军区,为部队官兵展示历代廉洁人物,讲述文物背后的廉洁故事,引导广大官兵树立廉荣贪耻的道德观念。开展“虞漾清波——有你有我”廉政诵读主题活动,不仅为诵读爱好者提供了展示的舞台,也极大地增强了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拓展了廉洁文化思想传播的广度和深度。2025年3月,配合“汉风廉韵”展览,通过“邀请观展”与“送展上门”双轨并行的方式,先后将展览带到自治区检察院、宁夏水务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通过讲解分享,为党政机关干部生动阐释廉洁从政的重要意义,让企业员工认识到廉洁从业不仅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石,更是个人职业道路上的重要保障,引导大家遵守职业道德,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廉动力”。

  加强社会联动,优化廉洁文化产品供给。配合国家法定节假日和重大纪念日,优化产品供给,宁夏博物馆小剧场推出的《穿越时空的对话》《千秋景岳》等剧目,通过朗诵、话剧、情景剧等多种艺术形式,让革命精神、廉洁文化得以更加生动、立体、鲜活而广泛的传播,其主题思想和表现形式也日益丰富。2024年11月,宁夏博物馆编演的作品《穿越时空的廉洁之光》,在自治区纪委监委主办的“清风沐塞上·莲韵润初心”全区廉洁诗文诵读演说大赛中喜获三等奖。作品巧妙结合博物馆文物资源中的廉洁元素,以穿越时空的视角,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廉洁思想艺术化呈现,彰显了宁夏博物馆在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和传播方面的积极探索实践。

  融入思政课堂,打破廉洁文化教学壁垒。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宁夏博物馆深入挖掘和阐释革命文物所蕴含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深化“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结对共建,着力打造一批“博物馆里的思政课”“行走的思政课”,将廉洁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充分发挥革命文物、廉洁文化铸魂育人的作用,积极培育青年大学生的廉洁品质。宁夏博物馆以“红旗漫卷——宁夏革命文物陈列”展览为依托,与宁夏医科大学联合申报的“‘红色宁夏’博物馆里的思政课”项目,成功入选由国家文物局、教育部公布的2024年度以革命文物为主题的“大思政课”优质资源建设推介精品项目名单。

  科技赋能传播,凝聚廉洁文化建设合力。宁夏博物馆与时俱进,让科技赋能廉洁文化传播,打破传统展陈框架、突破有形空间边界、转变固有功能定位,实现“破圈”效应,成功摆脱灌输式、说教式的单一讲解模式,进一步增强新时代廉洁文化的渗透力和传播力。以“红旗漫卷”等线下展览为依托,配套打造推出360°全景虚拟展馆,让观众足不出户就能实现身临其境的文化体验,让廉洁文物、廉洁文化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同时,利用小程序、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推出与展览相关的专题介绍,深化了见人见物见精神的展示宣传效果。搭载“学习强国”宁夏学习平台等主流媒体平台,对展览进行持续报道,扩大社会宣传影响,凝聚起廉洁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

  文化是良好社会风尚形成的重要滋养剂。廉洁文化根植于中华大地,在历史的长河中历久弥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变化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博物馆的社会服务属性不断丰富,已从单纯的“收藏与展示”转向为大众服务的公共文化平台,不断融入、服务社会发展的多元需求。宁夏博物馆将继续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坚持守正创新,采取多措“廉”动,不断推动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增强廉洁文化的感染力、影响力,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便捷化,让廉洁文化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让千年文明清韵在新时代焕发出生机活力。

  (作者单位:宁夏博物馆)

  责任编辑:李妍


>>><<<
【作者】:陈永耘 任宇娇
【来源】:《共产党人》2025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