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 特别报道 正文

同心战贫奔小康 塞上遍开幸福花

——宁夏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纪实
稿件来源:《共产党人》第十六期 作者:本刊记者 李 旭 发布时间: 2022-09-02 | 打印 | 字号:TT

  久久为功绘新卷,正是幸福梦圆时。

  2021年4月27日,宁夏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银川隆重举行。大会庄严宣告:“现行标准下80.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9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110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宁夏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胜利的成果来之不易,亮眼的成绩激动人心。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下,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坚持精准方略、尽锐出战,聚焦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堡垒,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成功翻越了脱贫路上的“六盘山”,在宁夏大地上书写了中国减贫奇迹的精彩篇章。

莫道农家无宝玉,遍地黄花是金针。近年来,盐池县将黄花菜产业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jpg

莫道农家无宝玉,遍地黄花是金针。近年来,黄花菜已成为盐池县群众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盐池县委宣传部供图)

西海固旧貌换新颜。图为隆德县城,美丽的渝河穿城而过。 李玉 摄.jpg

西海固旧貌换新颜。图为隆德县城,美丽的渝河穿城而过。 李玉/摄

  搬出大山 活出精彩

  “山是和尚头,沟里没水流,耕种山梁峁,刮风浮土跑”“剁开一粒黄土,半粒在喊渴,半粒在喊饿”“走路难死,有病愁死”,这是过去生活在宁夏西海固大山里的群众悲凉的呐喊,也是中国贫困地区最真实的缩影。既然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那么,易地搬迁就成了唯一的出路。

  1983年,国家实施“三西”扶贫战略,同年1月,自治区政府开始实施吊庄扶贫移民工程,隆德、泾源、固原三县山区贫困群众有计划地迁移到引黄灌区进行开发建设。从那时起,历经近40年,跨越6个阶段,宁夏累计将123万贫困群众搬出大山,移民人口占宁夏总人口的六分之一,移民安置区覆盖了宁夏所有的市县区。在一个省级行政区内,如此大规模、高比例的人口迁徙,历史罕见。

  1997年,为了寻一条活路,祖祖辈辈生活在西吉县大山里的谢兴昌,带着同村的几个人一路北上,在贺兰山脚下一个叫闽宁村的地方扎下根,在这片戈壁滩上战天斗地建设新家园。20多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闽宁协作机制的帮扶推动下,曾经的“干沙滩”变成了现在的“金沙滩”,移民群众达6.6万人,柏油路四通八达,新瓦房错落有致,学校、幼儿园、医院、超市、影院等应有尽有,早已不复当初“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沙滩无人烟,风吹砂砾跑”的模样。

  吴忠市红寺堡区是全国最大的易地生态移民安置区,当现代水利技术让黄河水提升近300米,甘甜的黄河水奔涌流入这片干枯焦渴的亘古荒原时,“共产党好,黄河水甜”成了23万红寺堡区移民发自肺腑的真情告白。如今,绿染荒原千里秀,洗尽贫寒满目新,红寺堡区实现了生态环境改善和脱贫攻坚双赢。

  搬迁安置不是终点,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才是最终目的。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视察时强调,“要完善移民搬迁扶持政策,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为宁夏移民工作指明了方向,实实在在改变了123万移民群众的命运。宁夏各地加大力度做好安置区群众产业、就业、社会融入等后续扶持工作,确保搬迁与建设并重,安居与乐业并行。

  闽宁镇原隆村因地制宜发展多元化产业,整合流转村上6300亩土地,引进6家企业,大力发展葡萄与红树莓特色种植、万头肉牛规模养殖、光伏发电与设施温棚为一体的现代科技农业、农旅结合的文化旅游产业、劳务输出等特色产业,移民人均年收入从最初的500元增加到1万多元,翻了20倍。

  对红寺堡区弘德村刘克瑞一家来说,生活年年都有新变化。自家院里现在已经不养牛了,所有的牛全部托管到肉牛养殖园区,去年还拿到了2万多元的分红。拆掉了牛棚,老伴在宽敞的大院子里开起了茶社,刘克瑞被村上聘为管理员,帮忙看护蓄水池。儿子在肉牛养殖园区当司机,儿媳在弘德村党员教育基地担任讲解员。“是党的移民政策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不仅在家门口就能就业,还有了稳定的收入。就像习近平总书记在我们村上说的那样,‘更好日子还在后头’。”刘克瑞的幸福溢于言表。

  刘克瑞一家的生活、就业、脱贫、致富是宁夏移民的一个缩影。从政府到企业,从就业“牵线搭桥”到产业创造更多“饭碗”,各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为移民搭建一把向上的“梯子”,让移民的“铁杆庄稼”越长越旺,日子越过越好。

