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 特别报道 正文

石嘴山市:转型发展正当时

稿件来源:《共产党人》第20期 作者:本刊记者 沈 阳 发布时间: 2022-11-05 | 打印 | 字号:TT

昔日“煤城”化身今日“美城” 冯斌 摄.jpg

 昔日“煤城”化身今日“美城” 冯斌/摄

  巍巍贺兰山绵延不绝,庇佑一方儿女;滔滔黄河水奔腾不息,润泽沃野千里。山河共襄,守护着石嘴山这块奋斗的热土。党的十八大以来,石嘴山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改革创新,苦干实干,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创新驱动成效显著,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石嘴山市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在奔涌的时代浪潮里中流击水,在壮阔的时代舞台上演绎精彩。

  蝶变跃升兴产业

  产业强则经济强,产业兴则百业兴。

  石嘴山市是国家“一五”时期布局的十大煤炭工业基地之一,随着煤炭资源枯竭、煤矿关停,石嘴山市一度面临“煤竭而衰”的困境。2008年3月,石嘴山市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列入首批12个资源枯竭转型城市试点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石嘴山市以全国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为抓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开启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在位于平罗县工业园区的宁夏首朗吉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内,全球首套铁合金工业尾气生物发酵法制燃料乙醇生产线上,含有一氧化碳的工业尾气在灰黑色管道里不停流动,凭借罐体内的菌体和先进的气体生物发酵技术,这些工业尾气正进行着神奇的“变身”。这一化腐朽为神奇的过程,采用的是北京首钢朗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世界首创的气体生物发酵燃料制乙醇技术。2021年,宁夏首朗吉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4.5万吨/年燃料乙醇项目投产,石嘴山市迎来了科技含金量极高的绿色工程。该项目以铁合金矿热炉尾气为原料,通过全球领先的生物发酵技术直接转化为燃料乙醇、蛋白饲料、天然气等高附加值产品,实现了工业尾气资源的高效清洁利用。

  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石嘴山市要建设产业转型示范市,为石嘴山市加快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石嘴山市以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为引领,积极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六新六特六优”产业,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赛道上跑出了“加速度”。坚持把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坚持优一产强二产兴三产,加强政策引导,优化企业服务,推动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发展。2022年上半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35.36亿元,同比增长5.2%。三次产业结构由2018年的5.2∶60.5∶34.3调整优化为2021年的7∶48∶45。

  在农业发展方面,石嘴山市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粮食生产实现“十八连丰”。2022年上半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109.69万亩,同比增长2.8%,高标准农田和高效节水农业建设项目10.08万亩。加快特色产业发展,全市奶牛存栏9.87万头,同比增长41%;肉牛、肉羊饲养量分别达到12.67万头、119.56万只,枸杞种植面积6350亩,粮食及蔬菜种子制种面积8.3万亩,建设各类制种园区23个。河东现代奶业示范区、菌草科技创新园加快推进,岳氏集团精深加工等13个绿色食品产业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全市绿色食品加工业产值达到20.9亿元,同比增长25.1%,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72%。

  工业是发展的基础和命脉。为加快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石嘴山市深入实施工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新食品、新医药、新装备、新数字“六新”产业。2022年上半年,石嘴山市“六新”产业实现产值280亿元,同比增长28.5%,产值占比达到29.3%,较2021年底增长0.8个百分点。加大科技创新力度,获批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75项,系统申报创新平台28家,推荐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0家,2022年第一批共认定备案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79家。同时完善亩产效益综合评价机制,倒逼传统产能优化、落后产能退出,为优质产能腾出空间。淘汰落后产能305.8万吨,整治“散乱污”企业668家,出清“僵尸企业”321家。

  为加快推动服务业提档升级,石嘴山市创建了陆港现代物流集聚区、大武口生态工业文化旅游集聚区等3个自治区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服务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连续2年位居五市第一。利用丰富的军事、工矿遗址资源,加快推进生态工业文化旅游,着力打造大武口洗煤厂工业遗址公园、宁夏工业纪念馆等特色景点,石炭井工业旅游小镇入选团中央中国青年运动史教育精品路线,《山海情》《我的父亲焦裕禄》《万里归途》等30多部影视剧在石炭井取景拍摄。创建国家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4个,获评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

刘宵华 摄.jpg

刘宵华/摄

  绿水青山绘底色

  绿色厚底蕴,山水见初心。

  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指出,宁夏要有大局观念和责任担当,更加珍惜黄河,精心呵护黄河,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五年来,石嘴山市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转型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打“山水牌”,吃“绿色饭”,走“生态路”,探索出了一条资源枯竭型城市高质量绿色转型发展的新路子,实现了由“煤城”到“美城”的美丽嬗变,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等一系列国家级荣誉。如今,绿色已成为石嘴山市的亮丽发展底色和市民生活的幸福底色。

