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 特别报道 正文

试点先行 典型引路 高质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盐池县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稿件来源:共产党人7期 作者:王海宁 发布时间: 2022-04-16 | 打印 | 字号:TT

QQ截图20220416155432.jpg

盐池县长城文化公园.jpg

盐池县长城文化公园


  近年来,盐池县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和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重大决策部署以及区市党委、政府工作安排,把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全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上了建设“产业强、生态美、百姓富、治理优”的美丽乡村康庄大道。

  主要做法和成效

  2020年以来,盐池县创新举措、以点带面,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集中力量打造了一批致富产业有特点、人居环境有看点、整体工作有亮点的示范村。

  聚焦产业融合,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各示范村根据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发展状况,大力推动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大力发展重点产业。出台了《盐池县重点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政策性文件,整合各类资金近2亿元,有力助推了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二是积极培育经营主体。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探索出“龙头+基地”“示范村+企业+农户”等发展模式,有效提高了产业发展水平。三是全力推进三产融合。聚焦挖掘农业的生态价值、休闲价值、文化价值,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推进“农业+文旅”等业态融合发展,带动更多农民参与、受益。

  聚焦生态宜居,乡村面貌进一步改善。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生态宜居乡村建设成效明显。一是着力打造美丽村庄。以“五清、五改、四化、四美”为重点,推进示范村人居环境整治由“清脏”向“治乱”转变,由村庄面上清洁向庭院、室内拓展,村庄环境更加干净整洁、整齐有序。二是扎实推进“厕所革命”。坚持因户施策、分类推进,将示范村建设、农户改厕、农村污水治理等项目相结合,加大宣传引导,强化技术指导,突出实用功能,卫生厕所普及率不断提高。三是探索构建长效体系。把人居环境整治纳入农村社会综合治理和四级网格化管理,形成了“覆盖全面、层级分明、责任明晰、管理高效”的环境卫生治理体系。

  聚焦组织建设,治理效能进一步显现。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在优化乡村干部队伍结构、激发奋斗精神等方面攻难点、求突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动力、凝聚起合力。一是建强“战斗堡垒”。针对新任村两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较低,部分成员经验不足、致富带富能力不强等问题,各示范村开展多种形式的观摩、培训活动,村干部的能力素养不断提高。二是创新治理模式。以加快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为抓手,打造了“积分制+基层党建”“积分制+村规民约”等治理体系平台,乡村治理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三是做大集体经济。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干部包抓机制,采取“党支部+企业+群众”的发展模式,不断提高滩羊、肉牛、黄花菜等产业发展组织化程度,持续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虽然盐池县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高质量发展要求和群众期待相比,还存在一些不足。如:示范村选定不够精准,无法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农业产业发展水平较低,产品附加值不高、竞争力不强;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治理长效机制没有建立起来等。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系统性、综合性很强,必须聚焦重点工作、关键环节,一村一案、精准施策、全力推进。

  强化系统观念、树立辩证思维,着力处理好四个关系,推动各项工作高质量开展。一要统筹好点与面。在点上,要选择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村先行试点、创立典型、示范引领,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带动整体提升。在面上,所有村都要围绕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推进各项工作,产业培育、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规模国土绿化等工作要全面铺开。坚持“实事求是、适地适树、林到水到、强化管护”的原则,聚焦道路两侧、长城内外、房前屋后、集中连片区域,分阶段、分步骤推进绿化工作,不断提高绿化成效。二要统筹好拓展与巩固。示范村培育是一个长期过程。在拓展上,要把有产业基础、人口相对集中、区位条件较好的村选出来,优先考虑乡(镇)政府所在地、城郊村和中心村,以便总体布局,建设基础设施,吸引群众聚居。在巩固上,要避免顾此失彼、抓新忘旧,年度建设的示范村,至少要有一半来自上年度建设项目用来巩固提升,切实把薄点补厚、短点补齐、弱点补强。三要统筹好财政投入与吸引社会资本。推进投入机制从以政府投资、无偿投入为主,向更加充分借助市场力量、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转变。在财政投入上,要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培育壮大、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上,做好托底线、促公平等工作,全力推进共同富裕。在吸引社会资本上,要坚决摒弃给多少钱干多少事的惰性思维,发挥好财政资金撬动作用,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活力。四要统筹好“里子”与“面子”。推进乡村建设,要注重颜值和内涵相统一、“里子”和“面子”相协调。在“里子”上,要坚持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一起抓,强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教育,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普及科学知识,推进移风易俗,种好“文化庄稼”、建好“文化大院”。在“面子”上,要尊重乡村现状,保护好传统村落、保留住特色风貌,绝不能搞千村一面,避免乡村风貌城市化、样板化。

