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 特别报道 正文

六盘山:黄土高原上的绿色明珠

稿件来源:共产党人 作者:本刊记者 徐树雄 陈 军 发布时间: 2020-09-27 | 打印 | 字号:TT

QQ截图20200927152510.jpg

六盘山 强继周/摄

  如果你去过四川九寨沟,再去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小南川林区,二者美景竟有着惊人的相似。河水清澈奔涌,树木参天蔽日,树下草木茂盛,林间鸟鸣互答……这就是宁夏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着135.66万亩的辽阔林区,见证着广大林业工作者的担当与使命。

一枝一叶总关情

  1958年,为响应国家造林绿化号召,来自新疆、青海、北京、河南等地及固原当地的干部、军人、知识青年等,成为六盘山的“林一代”。为找到适宜高寒气候生长的树种,一批批林业技术人员长期吃住在深山进行研究,最终成功引进青海云杉、油松、华北落叶松等针叶树种,这也为日后六盘山地区针叶林的推广种植奠定了基础。随着六盘山地区生态环境逐步改善,1982年宁夏将其确定为省级自然保护区,1988年又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入21世纪,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封山禁牧、生态移民等一系列生态建设项目陆续启动,六盘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得到更加有力有效地保护。

  六盘山林区是黄土高原西部具有代表性的温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和重要的水源涵养地,是宁夏境内最大的天然次生林区、动植物和水资源最富集的地区,森林覆盖率达64.5%,活立木蓄积量210万立方米;年降雨量600~800毫米,年径流量2.9亿立方米,是泾河、清水河、葫芦河的发源地,有脊椎动物226种、无脊椎动物3554种、高等植物1224种,有着“高原绿岛”“天然水塔”“西北种质资源基因库”的美称。

  为了守护好这颗高原绿色明珠,保护区按照区域划分,成立15个林场,数百名林业人员昼夜巡防。近年来,保护区运用高科技手段,实施24小时监管,有力地提高了保护区防控能力。

  在植树空间相对饱和的情况下,六盘山林业局又开始培育特色苗木花卉。2018年,按照多区域布局、多品种试验、突出主打品种的原则,在挂马沟林场实施以六盘山特色花灌木为主打品种的“四个一”试验示范园建设,共试验示范树种40种。2019年示范海棠等特色观赏植物20余种,对园区水系和管护用房进行治理和提升,建成造型油松示范园150亩。目前,园区示范树种达60种以上,对示范园进行集约化经营、精细化管理,达到三季有花、四季有果的景观效果。并且对园区水系进行综合治理,与示范园整体形成景观。同时,打造机关大院“四个一”六盘山特色树种展示园。在原有162种六盘山乡土树种的基础上,进一步科学规划,优化树种布局,适当配置绚丽海棠、贴梗海棠等花期长、观赏价值较高的特色观赏植物,对“四个一”示范园及挂马沟、青石嘴、卧羊川、龙潭国有林场场部环境进行美化和提升。

河水悠长两岸富

  六盘山是黄土高原上重要的水源涵养地,是黄河二级支流泾河、清水河、葫芦河的发源地,每年2.9亿立方米的径流量直接惠及宁夏、甘肃、陕西三省380多万人口,分布着宁夏境内最大的天然次生林区,是动植物和水资源最富集的地区。

  “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巨大,对于固原市乃至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屏障作用也是无可替代的,是宁夏‘生态立区’的战略基地。”宁夏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于华学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依托独特的自然生态、历史人文资源,2000年国家批准设立六盘山旅游扶贫试验区,这也是我国首个国家级旅游扶贫试验区。如今在六盘山脚下,红色旅游、山水生态游、民俗游、乡村文化游等已形成亮点。采摘园、农家乐、休闲农庄不断涌现。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景区接待游客达20余万人,收入均达到1400余万元,创森林公园历史旅游接待新高。景区内开设摊点摊位15户,出租给周边村民用于销售特产、为游客提供简餐等。据统计,租户每年收入达10万余元。景区通过招聘环卫、雇用临时工、开设摊位等促进了泾源县周边村镇人员的就业;景区还与区内外旅行社、学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尤其是景区推出的“研学游”产品,设计的研学课程包括生态保护。景区将接待旅行社游客的食宿推荐至泾源县泾河源镇冶家村、泾光村等村镇农家乐,周边村镇农家乐创收近千万元,其余散客据统计30%会选择在周边或县城留宿,大力推动了泾源县餐饮、酒店的发展,带动收入200余万元。泾源县特产丰富,具有代表性的有泾源黄牛肉、土蜂蜜、蕨菜、刺五加、松子等。据了解,游客对泾源土特产有很强的购买力,土特产的消费力每年都在近百万元,很大程度上扩大了泾源县特产的影响力。景区的发展也充分带动了其他行业的创收,如加油站、娱乐场所等,并对泾源县的泾水文化、泾源民俗风情等起到了极大地宣传推广作用。据统计,2019年固原市年接待游客30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4.78亿元。

