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 特别报道 正文

聚智汇力 倾心服务 构筑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稿件来源:共产党人9期 作者:何建勃 发布时间: 2022-05-14 | 打印 | 字号:TT

打造特色产业集聚高地,加速发展铝基新材料产业集群。图为宁夏今飞轮毂有限公司500万件汽车轮毂生产线。.jpg

打造特色产业集聚高地,加速发展铝基新材料产业集群。图为宁夏今飞轮毂有限公司500万件汽车轮毂生产线。

  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扩大城乡就业、增加居民收入、稳定经济运行、保障民生改善、推动县域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中宁县把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作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有力抓手,抓改革、破壁垒,优环境、强服务,解难题、促发展,使民营经济活力更足、实力更强、发展更快,成为推动中宁县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打出组合拳,让民营经济活力更足

  面对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带来的不确定因素,应对国内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中宁县聚焦民营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运行困难、信心不足、发展乏力等问题,坚持保主体就是保市场,保信心就是保增长,保稳定就是保发展,聚力优服务,倾力增活力,帮助企业纾难解困,推动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出台政策给企业赋权。先后出台了《中宁县关于促进企业家创业发展 大力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工作方案》《中宁县创新驱动发展资金管理使用办法(试用)》等系列文件,严格执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0年版)》,推行“一张清单”管理模式,坚决推动“非禁即入”政策落实。2020年和2021年共举办各类创业技能培训班117期7800余人次,提高“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意识,加大简政放权,优化服务力度,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减税降费给企业返利。用足用活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全面清理不合理收费项目,更新《中宁县行政事业性收费及政府基金目录清单》,对清单之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一律取消。2021年,累计为企业减免税收1.6亿多元,2022年计划县本级退税2.1亿元。宽松的发展环境推动民营企业快速增加,对县域经济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优化服务帮企业融资。进一步强化银企、政企合作,健全政府、银行、企业三方协调联动机制,引导金融机构推出无还本续贷、库存质押贷、设备抵押贷、保证担保贷等特色金融产品。2021年,中宁县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到221.1亿元,同比增长4.9%。健全金融借贷担保中介组织,积极引导商业信贷资金和民间资本投向民营经济领域,先后与6家商业银行签订担保融资、风险补偿合作协议,建立各类担保基金6400万元,撬动银行贷款6.2亿元。

  促进投资为企业搭台。建立“三争”工作联动机制,大力开展争项目、争资金、争示范活动,围绕重点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精心谋划项目,对重点项目设立绿色通道,全程跟踪服务,提高报审效率。财政资金撬动社会投资,发挥“四两拨千金”的作用。2021年,中宁县共实施重点项目143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1亿元,同比增长13.8%。招商引资落地项目34个,到位资金73.3亿元,工业投资34.6亿元,同比增长12.1%,争取各类资金38.4亿元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民间投资34.4亿元,同比增长23.8%,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9.9亿元,同比增长0.2%,其中完成工业增加值82.7亿元。

做好大文章,让民营企业实力更强

  面对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及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带来的难得机遇,中宁县将深化改革与转型升级相融合、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相统一,挖掘市场潜力,激发经济活力,增强民营企业发展动力。

  推动“四权”改革,让权利增值。致力于节水增效,按照“四水四定”要求,为98家工业用水企业确权颁证,推进节约用水,促进以水换钱。致力于盘活增值,将原有一次性出让50年的“刚性”供地方式,合理设定弹性出让年限,灵活运用分割登记、预告转让等方式,盘活企业闲置土地,激活土地市场良性发展;更新企业工业用地开发理念,构建立体空间利用模式,建设多层标准厂房,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实现建设用地从外延扩张向内涵挖潜转变;健全闲置土地退出激活机制,坚持清理低效土地和腾笼换鸟相结合,不断提升企业用地产出率,实现企业闲置土地再利用;探索混合用地综合开发模式,鼓励文旅、商用、住宅用地多功能综合开发,产业集聚区初具规模。致力于植绿增绿,紧扣扩权赋能,围绕枸杞等林果产业发展,加快实施“植绿增绿、养绿护绿、用绿富绿”三大工程,推动林地确权和金融创新,探索以林养林新模式、以林换碳新路径,发放林权类不动产证26本,抵押融资2480万元,“山定权、人定心、树定根”的局面加速形成。

