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 特别报道 正文

匠心承国粹 悬壶济苍生

本刊记者 沈 阳 刘立祥
稿件来源:《共产党人》第9期 作者: 发布时间: 2020-05-21 | 打印 | 字号:TT

——记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奖者朱斌

朱斌(左一)给贝宁当地医生讲解人体穴位

 

  4月28日,由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主办的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评选结果揭晓,石嘴山市中医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朱斌榜上有名。“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不简单;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不平凡。”4月26日上午,记者在石嘴山市中医医院见到朱斌时,他用这句话回顾了自己13年的从医之路。揉着因为值夜班而布满血丝的眼睛,朱斌跟记者分享了自己坚守中医情、参与医疗援助贝宁、抗疫援助武汉过程中的一些故事。

“我成了您,希望她能成为我”

  “《麻黄汤》,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桂枝汤》,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看着女儿用稚嫩的童音背诵中医方剂歌诀的样子,朱斌的思绪一下子被拉回到了十几年前,记忆的闸门就这样缓缓地打开……

  在朱斌的老家甘肃省静宁县阳屲村,人人都知道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赤脚医生”,那就是朱斌的中医启蒙老师——爷爷朱殿璧。一谈起爷爷,朱斌的脸上洋溢着敬佩和自豪的神情:“小时候,常常会有很多附近的村民找爷爷看病,爷爷不仅耐心地治疗他们,还不收取任何费用。有一次,一个邻村的小玩伴因为从树上掉下来,肩关节疼痛难忍不能正常活动而来找爷爷求诊。爷爷当时只是让小孩的父亲把他抱在怀里,然后说‘你看那有一只鸽子!’趁着小孩回头看的时候他不知怎么一动,小孩立马就不哭闹了。看到这一幕的我心中充满了好奇与不解,怎么爷爷一碰那小孩就不疼了呢?后来才知道那是肩关节脱位,爷爷在用手法复位,也是从那时起立志学习中医的种子就在我年幼的脑海里扎下了根。”

  在爷爷的影响下,朱斌在高考志愿填报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中医专业。“在爷爷80岁寿辰当天,高兴之余他问我能不能背诵针灸穴位歌诀。自认为学习成绩好的我竟然不能流利地背诵出来,看着我磕磕巴巴的样子,爷爷流利地背诵了四总穴歌,并现场展示了中医正骨八法里的拔伸和旋转手法。随后他严肃地勉励我一定要把中医学习好,将来做一名合格的中医人。”就是因为这件事,更加坚定了朱斌刻苦学习中医的决心。

  2007年,从甘肃中医药大学毕业后,朱斌入职石嘴山市中医医院。从此,朱斌每天巡回于病房、治疗室、门诊室,运用所学的针灸、拔罐等中医疗法为患者解除痛苦、救死扶伤。经过多年的跟师学习和领悟,朱斌形成了以“经方学派为宗旨”“温阳理论”为核心的诊疗理念,每年为约5000名患者解除病痛。先后被确定为全国第三批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二批名中医、第五批中医临床骨干人才,主持中国民族医药协会科研项目1项。

  经过10多年的中医临床实践,朱斌发现:中医文化虽然源远流长,但是由于受到西医的冲击,我国中医的传承面临着“断档”危险。为了让女儿从小喜欢中医,将中医传承发展下去,自女儿3岁开始,朱斌就开始以娱乐的形式教女儿背诵中医常用方剂歌诀,现在女儿已经可以把《濒湖脉学》27脉共83首歌诀全部背熟。翻开爷爷多年前留下的一张泛黄的处方单,朱斌欣慰地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来诠释自己的中医坚守:“我成了您,希望她能成为我。”

援外医疗传播中医文化

  2018年,朱斌被选拔为中国第23批援助贝宁共和国医疗队队员,进行为期1年的医疗援助服务。作为当时宁夏援助贝宁医疗队唯一的中医医生,朱斌定下了一个目标:建立一个以祖国传统医学为主的中医诊疗中心,更好地提供医疗服务,弘扬中医文化。

  2018年11月27日,在医疗队入驻贝宁科托努苏卢蕾莱区大学医疗中心的第一天,医院就来了一名36岁高龄二胎、怀孕33周的孕妇桑迪西女士。因为B超提示胎位不正,贝宁当地医生建议她剖宫产。贝宁中国文化中心人员知道这一情况后,建议尝试针灸矫正胎位不正,桑迪西怀着半信半疑的态度接受了朱斌第一次针刺及艾灸至阴穴治疗后,当天明显改善了之前的失眠状况。由此,桑迪西对下一步治疗充满了信心,接受完7次针灸治疗后,提示胎位矫正成功。贝宁医生了解了是采用针灸矫正后,惊讶地说:“没想到看似简单的方法竟如此见效,以后遇到胎位不正的孕妇,一定要介绍来接受中国针灸治疗。”