生态优良物种丰

  2017年8月25日,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安装在林区的红外相机抓拍到一段视频,被媒体争相转载。视频中,额顶上长着一簇马蹄状黑色毛发的毛冠鹿,带着已经长大的幼崽在林区安闲地吃草。毛冠鹿分布于我国亚热带海拔1000—4000米之间的山上,在六盘山发现毛冠鹿尚属首次,也把毛冠鹿的活动范围向北延伸了500公里。

  “数十年的生态建设,在秦岭、陇山和六盘山之间形成了一条广阔的林带,成了动物南北迁徙的绿色通道。六盘山的毛冠鹿可能是经过这条通道由秦岭迁徙而来。”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王双贵说。

  “去年红外相机拍到的不止有毛冠鹿,还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林麝、金钱豹等。”六盘山林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徐秀琴介绍,目前,六盘山林区内的脊椎动物达到226种、无脊椎动物3554种,高等植物1224种,被称为“西北种质资源基因库”。徐秀琴说,六盘山林区已经迎来了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发展局面,林区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增加、生物多样性呈现良性循环,影响和调节气候的功能不断强化。目前,林区植被覆盖度超过90%。森林植被的健康发展增加了植被的稳定性、植被覆盖度和病虫害抵抗能力,也增强了土壤保护和生物固碳功能,减少了干旱胁迫干扰和水土流失。繁育的大量乡土树种,丰富了当地园林绿化,为生态建设提供物质基础,促进了生物多样性保护。

  “林区内60多条长流溪水是泾河、葫芦河、清水河、茹河的主要源头,年径流量2.9亿立方米。与上世纪60年代的森林调查数据相比较,森林面积净增长14321公顷,森林覆盖率增长21.9%,活立木蓄积量增长100多万立方米。”王双贵介绍。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动物生存提供了天然的乐园。林区开展野生动物监测,积累影像资料。2017年,在保护区布设红外相机40台,重点监测金钱豹的分布范围和活动轨迹,相继发现金钱豹、豪猪、中华斑羚、赤麂等野生动物的影像资料;2019年底,布设红外相机100台,对保护区内野生动物开展全方位监测。通过两期监测,收集到大量的野生动物影像资料。

  从地上跑的到天上飞的,记录着它们的活动踪迹。六盘山林业局从2016年开始,以跟踪观察、拍照记录等方式开展系统的鸟类监测。历经3年多时间的努力,对每一个鸟类记录都采集了照片和不同时段的记录认证,共记录到鸟类17目47科200种。同时本次调查还有重大新发现,记录到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鹳、胡兀鹫;宁夏首次记录——黄臀鹎;六盘山首次记录——鸳鸯、大白鹭、中白鹭、白鹭等水鸟。经王双贵发现拍摄到新记录的鸟类20余种。

  保持良好生态环境,开展野生动物保护救治。每年六盘山林业局与各林场签订责任书,层层压实野生动物保护和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控的主体责任;2019年3月,开展爱鸟周及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活动,邀请全区观鸟协会成员参加;开展“清网”“利剑”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盗猎、捕杀、贩卖野生动物的违法犯罪活动,辖区野生动物得到有效保护;在冬季雪天,各林场组织人员向野生动物相对集中的区域投食,开展野生动物救助活动。特别是2017年春季,六盘山林区普降大雪,一些鸟类因得不到食物出现死亡现象,六盘山林业局立即组织各林场向林区大量投放实物,野生动物得到有效救助。现辖区有脊椎动物226种,其中金钱豹、林麝、金雕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18种;无脊椎动物3554种;高等植物1224种。

  六盘山林业人坚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守好改善生态环境生命线。

守护青山担使命

  生态文明是大势所趋,是民心所向。自治区党委、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主动承担起维护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使命。2017年6月,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大力实施生态立区战略,深入推进绿色发展。以绿色打底,从生态立区战略着笔,美丽新宁夏的画卷徐徐铺展。2017年11月13日,自治区党委、政府召开实施生态立区战略推进会,正式发布《关于推进生态立区战略的实施意见》,打造沿黄经济带、实施生态保护修复、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加强管控和督查、强化组织保障等6个方面“28条”政策,全面推进生态立区战略实施。出台《生态保护红线管理条例》,制定《自治区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宁夏污染地块环境管理暂行办法》《自治区清洁取暖实施方案(2018年-2021年)》,实施《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环境保护责任》《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试行)》……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政策的有力推出,展现了宁夏守护绿水青山的决心和壮志。

  2020年4月,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润儿到六盘山林区调研时指出:“要注重生态物种多样性,保护好种类繁多的动植物资源,为它们提供栖息之地和生存空间。”2020年6月8日至1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宁视察时指出,要加强贺兰山、六盘山、罗山等自然保护区建设,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和环境治理,加快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六盘山林区护林播绿者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田林湖草沙系统治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继续打造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抓好生态环境保护,为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披荆斩棘,砥砺前行。G

  责任编辑:陈洪岩


>>><<<
【作者】:本刊记者 徐树雄 陈 军
【来源】:共产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