  结合发展基础,对各村进行系统分类,找准产业发展、农民增收、乡村建设的短板,明确示范村建设类型,有方向、有重点抓好各项工作。一要抓好产业发展。打牢农业生产基础,聚焦推动滩羊、牧草、黄花菜、小杂粮等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扬黄灌区渠系配套及调蓄水库、百万亩优质牧草基地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大冬春季农田水利、高标准农田、设施农业建设力度,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支撑。推进发展模式创新,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等发展模式,加大对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个体工商户、种养大户等支持力度,引导广大市场主体由单纯种养向“产加销”一体化转变,不断提高产业经济效益和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能力。推动集中积聚发展,算好政府投资的投入、产出这笔账,特别是在推进人畜分离方面,按照“谁想养、谁来建、引大户”“建新必拆旧”的原则,因地制宜建设标准化养殖园区。二要升级基础设施。科学把握不同村庄发展趋势,根据各村发展特点分类指导、有序推进、务实规划,对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尽快实现“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全覆盖。坚持把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统筹建设,同清洁取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结合起来,同“一村万树”工程、村级文化广场和健身步道建设统一起来,同教育养老医疗物流等服务配置结合起来,按照难易程度和急缓需求一体建设,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进一步健全水电供应、道路养护等方面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运营机制,发挥好行政村管理、养护员管护作用,切实提高基层基础设施运行效率。三要建立长效机制。完善投入机制,对过去不同时期、不同领域、不同部门的政策进行大清理,该衔接的衔接、该完善的完善,特别是要整合好各类财政资金、涉农资金、闽宁协作资金,把有限的资源、资金用到刀刃上。推进重点改革,突出抓好山林权“以地换林”改革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加快推进资源权益有偿使用和交易,探索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四权”改革“盐池模式”。深化“放管服”改革,引导工商资本投资兴办农业产业,不断提高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内生动力,进一步健全完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治理体系,动员群众转变思路观念,注重听取群众意见,充分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切实凝聚起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大合力。

  推进乡村振兴和示范村建设,必须充分做好规划、建立包抓机制、压实各方责任,推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一要做好规划。坚持规划引领,通盘考虑土地利用、居民点布局等地域特色,聚焦乡村振兴短板弱项,因地制宜、有序推进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确保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实现“应编尽编”。二要制定清单。对拟实施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延链补链等项目制定清单,进行分解、细化、量化,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做好资金、项目、人才、技术等要素供给,为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做好准备。三要建立机制。研究制定县级领导、乡镇领导、村“两委”班子三级包抓机制,明确包抓领导、责任单位、时间节点,定人定岗、标人标量、盯人盯责,保障各项工作压茬推进。四要强化考核。结合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等研究制订考核指标体系,建立公平、合理、有效的考核机制、约束机制、奖惩机制,进一步传导压力、激发活力、增强动力。G

  (作者系吴忠市政协副主席、盐池县委书记)

  (图片由盐池县委宣传部提供)

  责任编辑:石 雷


>>><<<
【作者】:王海宁
【来源】:共产党人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