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 特别报道 正文

银川市:奋楫扬帆踏歌行

稿件来源:《共产党人》第20期 作者:本刊记者 李 妍 发布时间: 2022-11-05 | 打印 | 字号:TT

十载感恩奋进  十载春华秋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下,自治区党委团结带领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牢记嘱托、勇担使命,踔厉奋发、负重拼搏,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建设美丽新宁夏的康庄大道阔步前行,用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书写了恢宏壮阔的“宁夏答卷”。本期“领航中国·美丽新宁夏”栏目全面、立体呈现银川市、石嘴山市等五市和宁东能源化工基地践行“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伟大号召、奋进新时代新征程的生动实践和非凡成就,鼓舞和激励全区上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征程上不懈奋斗、再创辉煌,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

QQ截图20221105104502.jpg

  一座城市的美誉度来自哪里?它来自一条条高速运转的生产线,一处处美不胜收的绿水青山,一个个温暖务实的民心工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宁夏,寄予宁夏人民殷切期望,发出了“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伟大号召,赋予宁夏“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时代重任,为宁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提供了难得机遇。

  银川市委、市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砥砺前行,与全国一道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和人民生活的美好愿景精彩呈现。

蒙牛乳业自动化生产车间.jpg

蒙牛乳业自动化生产车间

  现代产业体系赋能高质量发展

  产业是发展之基、富民之源。

  近年来,银川市把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围绕“六新六特六优”产业发展布局,聚焦新材料、新能源、新食品“三新”产业,全力打造世界葡萄酒之都、中国新硅都、智能终端材料和半导体材料生产基地、新型电池生产基地、枸杞精深加工基地、高端奶产业基地、“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基地“两都五基地”,加快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实现了传统产业加快转型、新兴产业强势崛起,为高质量发展挺起了坚实的“脊梁”。

  走进位于银川市西夏区的志辉源石酒庄,很难想象如今这个种植着近2000亩酿酒葡萄的葡萄园,曾经是一个废弃的矿产采空区。从生态治理到生态和产业互为支撑,志辉源石酒庄探索出了一条特色产业和生态建设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在志辉源石酒庄对宁夏葡萄酒产业发展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提高技术水平,增加文化内涵,加强宣传推介,打造自己的知名品牌,提高附加值和综合效益”。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宁夏葡萄酒产业的使命与重任。银川市立足资源优势、抢抓机遇,大力推动葡萄酒产业稳步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和品牌化发展。截至2021年底,银川市酿酒葡萄种植面积25.2万亩,建成投产酒庄66个,葡萄酒年产量4.8万吨、6400万瓶,3A级以上旅游酒庄6家,年接待游客人数达50万人次,产业综合产值达230亿元。宁夏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两个“国字号”平台落户银川,标志着宁夏葡萄酒产业发展进入国家战略,开启了产业发展新纪元。

  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重中之重。近年来,银川市以先行区建设为牵引,在打造现代产业基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上下功夫,跑出产业转型升级的“加速度”。一产方面,持续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粮食生产喜获“十八连丰”,同时聚焦发展春季观光农业、夏季果蔬农业、秋季稻渔农业、冬季智慧农业、全时特色农业的“四季农业”,全市农业特色产业规模化、品牌化、融合化发展步伐加快。二产方面,着力打造“两都五基地”,“三新”产业快速成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实现翻番。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跻身国家级开发区百强,银川市入选首批“科创中国”创新枢纽城市,获批西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三产方面,服务业总量规模持续扩大,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市场活力的动力源。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先后获批中国(银川)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城市等称号,推动了“互联网+城乡配送”、电子商务等新模式发展。消费市场持续繁荣,着力打造辐射陕甘宁蒙毗邻地区的“消费高地”,首店经济、假日经济、夜间经济释放消费潜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12年的445.82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788.69亿元。

  十年来,银川市交出了一份厚重的经济发展答卷: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1063.72亿元跃升至2021年的2262.95亿元,经济总量稳居全区五市首位,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充分发挥了首府城市示范引领、辐射带动、服务保障作用。

  “绿色银行”绘就生态画卷

  10月的北塔湖公园,上千只南迁的红嘴鸥飞临此处赴一场“老友”之约,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跃然眼前。

  鸟类是生态环境改善的晴雨表,候鸟对银川恋恋不舍,正是源于银川市对生态环境的持续保护。近年来,银川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2年6月,以“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为主题的银川市首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主题宣传实践月活动”启动。这是银川市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担当。

  贺兰山是我国地理、气候的重要分界线,是西北地区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被宁夏人称为“父亲山”。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强调,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必须扭住不放、一抓到底,直到彻底解决问题。他指出,“宁夏生态环境有其脆弱的一面,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要持之以恒”。2017年,自治区正式打响贺兰山生态保卫战,银川市积极响应,持续开展“绿盾”行动。2018年以来在贺兰山东麓葡萄长廊防护林等重点区域造林25.7万亩,对40多处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点和外围非煤矿山、遗留矿坑、无主渣台进行治理修复,恢复治理面积5500亩。建成国家级重要湿地1处、自治区级重要湿地12处、小微公园6个,植树造林44.9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3.5%,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0.5%,居西北省会(首府)城市之首。

