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 特别报道 正文

踔厉兴产业 书写新画卷

稿件来源:共产党人7期 作者:本刊记者 沈 阳 发布时间: 2022-04-16 | 打印 | 字号:TT

红寺堡区红寺堡镇玉池村村民将刚从温棚里摘出来的新鲜辣椒进行分拣.jpg

红寺堡区红寺堡镇玉池村村民将刚从温棚里摘出来的新鲜辣椒进行分拣


  实施百万移民致富提升行动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之需,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举措,而产业发展是深入推进百万移民致富提升行动的根本,关系着移民安置区的可持续发展,其成效直接决定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宁夏将产业培育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紧盯移民收入增长目标,因地制宜育产业,引龙头、建基地、兴加工、促营销、抓服务,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健全联农带农富农机制,延链补链强链促增收,实现了移民地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移民地区产业向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富民产业转变。

  特色产业成为顶梁柱

  初春时节,万物复苏。站在中卫市海原县史店乡田拐村万亩红梅杏基地的制高点极目远眺,阳光下,一汪水库掩映在漫山遍野的红梅杏林中,金光闪闪异常夺目;壮观的梯田间,一条条硬化道路蜿蜒而下,融入一栋栋白墙红瓦中。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早在2014年,田拐村利用独特的气候和土壤优势,实施旱作节水“坡改梯”工程,建造了辐射8个自然村670户的万亩红梅杏基地。为了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2015年,海原县政府通过招投标方式引进企业,在田拐村种植红梅杏,企业雇用村民在自家地里务工,政府按照退耕还林政策给予村民补偿。村民得到了实惠,荒山野岭变成青山绿水,真正实现了双赢。做大做强产业,大力发展农村休闲观光旅游项目,成为田拐村提升产业发展品质的主攻方向。2018、2019年两年成功举办乡村文化旅游节和2020年红梅杏“采摘节”以及网络直播带货等10余项活动,培育农家乐15家,线上线下销售红梅杏、小杂粮等农副产品,年利润达800余万元,形成了以“采摘游”助推农业产业发展、农民脱贫致富的新局面,绘就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田拐村乡村振兴新画卷。

  2021年,全区实施百万移民致富提升行动工作会议强调,“要扭住加快产业发展这一根本之策,因地制宜布产业,规模经营壮产业,延伸链条优产业,切实为移民群众稳定就业、增收致富提供更多机会”。

  “以前种地,遇上旱天,自家吃粮都成问题。”2021年,田拐村村民田志国直播销售红梅杏挣了13万元。“现在村子美、游客多,家里搞起了农家乐,一年收入5万元,加上其他收入,一年收入可达20多万元。”在村里的帮助下,田志国还准备建个养殖场。享受着越来越红火的好日子,田志国心里美滋滋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田拐村用实际行动让绿水青山带来了“真金白银”。2015年以来,田拐村围绕种草养畜、红梅杏及景观油菜等主导特色产业,不断夯实脱贫富民产业基础,2021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7472元。一颗小小红梅杏,从种植到加工再到旅游产业,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引领田拐村村民在增收致富奔小康的康庄大道上“杏”福前行。

  田拐村只是宁夏大力培育特色产业、助推移民致富的一个缩影。2021年以来,宁夏围绕葡萄酒、枸杞、奶产业、肉牛和滩羊、绿色食品等重点产业,马铃薯、冷凉蔬菜、小杂粮、中药材、黄花菜等特色产业,实行一区一策、一区一业、一区一特,在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土地使用、技术指导等方面给予差异化帮扶支持,加强移民安置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促进特色种养业发展。红寺堡区紧盯创建全国易地搬迁移民致富提升示范区建设,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政策抓产业,发展酿酒葡萄10.8万亩、枸杞5.7万亩、黄花菜8.02万亩,肉牛滩羊饲养量分别达到12.5万头和96万只。截至一季度,宁夏移民村建设养殖圈舍2747座,日光温棚4792座,发展特色种植78.7万亩,存栏肉牛30.7万头、奶牛2.9万头、肉羊136万只,真正实现了移民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龙头企业架起致富桥

  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固原市西吉县成为冷凉蔬菜最佳种植区域之一,但常年种地的村民都有一个共同感受,靠传统生产方式,蔬菜产业难以突破发展的“天花板”。2021年,西吉县主动对接自治区大力推进的九个重点产业,抓机遇、找路子、想办法、求实效。

  在将台堡镇牟荣村水发浩海集团投资建设的大型智能日光温室里,无菌无土的单元格里的番茄“惬意”地生长。据悉,这批番茄,将全部销往上海。毗邻大棚建设的食品加工车间里,冻干南瓜、西蓝花、草莓等展示产品丰富多样,新鲜蔬菜经过流水线清洗、自动去除灰尘杂质后在零下40摄氏度的环境冷冻4个小时,变成了消费者“不求吃饱,但求吃健康”的美味。