  从故土难离到此心安处是吾乡,社会融入体现在不经意的言语间,体现在内心深处的共鸣里。在时间的推移中,在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里,移民群众逐渐弱化了“我从哪里来”的意识,不断增强了“我是这里人”的归属感,实现了从“我是移民”到“我是居民”的转变。原州区黄铎堡镇和润村是一个回汉混居的村子,村民从3个乡镇56个自然村搬迁而来。村里各族群众相互帮助、不分你我、亲如一家,不仅齐心协力使村子摘掉了“穷帽子”,和润村还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在一个个迁入区,移民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在一片片迁出区,山在变绿,生态在恢复,曾经绝迹的野生动物也重新回到家园。尤其在西海固地区,通过实施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造林绿化等工程,生态系统开始良性循环,固原市的森林覆盖率从2000年的12.8%提升至现在的28.4%,林草覆盖度达73%。如今的固原青山葱郁、群岭叠翠,成为宁夏生态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

  宁夏的扶贫开发史,也是一部移民发展史、生态建设史。在这场声势浩大的工程中,宁夏人民并不是孤军奋战,2000多公里外的福建亲人,把这里当成了第二故乡。26年接力,4000多个援建项目落地,近6000家福建企业落户,5万多西海固群众在闽稳定就业。

  易地扶贫搬迁,宁夏为什么能行?归根到底是有党的正确领导,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走对了精准扶贫的路子等,汇聚成为推动脱贫攻坚的磅礴伟力。


泾源县立足资源禀赋,将中华蜜蜂养殖作为脱贫富民的主导产业。  潘江 摄.jpg

泾源县立足资源禀赋,将中华蜜蜂养殖作为脱贫富民的主导产业。  潘江/摄

  尽锐出战 圆梦小康

  盛夏时节,走进泾源县大湾乡杨岭村,村口一片花田花海,硬化村道两边的庭院错落、绿树成荫,近处的小广场上人们悠闲地聊天健身,周围的农家茶馆、农家乐里,游客络绎不绝。翻过一座小山便可看到村里的牧草试验场和生态养牛场,放眼望去,到处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从六盘山下到黄河岸边,处处见证着新时代中国减贫的宁夏奇迹。

  摆脱贫困,是宁夏尤其是西海固地区千百年来难以破解的一道难题。在140多年前左宗棠“陇中苦瘠甲于天下”的一声叹息中,在50年前联合国专家“这里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的一句论断中,西海固根深蒂固的贫困和脱贫任务之艰巨可见一斑。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宁夏拉开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序幕,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将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脱贫攻坚作为全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谋划、部署和推进,将各种资源向脱贫攻坚聚集,将各方力量向脱贫攻坚聚合,脱贫攻坚的壮阔史诗在宁夏大地精彩书写。

  西海固治理,水为大政,只有破解水困,才能破除贫困。南引泾河水、北调黄河水、用好当地水,在不断增加水资源的同时,通过高效节水手段,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把每一滴水用到极致。2016年10月,凝聚着宁夏“四十年祈盼,百万人心愿”的民生工程——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工程正式通水,113.53万西海固城乡群众终于告别用水难题。从此,上锁的水窖、驮水的毛驴、难咽的苦咸水都成为历史。

  每到年底,西吉县红耀乡大堡村的马平春一家都会仔细算一算一年的收入。2018年底,脱贫后的马平春算出当年全家收入6万多元后,还想算一笔账:这几年来,党和政府帮助咱家脱贫,到底花了多少钱?危房改造,政府补助2.5万元;翻了两个山梁,穿过一条深沟后通到院子里的自来水,没有5万元下不来;3个孩子每年减免学费、享受补助加起来也得1万多元;还有父母的低保、养老保险、5万元贴息贷款;再看看新修建的村卫生室、通到家门口的路、拉到院门口的路灯……

  “光为我们一户脱贫国家就投入这么多钱,那全村、全乡乃至宁夏这么多贫困群众,得投多少钱?我们也没给国家作多大贡献,党和政府凭什么下这么大力气帮扶我们?”马平春不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也不能少”。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视察时,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话语给出了答案。

  产业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和重要支撑。宁夏各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养殖、劳务输出、休闲旅游等产业,引导贫困群众不断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原州区重点围绕草畜、马铃薯、冷凉蔬菜等优势产业,把贫困户牢牢附着在产业链上;西吉县通过培育草畜、马铃薯、冷凉蔬菜、小杂粮和劳务为主的“4+1”主导产业,构建起政策支持、资源倾斜、干部帮扶的脱贫攻坚体系;隆德县联财镇联合村采取“三带四联”和“大户绑带”的产业扶贫模式,吸纳村里的9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设施农业种植,村民收入大幅提升。

