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 特别报道 正文

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有效衔接乡村全面振兴

稿件来源:共产党人22期 作者:彭阳县乡村振兴局 发布时间: 2021-12-02 | 打印 | 字号:TT

彭阳县城全景.jpg

 彭阳县城全景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第一年。彭阳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各项部署要求,找准着力点、抓住关键点、拿出硬措施,高起点开局、高标准起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把握首要任务,建立“三项机制”促巩固

  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摆在头等重要位置来抓,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建立常态化责任机制。强化领导体制衔接,成立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县委和政府主要领导任“一线总指挥”的“双组长”制,夯实县乡村“三级书记”主官主责、领导干部党政同责、包户驻村干部履职尽责、防返贫考核一体问责机制,按照不低于10%的分值把巩固脱贫成效、解决相对贫困、防返贫防致贫纳入效能目标管理考核,压实工作责任,构建起责任清晰、各负其责、执行有力的领导体系。建立常态化监测机制。落实常态化、精细化“四查四补”,建立健全管理台账,及时有效解决“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动态新增问题,强化防返贫监测帮扶工作力度,常态化监测易返贫致贫人口,重点监测“两不愁三保障”、饮水安全及收入支出状况,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构建防返贫工作平台,常态化开展“四查四补”,实行红黄绿“三色预警”,采取基层摸排和行业协查、平台监测、分析研判、交办反馈、跟踪落实“五步监测”,以16982户脱贫户、“三类户”为重点,对彭阳县所有农村人口开展“大摸排、大起底”工作,消除致贫返贫风险604户2002人,实现“三类户”动态清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建立常态化帮扶机制。制订防返贫致贫监测预警帮扶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实施移民致富提升行动方案、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方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薄弱村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案等“五方案”,明确6方面26项重点任务90条工作措施,制定产业、就业、金融、健康、教育、住房饮水、司法救助、扶志扶智“八项帮扶”措施,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多点位”精细帮扶,及时阻断返贫因素、消除风险隐患。

养殖园区.jpg

养殖园区

  把握重点举措,推进“四大行动”促拓展

  以“四大提升行动”为总抓手,坚持科学规划、统筹谋划推进、细化落实措施,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切实保障改善民生、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推进百万移民致富提升行动。对彭阳县29个移民安置点安排县级领导一对一包抓,聘请第三方机构开展摸排,实施10个移民点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完成3个移民养殖园区规划,明确主攻方向。探索巩固深化“经营主体+村集体+移民”等模式,确保实现有劳动能力的移民搬迁家庭有1~2个增收产业,全面开展移民就业创业技能培训,保障移民家庭至少有1人稳定就业。加大搬迁移民群众产业、就业后续帮扶,补齐安置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深入推进移民安置区治理,强化网格化管理,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建立健全文明单位与安置点结对共建机制,让移民群众和所在地居民享有同等的公共服务保障,促进社会融入,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推进城乡居民收入提升行动。完善产业“企业+合作社+农户”机制,主动对接企业用工需求,转移就业6.19万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增长,特别是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位居全区县(区)第一。突出城乡融合,壮大县城产业规模,提升乡村产业水平,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推进15个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12个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示范村和36个肉牛养殖示范村建设进度,不断完善联农带农机制,促进农户稳定增收,促进村集体经济稳定增收。推进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深化教育改革,完善校园治理,健全控辍保学机制,现有50人以下小规模学校41所,计划撤并36所(已完成撤并19所),建成2所乡村幼儿园,“互联网+教育”达标县通过区级验收,辍学学生实现动态清零。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办园模式,建立城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培树“一校一品”“一个特色”,提升校长和教师素质,提升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管理质量均衡发展水平,实现五项管理、义务教育“双减”、课后服务等工作落实见效,严防辍学新增反弹,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进全民健康水平提升行动。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推动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推行分级诊疗、远程会诊和健康筛查,巩固提升村级卫生室服务功能,做实家庭医生服务和“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构建全民健康体系。积极开展与区内外三甲医院结对帮扶行动,开展“千名医师下基层”对口支援工作,提高乡镇医疗水平。开工建设县疾控中心业务综合楼,维修改造2个乡镇卫生院、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进一步夯实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基础设施。

  把握政治保障,强化“四项重点”促衔接

  扎实做好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工作体系有序转换、政策有效衔接。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优化产业、就业、乡村建设等发展类政策,协调出台金融、教育、社会保障等衔接政策,加强对基本医疗保障等衔接政策的风险评估,防止因政策调整造成返贫致贫,实现“稳定一批”“衔接一批”“创设一批”,确保政策不断档、工作不脱节。强化领导体制衔接。组建县乡村振兴局,成立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县委和县政府主要领导任“一线总指挥”的“双组长”制,构建起责任清晰、各负其责、执行有力的领导体系。强化项目资金衔接。加强项目资产管理,保持资金投入只增不减,整合财政涉农资金5.5亿元、实施重点项目89个,小额信贷覆盖面达71.8%。强化帮扶队伍衔接。完成130个重点村(社区)第一书记调整轮换,做实“网格化”管理、“积分制”考核,落实各项待遇补贴。调整帮扶责任人3163人,实现所有脱贫户、监测对象帮扶全覆盖。强化闽宁对口协作,签订帮扶协议,落实资金0.47亿元,实施项目16个。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帮扶,组织动员民营企业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引导社会各界积极支持和参与乡村振兴。强化督查督导衔接。建立常态化督导制度,建立“流动红旗”和“黄牌警告”制度,发挥纪检监察、审计机关职能,组织开展综合督导检查,覆盖全县12个乡镇、156个村,倒逼责任落实。

  把握关键基础,补齐“五大短板”促振兴

  聚焦“五大振兴”,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有效补齐产业就业、群众增收、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影响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短板弱项。补齐产业短板。围绕构建“六大农业集群”,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肉牛、蔬菜、红梅杏等“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以“四权”改革为抓手,深化土地权、山林权等重点改革,变“闲置资源”为“活化资产”。补齐服务短板。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工程,编制乡村建设规划30个,开工建设G85银昆高速、农村公路、教育医疗等项目。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持续发挥扶贫项目资产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全面振兴中的作用。补齐生态短板。打好人居环境整治组合拳,开展拆违治乱、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整治五个专项行动,打造示范村15个,建设幸福宜居的美丽乡村。补齐治理短板。构建“村党组织-网格(村民小组)党小组-党员联系户”乡村网格化管理模式,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三化”治理、矛盾化解、安全生产,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乡土人才,建设法治乡村、平安乡村、和谐乡村。补齐组织短板。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认真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引导干部群众学党史、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深入推进基层党建“六项行动”和“一抓两整”创建行动,推进长城村红色美丽村庄试点。以换届为契机,选优配强乡镇和村“两委”班子,排查确定4个软弱涣散村、12个乡村振兴薄弱村整顿提升。持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申报项目38个。

  责任编辑:胡亦茹


>>><<<
【作者】:彭阳县乡村振兴局
【来源】:共产党人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