  2019年,山东水发浩海集团西吉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现代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产业园在西吉县将台堡镇牟荣村开工建设。项目占地1800亩,计划总投资4.18亿元,主要建设现代农业高科技示范产业园和蔬菜深加工基地,有智能温室、新材料节能日光温室、寿光第九代大跨度日光温室及大型拱棚共276座,是目前宁夏最大的农业产业园。

  水发浩海集团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王文涛介绍,示范产业园项目构建的现代农业体系,将亩均投入100万元的大型智能日光温室与果蔬深加工厂、冷链物流集配中心、技术研发中心等“高配”子项目融于一体,把田间和车间连起来、一二三产业连起来,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3亿元,带动2000多户群众就业。

  西吉县借助水发浩海“点”的突破谋划产业升级新蓝图,改变“土里刨食”的发展路径,围绕冷凉蔬菜这一优势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以龙头企业带动30个标准化基地、15万亩蔬菜,实现产业价值30亿元,全链条发力滋养产业根脉,引领产业整体转型。

  得益于一批龙头企业的深度嵌入,固原市原州区、西吉县、泾源县家家种草、户户养牛,肉牛的产业链向前延伸、价值链向厚增升、附加值向高拉升,小群体形成大规模、全链条培育大产业、多点位形成集聚区,吸附的群众越来越多。

  吴忠市红寺堡区抢抓“宁电入湘”战略机遇,利用独特的风光资源,将自身发展嵌入九个重点产业规划,建设新能源装备制造示范基地,引进落地中车、五凌电力、嘉寓等一批新能源项目,协议总额超过140亿元。

  中卫市中宁县利用现有喊叫水乡、徐套乡、大战场镇、太阳梁乡移民区5个万头肉牛养殖场和建设改造的3个5000头肉牛养殖场,全力打造“五联模式”,利用金融活水“引流”移民群众,人均来自肉牛产业的收入突破2000元。

  在移民安置区龙头企业的引领下,宁夏各地借力九个重点产业,投入产业发展资金19.3亿元,协调金融机构投放小额信贷11亿元,支持移民村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推广牛羊养殖“50·300”“基础母牛银行”“蔡川模式”“金融扶贫盐池模式”等经验做法,实现产业有发展、企业有利润、集体有收入、群众能增收。同时,对移民安置区现有产业园因地制宜进行优化整合、提质增效,以产业发展助力移民收入增长。

  联农带农创出好前景

  日前,一场别开生面的签约会——吴忠市红寺堡镇产业化联合体产销签约会在红寺堡区红寺堡镇玉池村举行。活动现场人头攒动、气氛热烈,合作社、企业、种植户签约多项合作协议。

  “此次产销签约会以需求为导向,达成了一批合作意向,进一步完善了产业链、打通了供应链,建立了紧密型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了多元经营主体合作共赢。”玉池村广龙蔬菜种植合作社理事长庞文学说,通过产业化联合,做大做强全产业链,一方面促进了种植户、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分工协作利益联结,另一方面有利于龙头企业瞄准市场对接需求,以稳定的销售渠道提升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竞争力。“我们所说的联合体就是通过完整的产业链把农户、合作社和加工企业联系起来,在规模种植基础上,加强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玉池村党支部副书记舍双喜向记者进一步解释。

  多年来,玉池村把温棚蔬菜生产作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联农带农模式发展蔬菜种植,与种植户签订收购蔬菜意向协议,联合体与种子销售公司签订供应合作协议,农产品销售企业与联合体签订蔬菜定向收购协议,壮大移民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户增收。

  “2007年我们一家从南部山区搬迁到玉池村,学习掌握温棚蔬菜种植技术,在乡村振兴局的帮助指导下,蔬菜一种就是15年。2019年我加入广龙蔬菜种植合作社,既学到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又拓宽了蔬菜的销路。今年,我家的12座温棚蔬菜长势良好,预计年收入可达到40万元。”村民庞浩博说。

  2022年,玉池村共搭建472座蔬菜种植温棚,由广龙蔬菜种植合作社统一提供种苗、覆膜、施肥、病虫防治、销售等服务,并对农户进行全程种植技术指导,保证蔬菜品质。“仅此一项,每年可以给移民群众带来30余万元的土地收益,解决就业270余人。”舍双喜说,每个棚1年种2茬,保守估计1户年收入3万元。

  2021年以来,根据移民安置区产业发展的特点,宁夏不断巩固深化“经营主体+村集体+移民”“经营主体+移民”“龙头企业+合作社+移民”等模式,推行土地流转、务工就业、入股分红、托管代养、订单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方式,建立有效、长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切实把搬迁群众有效嵌入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切实让搬迁群众共享产业发展红利。

  脱贫攻坚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宁夏将继续加强顶层设计,把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与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相衔接,与乡村振兴战略相衔接,与“十四五”规划相衔接,在产业项目安排、资金投入、金融服务等方面优先向移民安置区、移民群众倾斜,让移民群众的致富路越走越宽广。G

  责任编辑:李 旭


>>><<<
【作者】:本刊记者 沈 阳
【来源】:共产党人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