  石嘴山市惠农区礼和乡银河村是黄河在宁夏境内的最后一段,2021年成为全国7个荣获“生态宜居成就奖”的村庄之一,是宁夏唯一入选村居。记者见到村民孙会芝时,她正在黄河岸边用手机录视频。孙会芝身后宽阔的黄河河面,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脚下万亩黄河湿地犹如一块绿毯伸向远方。看着眼前的湿地,孙会芝说,早些年,银河村万亩黄河湿地因缺乏有效的管理及周边农田退排水污染、人为活动影响等,导致湿地植被退化,湿地水域萎缩,野生动物数量减少,湿地生态系统严重受损。2019年,通过水系连通、水污染治理、鸟类栖息地恢复、植被恢复等生态修复工程,万亩黄河湿地得以恢复,银河村也依托优美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带领村民走上了致富的康庄大道。“2020年,在村委会的帮助下,我们家开了一家农家乐,收入增加了不少,相信以后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孙会芝开心地说。银河村党支部书记王学峰告诉记者:“今年银河村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5万元,村集体收入200多万元。村民真正享受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带来的红利。”

  黄河流经石嘴山市境内97公里,滋润着两岸2000多平方公里的沃野。近年来,石嘴山市全面打响黄河保卫战,以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为目标,通过一系列治理,黄河流域水质不断改善,黄河石嘴山段出境断面平均水质连续五年保持Ⅱ类。

  如果说黄河像母亲一样滋润着石嘴山大地,那么贺兰山就如同父亲般用自己巍峨的身躯默默地守护着石嘴山的富饶和祥和。贺兰山矿产资源丰富,为石嘴山市乃至宁夏的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早年间的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石嘴山段内,过多的人类活动对这里的自然环境造成了较大破坏。

  2017年,石嘴山市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打响贺兰山生态整治战役。2019年,石嘴山市启动实施贺兰山生态修复治理工作,累计依法关闭退出煤矿39家、非煤矿山61家、涉煤企业582家,退出煤炭产能2000万吨。2021年,石嘴山市累计进行生态修复146平方公里,造林绿化近万亩,辐射开展人工播撒草籽177平方公里,贺兰山林草植被明显增加,生态服务系统得到恢复,贺兰山整体生态环境不断向好。

  五年来,石嘴山市生态环境逐步改善。2021年,全市完成营造林任务5.78万亩,草原生态修复面积2.5万亩,恢复湿地9.83万亩,湿地保护修复8.92万亩,新建小微公园14个,建成区新增和改造提升绿地面积2600亩。建成5家污水处理厂,6个固废处置场成功获批国家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大武口区荣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惠农区获批全国重点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试点,贺兰山环境综合整治获评国家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示范项目,贺兰山生态保护修复被列入10个中国特色生态修复典型案例。

  凝聚合力惠民生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

  9月15日上午,位于石嘴山市惠农区燕子墩乡海燕村的宁夏华荣纺织有限公司扶贫车间里的120台机器轰轰作响,20余名移民妇女在机器前来回穿梭。“我的工作就是按几个机器按钮,换换针线,简单得很!公司大门对面就是我家,照顾起来也很方便。以前在固原老家种地,全家一年的收入才有4000元,现在一个月我就能挣4700元。”村民李小琴一边笑着说,一边将机器筒口送出来的袜子抖动几下翻过来仔细筛选。

  石嘴山市惠农区燕子墩乡海燕村是自治区确定的“十二五”生态移民安置区。2017年,石嘴山市惠农区接手管理海燕村后,把产业扶贫作为海燕村“输血”向“造血”转变的突破口,大力开发扶贫项目,从浙江引进润龙包装、华荣纺织、宝龙服饰等企业,建成4个扶贫车间、1个扶贫实训基地,扶贫车间每年安置就业124人,年人均收入增加2万元左右。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指引下,海燕村移民群众逐渐走上了脱贫奔小康的新路子,2021年人均纯收入达1.3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9万元。

  石嘴山市共有易地搬迁移民12469户57060人,对标“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石嘴山市全面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扎实做好产业、就业和社会融入三件事。2020年底,红翔新村、红瑞村、庙庙湖村3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3127户16206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退出,建档立卡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的2800元提高到2021年的11695元。石嘴山市脱贫攻坚工作经验在全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和产业扶贫工作现场会上进行观摩交流。

  五年来,石嘴山市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推动发展的根本目的,始终将75%以上的财力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改善的步伐坚定而有力。每年坚持办好十件民生实事,一批涉及住房、就业、教育、医疗等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城镇新增就业10万人,城镇居民年人均工资性收入从20294元提高至36549元,年均增长6.8%;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7969元提高至18292元,年均增长9.7%。完成老旧小区改造322个,改造建筑面积850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3176套,累计发放住房补贴1万余户。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入学率、巩固率等各项指标居全区前列,石嘴山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挂牌成立,宁夏理工学院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健康石嘴山深入推进,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居全区首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培育选树了白琴、周淑琴、王富国、程冬珍等一批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模范。平安石嘴山建设不断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显著,六大领域基层治理和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深入开展,公共法律服务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实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市、县(区)全覆盖,食品药品安全、信访维稳、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

  蓝图已经绘就,使命催人奋进。在新的征程上,石嘴山市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振奋精神、实干担当,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李永红


>>><<<
【作者】:本刊记者 沈 阳
【来源】:《共产党人》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