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 特别报道 正文

寻香逐梦路

稿件来源:《共产党人》第11期 作者:本刊记者 张 筱 发布时间: 2023-06-20 | 打印 | 字号:TT

葡萄美酒赢得客商青睐。.jpg

葡萄美酒赢得客商青睐。

  孟夏时节,贺兰山东麓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宁夏的葡萄酒产业在这里走向兴盛。

  从一望无际的沙漠戈壁变成了绿意盎然的葡萄绿洲;从种不出庄稼吃不饱饭到摆脱贫困走向富裕。艰苦追梦路漫漫,葡萄酒产业在贺兰山东麓的蓬勃兴起,经历了一个不断开拓、赓续奋进的风雨历程。

  贺兰山下果园成

  “宛左右以蒲陶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这是公元前138年西汉使者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时看到的场景,于是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沿着古丝绸之路一路传播,葡萄的种子埋在了宁夏这片黄土中,开始生根发芽。

  酒香穿越历史,20世纪80年代,位于贺兰山东麓脚下的宁夏农垦玉泉营农场迎来了新场长谭以智。看到风沙漫天的戈壁荒漠,为带领当地农户摆脱贫困,谭场长做出了一个大胆决定——带领群众栽葡萄。但是请来的专家却泼了凉水:“荒滩咋能长果木?”地处宁夏黄河冲积平原和贺兰山冲积扇之间的贺兰山东麓,大地的表层是风沙土,往下是灌淤土、淡灰钙土、灰钙土,再往下是砾质钙土。

  玉泉营的葡萄致富梦并未就此停下,谭场长请来当时的中国葡萄酒泰斗贺普超教授考察宁夏种植葡萄的风土条件。贺教授提出“贺兰山东麓是葡萄酒的未来之乡”,这给了农场继续发展酿酒葡萄种植的决心与信心。1984年,宁夏农垦玉泉营农场大规模引进酿酒葡萄品种,成功试种,并正式试制酿造出了宁夏第一瓶干红葡萄酒。1986年,宁夏玉泉葡萄酒厂建设成功并投入生产。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几十年来,贺兰山东麓的葡萄酒产业迅猛发展,如今宁夏的酿酒葡萄种植总面积达58.3万亩,占全国1/3多,年产葡萄酒1.38亿瓶,占全国近40%,重现了“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的绝美景观。

  北纬38度出奇迹

  沧桑巨变,事在人为,曾经被认为是种庄稼的贫瘠地区却是酿酒葡萄种植的绝佳风土。北纬38°是世界公认的酿酒葡萄种植的“黄金地带”,和贺兰山东麓同在这一维度的法国波尔多是世界著名的葡萄酒产区,两地在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土壤结构等方面都十分接近,因此被国际葡萄酒专家誉为“中国的波尔多”。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2000年,在宁夏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勃兴之时,自治区党委、政府大力扶持葡萄酒产业。中法两国以酒为媒,在葡萄酒领域展开广泛的合作交流。宁夏欲将贺兰山打造成全国最核心的精品葡萄酒基地,选派青年技术人才到法国学习酿酒葡萄的种植和葡萄酒的酿造。创建银色高地酒庄的高源便是其中一位,在学习期间,她被波尔多葡萄酒学院录取,几年时间里,获得了法国国立酿酒师的资格,取得了葡萄酒市场营销的硕士学位,还收获了一份与波尔多酿酒师吉利的爱情。“等你学成回来,做咱宁夏的好酒。”高源不忘父亲曾经的嘱托,回国后辗转多地,了解中国各个葡萄酒产区、行业状况及市场。2007年,高源回到宁夏,建起了银色高地酒庄。2016年,银色高地家族珍藏霞多丽白葡萄酒和银色高地阙歌干红葡萄酒出现在接待外宾的国宴上,这是中国本土小酒庄葡萄酒第一次登上国宴舞台,成为宁夏葡萄酒发展的里程碑。

  除了酿酒葡萄种植与酿造技术的交流,宁夏还借鉴法国经验,实行酒庄列级管理制度,2013年《贺兰山东麓列级酒庄评定管理暂行办法》颁布,2016年《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列级酒庄评定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实行列级酒庄评定五级制,逐级评定晋升,每两年评定一次,晋升到一级酒庄后,酒庄每10年参加一次评定。最近的一次评选是在2021年9月,共评选出二级酒庄9家,三级酒庄15家,四级酒庄18家,五级酒庄15家。酒庄列级管理让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同时接轨国际标准,为宁夏葡萄酒走向世界夯实了基石。

  葡萄美酒迎客来

  贺兰山东麓下延绵195公里的葡萄长廊郁郁葱葱、风景如画。经过40多年的不断发展,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种植从无到有、从有到精,这片风水宝地不断吸引中外客商投资建设,蕴育了228家酒庄和葡萄酒企业,使宁夏产业实现了从“起跑跟跑”到“并跑领跑”的转变。葡萄酒这张“紫色名片”,让宁夏开放合作的“朋友圈”越做越大,也让宁夏与世界的连接越来越紧密。

  在与世界葡萄酒产区的交流合作中,宁夏葡萄酒在海内外的美誉度不断提升,葡萄酒香也飘向了世界各地,进一步叫响了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之都”品牌。美酒飘香香万里,塞上江南迎客来。2023年6月9日,国际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大会、第三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在银川盛大启幕,宁夏以酒为媒,迎来了五湖四海的友人,47个世界主要葡萄酒产区国家农业部长,14国驻华使节,9个国际葡萄酒及相关组织负责人,26个国家部委领导,13个国内主要葡萄酒产区省区市领导,以及国内外葡萄酒领域的专家学者、大型企业、商协会负责人和媒体记者共1200多位嘉宾出席大会。

  宁夏以OIV(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观察员的身份多次参加世界葡萄酒大会,积极与国际葡萄酒顶尖机构和各葡萄酒生产国开展深度交流,先后引进170多个国外酿酒葡萄品种,邀请23个国家60名国际酿酒师来宁夏开展合作,栽培管理和酿造工艺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小葡萄酿出了走向国际的中国高端葡萄酒,多次在国际葡萄酒大赛中斩获金奖。应邀出席国际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大会、第三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的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大奖赛主席卜度安·哈佛说:“综合近几年数据来看,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大奖赛几乎每年40%的获奖葡萄酒都产自宁夏贺兰山东麓,远高于平均获奖水平。”6月10日召开的第三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投资贸易大会上公布了本次国际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大会中宁夏的对外签约情况,已落实的签约项目224个,协议金额307.2亿元,创下了宁夏葡萄酒集中签约金额的新纪录。

  种下的葡萄树苗结出了盛果,这片土地上的人民自强不息,向着紫色梦想不懈奋进。

  寻香逐梦不负有心人,宁夏葡萄酒定会当惊世界殊!

  责任编辑:沈 阳


>>><<<
【作者】:本刊记者 张 筱
【来源】:《共产党人》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