  实施“四大改造”,让企业增效。竭尽全力狠抓结构改造。推动企业结构由“一枝独秀”向“四梁八柱”转接,产品结构由低能级向高精细转变,工艺结构由初级生产向前沿高端转移,产出结构由粗放高耗向绿色节能转轨,产业结构由锰基铝基向新材料、新能源转向。精准发力狠抓绿色改造。严格控制高耗能行业新增产能、节能降耗,积极推进工业固废高效管控、废旧利用,全面推动清洁生产技术绿色环保改造,倡导绿色理念争创典型示范。开足马力狠抓技术改造。坚持高新技术植入、高新产品研发、高新管理引进、高新产业培育、高新成果运用,加快落后工艺、技术装备改造步伐,培育一批高端产品、高新企业、高级产业集群。深化中宁工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创建成果,大力培育科技型、旗舰型企业,打造一批创新平台、科研载体,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龙头企业牵头成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与科研院所、知名院校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领域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打造“四种高地”,让发展增益。打造特色产业集聚高地,加速发展以宁创科技、铭岛铝业、今飞轮毂等为代表的铝基新材料产业集群,以天元锰业等为代表的锰基新材料产业集群,以隆基硅材料、中晶半导体等为代表的光伏材料及新能源产业集群,以全通枸杞、顺元堂等为代表的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建成世界最大的金属锰生产基地、国内重要的铝合金生产基地、全区知名的新能源材料基地、市域主要的农产品加工基地,产业带动力、发展影响力、市场竞争力逐步增强。打造引智成果转化高地,支持民营企业引进各类高端人才,建立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库,采取“企业+项目+人才+团队”方式,促成企业和国内科研院所合力实施带动效应强、综合效益好、转化速度快的项目,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打造技术创新发展高地,引导企业走“专精特新”的发展路子,培育国家级、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企业11家、科技“小巨人”2家,建立枸杞研究院1个、院士工作站1个、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自治区企业技术创新中心16个。打造现代企业示范高地,培育自治区现代企业制度示范点4家。

深化“放管服”,让民营实体发展更快

  准确把握有限政府和有为政府的内在联系,科学运用“无形之手”和“有形之手”的推动作用,坚持把该放的权力彻底放下去、该减的事项全部减下来、该清的障碍一律清干净,不断优化发展环境,让民营经济发展更快。

  优化营商环境。以便民利企为目标,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动力,以建设高效政府为抓手,持续深化“三集中、三到位”(即各部门审批职能向一个科室集中、审批科室向市民大厅集中、审批事项向网上平台集中;事项进驻到位、审批授权到位、电子监察到位)审批服务模式,持续提高服务水平和审批效率。落实“应进全进”“一门服务”的原则,使80%以上事项实现了一窗分类受理,74项“一件事”实现“一次可办”,工业园区设立了企业服务站,“一站式”代办14项审批服务事项,有效节约了人力资源,提高办事效率。依托全区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向网上服务平台集中,提高审批效率,使企业开办实现了最快3小时办结。

  破除隐性壁垒。在招投标方面,制定《中宁县促进民间投资发展实施方案》《中宁县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对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企业,严禁设置行业门槛和业绩门槛,完善招投标程序监督与信息公开制度,规范招投标市场,提高招投标效率,加快项目建设。简化个体工商户转为企业登记注册程序,放宽个体工商户升级为企业的核准条件,对“个转企”按照“一注一开”原则予以办理。截至一季度末,中宁县企业数量达到26687户。

  规范市场秩序。放宽市场准入,按照“方便注册、规范有序”和“非限即入、非禁即准”的原则,允许民营企业平等进入国民经济各个行业和领域,落实注册资本认缴制,放宽注册资本限制,放开从业经营范围,为企业持续发展壮大蓄积了后劲。引导企业和商户文明诚信经营,建立企业“黑名单”,推动行政处罚和行政许可“双公示”工作常态化,建立完善信用修复工作机制,引导企业及时纠正失信行为。创新监管方式,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科技手段,对企业生产经营进行全过程监督。加强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监管工作,构筑起“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社会共治格局,市场经营秩序稳定向好发展,民营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G

  (作者系中卫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宁县委书记)

  责任编辑:何青芳


>>><<<
【作者】:何建勃
【来源】:共产党人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