  2020年11月,宁夏最后一个贫困县西吉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宁夏9个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标志着宁夏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得以解决,历史性地告别绝对贫困。一户户贫困家庭改变命运,一个个脱贫山乡沧桑巨变,宁夏交出了一份优异的脱贫攻坚答卷。

  现行标准下80.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9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110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地区群众收入10年间增长了2.63倍、达到12786元;水电路讯都进入了脱贫群众家中,人人享有优质便捷的教科文卫服务,170多万贫困群众搬出危窑房、住进安全房,110多万贫困群众告别了苦咸水、喝上了安全水,实现了县县通高速路、乡乡通柏油路、村村通硬化路。脱贫攻坚的艰巨任务赢得了历史性胜利,脱贫人口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历史性改善,脱贫地区的经济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脱贫群众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历史永远不会忘记那些用热血诠释信仰的扶贫英雄。从2012年到2020年8年间,宁夏累计选派3700多支帮扶工作队、1万多名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常年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撒凤虎、殷雪峰、冯亮、马新娟、常继宁、张鑫、牛道平、万文军、李进祯9位同志,将生命永远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他们以热血赴使命、以行动践诺言,树立起新时代优秀共产党人的精神丰碑。

  正是有了无数人的持续奋斗、默默奉献,才有了今日宁夏“换了人间”的美丽容颜和幸福模样。如今,放眼宁夏大地,一个个曾经的贫困县、贫困村已是产业兴、环境美、人气旺,干部群众意气风发,正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阔步迈进。

  感恩奋进 振兴乡村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嘱托:“我们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宁夏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对标国家各项衔接政策,出台了《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配套完善15个方面60个政策文件,构建了符合宁夏实际的“1+N”衔接政策体系;紧盯监测对象,细化监测标准,规范工作程序,精准开展帮扶,防返贫监测帮扶机制不断健全;常态化开展“四查四补”,健全“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动态清零机制,建立台账、精准施策、逐一销号;建立省级领导包抓机制,聚焦12个重点县(区)、261个千人以上移民村(社区),重点解决好产业、就业、社会融入3件事,实施“9+1”专项提升;推动闽宁协作由政府主导向发挥市场主体作用转变、由单向援助向双向互动转变、由扶贫协作向全面合作转变;整合设立15亿元乡村振兴基金,重点对枸杞、葡萄酒、奶产业、肉牛和滩羊等重点产业发展和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给予融资支持。

  从海原县县城出发,一路向东南行至南华山的一处山坳,一个新建的良种牛繁育中心映入眼帘。“前些年,很多农民靠养牛脱了贫,但要让收入再提升,必须改良品种,让西海固近200万头肉牛迈向高端化。”这里的技术负责人张海涛告诉记者。

  不久前,雪川固原马铃薯产业绿色高质量综合加工项目落成投产,这是固原市马铃薯精深加工领域的又一里程碑式工程。项目全部实施完成后,将实现年加工马铃薯80万吨、综合产值40亿元,推动固原市马铃薯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周边地区50多家供应商和2万多名农民将从中受益。

  不仅在西海固地区,从南到北,宁夏到处都跳动着振兴乡村的“强劲脉搏”。在银川市金凤区良田镇园子村,昔日的荒滩如今已成为绿树环抱、百姓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虽然全村都脱了贫,但产业发展还存在不少短板,今年我们将积极协调项目资金,依托宁夏铁道干校旧址,打造红色教育基地、民间传统小作坊,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希望通过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让老百姓的收入再上一个台阶。”园子村党支部副书记汪洋干劲十足。

  地还是那些地,产业还是那些产业,要提高群众收入,实现高质量发展,既要靠科技,又要靠改革。宁夏将创新驱动作为“五大战略”之首,产业出卷,科技答题,不断突破“卡脖子”技术的同时,推进用水权、土地权、山林权等“六权改革”,释放生产力。

  “加快建设乡村全面振兴样板区”是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新目标,为今后五年宁夏乡村建设擘画了蓝图。聚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增加农民群众收入为目的,以加快农村发展为主攻方向,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绘就塞上“富春山居图”。

  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六大提升行动”,内容涵盖居民收入、移民致富、教育质量、健康水平、文明素养、城乡面貌等方方面面,努力创造人民富裕新生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经过脱贫攻坚战的洗礼,宁夏的脱贫群众不仅从物质贫困中“走了出来”,也在精神贫困中“站了起来”,信心更坚、脑子更活、心气更足,正向着共同富裕的美好明天阔步前进。

  责任编辑:沈 阳


>>><<<
【作者】:本刊记者 李 旭
【来源】:《共产党人》第十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