  为了让天更蓝、水更清、土地更洁净,银川市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全力打好碧水、蓝天、净土保卫战,持续推进“四尘”同治、“五水”共治、“六废”联治。实施“东热西送”集中供热工程,形成了以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为主、天然气供热为辅的清洁、高效、集约供热新格局,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面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全市16座污水处理厂全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坚持“五水同治”,河(湖)长制实现全覆盖,实施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饮用水源替代工程、入黄排水沟综合治理等系统治理措施,水环境质量显著改善,黄河银川段连续五年稳定保持Ⅱ类水质。大力实施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等举措,建立起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基础数据库,全市农用残膜回收率达到80%,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100%。

  一个个铁腕治理的成绩单,记录的是银川市高质量、高水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累累硕果,印证的是银川市珍惜黄河、保护环境、呵护生态的坚实足迹,更是银川市守护绿水青山带来的“绿色福利”。如今,银川市“东热西送”集中供热工程成效明显,西线供水工程银川片区建成投运,滨河水系湿地扩整连通工程发挥作用,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率先以立法形式设立“银川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主题宣传实践月”,西夏区镇北堡镇成功入选国家第五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灵武市城区街道谢家井社区举办“情满中秋·喜迎二十大”中秋节联谊活动.jpg

灵武市城区街道谢家井社区举办“情满中秋·喜迎二十大”中秋节联谊活动

  宜居城市增进人民福祉

  道路是城市的骨架,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区域发展。

  2020年,银西高铁建成通车,银川市步入“高铁时代”。从银川出发乘坐银西高铁,中午前赶到西安,在西安站中转,可便捷通达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20个主要城市。2021年,沈阳路快速通道建成通车,“四纵两横一环”高速公路网络加速形成。滨河、兵沟、永宁三座黄河大桥建成投用,“九横十九纵”城市路网逐步完善。十年来,银川市不断优化城市路网,打通不少“断头路”,完善城市交通“毛细血管”,大大提高了道路通达性。

  一条条“快通道”相继开通,一个个“慢行圈”悄然形成。

  “一路走来令人神清气爽,既有慢行道可以健身,又有景观可以欣赏,我们很享受这份来自家门口的惬意。”家在银川市宝湖路的刘女士高兴地说。宝湖路(亲水大街—正源街)慢行绿道改造、新华路(民族街—凤凰街)慢行绿道改造……十年来,银川市民见证了一个个城市慢线工程接续建设,沿着城市绿道的不断延长,串起了大大小小的公园,市民在健身休闲之余,感受到了“水在城中、城在绿中、人在景中”的惬意。除了畅通的“一快一慢”交通道路,银川市针对行车堵、停车难问题,实施区域基础设施综合改造项目和交通疏堵提畅“6+N”工程,建成城市主次干道111条、慢行绿道280公里,新增市政道路165公里,打通断头路40条,城区东西穿行时间由1小时缩短至15分钟。

  对于银川市的市民来说,这座城市带给他们的幸福感,还有不断提质升级的人居环境和不断完善的市政基础设施。近年来,银川市针对部分城区群众居住环境老旧问题,实施老旧小区集中改造工程,持续对2000年以前建设的老旧小区进行改造,累计改造老旧小区605个,让30万群众住上“暖心房”。如今这些小区单元门换了、绿地增加了、安防设施装了……一系列改变让老旧小区焕发出新的生机,让居民幸福感原地升级。针对困扰市民多年的饮水问题,建成城乡西线供水工程,180万群众喝上了干净放心的黄河水,结束了银川市长期以地下水作为单一饮用水源的历史。针对冬天冷、“回迁难”等问题,完成城市供热最低温度提升至20℃的地方立法,开展涉及18万户40多万人的回迁办证专项整治行动,群众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一个个市政基础设施改造,提升了城市宜居度;一个个教育、医疗、社保等惠民举措,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十年来,银川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强化民生保障、办好民生实事,向群众交出了一份“有力度”“有温度”的答卷: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安置1万余人,5万多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闽宁镇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连续五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速、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平均增速。新建、改扩建196所中小学幼儿园,增加学位12.4万余个,义务教育学校超大班额现象全面消除,率先在全区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覆盖,教育信息化水平排名全国第七位,“互联网+教育”被教育部评为新型教与学模式试验区。“互联网+医疗健康”走在全国前列,基础养老金标准位列西北省会(首府)城市第一。

  十年砥砺磨一剑,奋楫扬帆踏歌行。迎着新时代的朝阳,站在新征程的起点,银川市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决扛起建设创新发展引领市的使命任务,以先行区示范市建设牵引创新发展引领市建设,向着高质量发展目标阔步迈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贡献新的力量。

  责任编辑:何青芳


>>><<<
【作者】:本刊记者 李 妍
【来源】:《共产党人》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