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葡萄串起绿色希望
葡萄酒产业铺就移民群众的致富路。
走进贺兰山下的葡萄长廊,空气清新,满眼绿意,无不体现着这里优良的生态环境。远山、葡萄园、酒庄,向人们诉说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昔日的戈壁荒滩早已变为种植优质酿酒葡萄的绿色宝地,这是宁夏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是宁夏生态治理与产业发展同向推进的缩影。
贺兰山下,黄河之畔,美丽富饶的塞上江南孕育着无限可能。在世界葡萄酒版图中,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是最年轻的,但也是业界公认的世界上最适合种植酿酒葡萄和生产高端葡萄酒的黄金地带。20世纪80年代,玉泉营农场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玉米和小麦,因土壤条件不好、干旱缺水,一亩小麦的年产量最多不超过400斤。面对困境,玉泉营农场决定实行多种经营,试种葡萄。1983年,正在筹建中的宁夏玉泉葡萄酒厂从百余名候选者中招录了8名技术工人,前往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葡萄酒厂进行为期一年的葡萄酒酿造技术学习。学成归来,他们潜心钻研、反复试验。1984年,宁夏第一瓶干红葡萄酒在玉泉营农场正式诞生,从那一刻起,贺兰山东麓的葡萄酒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回忆起与贺兰山东麓的结缘,贺兰神(宁夏)国际葡萄酒庄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德启说:“2007年我从福建来到宁夏贺兰山东麓,当时这里还是一片戈壁滩,满地都是石块砂砾。经过实地考察,发现这里的砂石土壤富含丰富的矿物质,通透性极佳,加上干燥少雨、日照时间充足,非常适合酿酒葡萄的生长。”陈德启看出了这块土地的价值,当时便出资2亿元承包下这里的10万亩戈壁荒漠,开始筑梦。陈德启扎根这片土地,吃着掺着风沙的泡面,住着彩钢房,带领当地3000多名移民群众,平整土地、打井种树,先后投入20多亿元,用14年的时间,将这一片令人望而却步的戈壁滩变成了10万亩有机葡萄生态产业园,创造了干沙滩变金沙滩的奇迹。陈德启为自己的葡萄酒取名为“贺兰神”,意为“贺兰山的灵魂”,而“贺兰神”也不负众望,先后在国内外多个葡萄酒大赛中夺得金奖。此后,像陈德启一样无数怀揣梦想的投资者来到贺兰山东麓,陆续扎根到这片土地,为实现“做世界上最好的葡萄酒”努力着、奋斗着。
走进贺兰山运动休闲公园,绿意盎然,湖光粼粼,亭台楼阁、健身跑道、休闲空地分布其间,旁边就是志辉源石酒庄的葡萄园。2020年6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志辉源石酒庄葡萄种植基地视察并强调,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葡萄酒产业大有前景。宁夏要把发展葡萄酒产业同加强黄河滩区治理、加强生态恢复结合起来,提高技术水平,增加文化内涵,加强宣传推介,打造自己的知名品牌,提高附加值和综合效益。志辉源石酒庄创始人袁辉说,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给了我们坚持做下去的极大信心,志辉源石酒庄自2008年投身葡萄酒产业以来,酒庄已在戈壁荒滩上种植了3000亩酿酒葡萄、9000亩林木,并先后对6000亩废弃矿区进行了生态修复。现在酒庄成了4A级景区,已吸引几十万人前来旅游、研学,良好的生态环境为酒庄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宁夏依托贺兰山东麓葡萄种植基地和葡萄酒庄集群等优势资源,推动“葡萄酒+文旅+生态+产业”融合发展,有效提升产品附加值和产业综合效益,打通了一二三产业全产业链发展。
葡萄酒产业是宁夏的“紫色梦想”,也是“绿色希望”。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2020年两次视察宁夏,都对葡萄酒产业予以充分肯定,并寄予引领中国葡萄酒“当惊世界殊”的殷切期望。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将葡萄酒产业列为“六特”产业之首,确定了打造“世界葡萄酒之都”的目标,展示了自治区党委、政府做大做强葡萄酒产业的信心和决心。2021年,我国首个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落户宁夏。2022年,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园区被列入生态环境部命名的第六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联合国粮农组织项目落地,国际葡萄酒品牌中心落户宁夏,贺兰山东麓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集中连片酿酒葡萄产区。截至目前,宁夏酿酒葡萄种植面积58.3万亩,现有酒庄和种植企业实体228家,年产葡萄酒1.38亿瓶,综合产值达342.7亿元,先后有60多家酒庄的葡萄酒在重量级国际大赛中获得上千个奖项,产区葡萄酒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巍巍贺兰山下,一群来自闽宁镇的产业工人在黄土地里育草苗、挖树坑、修道路,大型机械轰鸣作业,烈日下到处是一副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这是位于银川市贺兰县洪广镇金山片区的宁夏图兰朵葡萄酒小镇项目现场,该项目是宁夏“六个一百”重大项目之一、宁夏葡萄酒产业“十四五”时期首批重点项目,是致力打造出从葡萄种植到葡萄酒酿造、葡萄酒文化旅游度假一二三全产业链发展的综合文旅项目。“图兰朵”的名字来源于歌剧《图兰朵》,该剧讲述了中国西域的一位叫“图兰朵”的公主与西方叫“安漠”的王子之间的唯美爱情故事。“之所以命名为图兰朵,也是想要在中国西域(童话故事背景中的发源地),以红酒为媒介,以东方的语言讲述图兰朵的故事,另外图兰朵在蒙语中的发音‘DULAAN’是温暖的意思,正好表达了想要在贺兰山脚下这个荒凉的自然环境中打造一个温暖、舒心、安全的住宿体验。”图兰朵葡萄酒小镇营销经理杨丽萍说。在国际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大会平行论坛文化品牌·融合发展论坛上,宁夏图兰朵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子丰介绍:“图兰朵小镇将以贺兰山为背景,以葡萄酒为媒介,做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文旅’走向世界的先行者,讲好中国葡萄酒的故事,打造贺兰山东麓产区的旅游目的地,向世界展示东方的葡萄酒文化和星级服务标准。”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上游连着农业,中间依托加工业,下游与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等服务业衔接,依托丰富资源,宁夏贺兰山东麓的酒香漫进了全产业链,绘就出一片“诗”和“远方”新图景。如今,贺兰山东麓的酒庄每年接待游客超135万人次,酒庄旅游成为宁夏全域旅游不可或缺的元素。贺兰山东麓产区先后获评“世界十大最具潜力葡萄酒旅游产区”“全球葡萄酒旅游目的地”等称号。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园区主任赵世华说,贺兰山东麓充分利用荒滩,采用节水灌溉技术,通过酿酒葡萄种植,将35万亩荒滩变成了绿洲,将废弃矿坑变成了生态酒庄,加上酒庄绿化和近6万亩的防护林,以及集中建设的195公里酿酒葡萄长廊,筑起了贺兰山东麓的重要生态屏障。
贺兰山东麓的生态之变,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产业发展与生态环保“双赢”的生动实践。今日的贺兰山东麓蓄势待发,一颗颗晶莹剔透的小葡萄串起紫色梦想,一片片绿意盎然的葡萄园生机勃发,一座座风格迥异的葡萄酒庄开门迎宾,一款款匠心酿造的葡萄酒走向世界。
责任编辑:沈 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