  一周后,朱斌接诊了一位颈椎病合并肩周炎的中年女性患者。她在康复科治疗了10多次后疼痛仍不能缓解。听说中国医生能治疗这种病,方法是用很多长针刺入皮肤后,她变得犹豫不决。为了打消她对针刺的恐惧心理,朱斌随即把一根针刺入自己手部的合谷穴,看见朱斌轻易把针刺入自己的皮肤而没有表现出一点不适感后,她欣然接受了治疗。经过10次的治疗,病情基本康复。就这样,中医在贝宁名声渐起。医疗队在贝宁建立的第一家中医诊室,也从开业初期的患者寥寥,发展到后来的一上午门诊量突破30人次。

  经过种种努力,朱斌在贝宁首都科托努苏卢蕾莱区大学医疗中心创建了全贝宁第一个中医诊室。援助贝宁期间,朱斌整理了贝宁多发的膝骨关节炎、肩周炎及面神经麻痹的中医治疗规范并翻译成法语,以便随时让贝宁医生查看诊治。先后举办中医专题讲座4次,听课人员达到365人次。每次讲座均进行现场中医常用技术操作演示,贝宁国家电视台及主流报刊进行了报道及宣传。他还积极主动做好中医文化宣传工作,讲好中国医疗队援助贝宁的故事,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华人世界》、新华社海外版《新华非洲》、人民日报海外版《非洲华侨周报》等媒体发表介绍中国援助贝宁医疗队及中医文章36篇,极大地提高了中医在贝宁的影响力,加深了中贝两国人民的友谊。

战“疫”一线践行医者仁心

  2019年12月23日,朱斌刚刚结束了为期1年的医疗援助贝宁工作返回家中。按有关规定本应在家休息,但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朱斌果断停止休假,主动请缨要求到防疫一线——石嘴山市中医医院发热门诊工作。他积极参加最新《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和《防控方案》学习培训、演练、考核,增强自身能力。

  2020年2月15日,朱斌主动申请作为宁夏第四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奔赴武汉,他被任命为宁夏第四批援鄂医疗队临时党支部宣传委员兼青年委员、石嘴山市第四批援鄂医疗队队长。

  “你是中医医生吗?可以给我开中药吗?我想喝点中药。”在武汉市汉阳区武汉体校方舱医院,病人看到朱斌防护服上写着“朱中医”几个字连忙问道。“我饿了,想吃饭。”一个96岁的大爷多日来一直没有胃口,精神也很差,在经过朱斌中药治疗后的第三天终于有了饥饿感。朱斌告诉记者:“对于中医药治疗,一些患者存在由排斥到接受的一个过程。一部分人是接受中药治疗的,也有一部分人因为不了解中药,再加上吃中药觉得苦,所以是排斥的,不愿意吃。在这种情况下,我没有直接强迫患者吃中药,而是在每天查房与患者沟通期间,将中医风寒湿三邪致病的理念传递给患者,让患者注意保暖、避免进食生冷、辛辣刺激及有碍脾胃运化的食物,切断风寒湿三邪气再次联合加重病情的外部因素。同时结合方舱医院实际条件,教授患者通过练习八段锦、太极拳、自我穴位按摩来增强体质、抵抗病邪。”

  在武汉市汉阳区武汉体校方舱医院工作的日子里,朱斌作为医疗队员要入舱收治和管理患者;作为石嘴山市第四批医疗队队长,他要负责石嘴山市医疗队25名队员的各项培训及考核,确保每位队员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进舱开展工作;作为整个武汉市汉阳区武汉体校方舱医院的5位急危重症专家组成员之一,他要跟其他4位专家组成员一起,负责整个方舱医院急危重症患者的查房、病情讨论及组织抢救。

  在方舱医院的每一天,朱斌经受着身体和精神的多重考验,身上背负的多重责任,让他不敢有一丝松懈。在高强度的工作间隙,他经常一回到休息室,虽然身体已经累得一丝力气也使不出,但是大脑还在高速运转,直到把全部工作细节过一遍,才放心地睡去。3月8日,武汉市汉阳区武汉体校方舱医院已经休舱,朱斌所在的医疗队成功实现了舱内“患者零死亡”“医护零感染”“患者零投诉”“出院零回头”的“四个零”目标。G

  责任编辑:何青芳

>>><<<
【作者】:
【来源】:《共产党人》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