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自治区党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精神】扛牢千钧重担 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
吴忠市消防救援支队在餐厅后厨检查消防报警器。
自治区党委十三届四次全会在宁夏历史上第一次以自治区党委全会形式专题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工作,审议通过了“1+37+8”系列文件,形成了一套标准规范、流程清晰、分工明确、务实管用的治本之策,是我们进一步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行动指南。吴忠市坚决贯彻全会精神,坚持从全局上、根本上、长远上全面提高安全生产能力和水平,推动安全生产思想意识全面增强、制度体系全面建立、基层基础全面夯实、隐患防治全面加强、总体形势全面向好。
坚持深入学全面抓
确保全会精神落地生根
吴忠市把学习宣传贯彻自治区党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切实增强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
抓学习,推动全会精神入脑入心。全会结束后,吴忠市委第一时间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安委会全体(扩大)会议、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对全会精神和“1+37+8”系列文件进行传达学习并作出安排部署。下一步,将持续在学习深度、广度上下功夫,要求各县(市、区)、各部门认认真真、原原本本学习领会,切实用全会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抓宣传,推动全会精神走深走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自治区党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精神学习宣传工作的通知》,发放自治区关于安全生产“1+37+8”系列文件主要内容摘编和解读汇编学习资料4000余册。吴忠市新闻媒体刊播相关报道400多篇,推出《主播说安全》短视频30期,制作发布新媒体产品20余期。开设安全生产专题专栏,开展燃气安全、防溺水安全等科普宣传,不断提升全社会安全意识和能力。下一步,以即将开展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牵引,全面开展安全宣传教育进企业、进学校等“十四进”活动,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学安全、守安全、保安全的浓厚氛围。
抓贯彻,推动全会精神落地落细。牢牢把握“深、准、狠”总要求,全面落实“防、查、改、教、强、技、制、督、调、究”重点任务,对照全会通过的“1+37+8”系列文件,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工作要求,细化工作举措,全面抓好贯彻落实,确保全会各项部署在吴忠市迅速落实、见到成效。
坚持全覆盖零容忍
确保风险隐患彻底消除
自治区党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指出,要坚持预防为主、源头防范。吴忠市立足于“防”、突出于“查”、见效于“改”,全面梳理全市安全生产领域的风险点、隐患点,牢牢守住安全生产的红线、底线、生命线。
做到防在前。坚持关口前移、预防为先,科学制定完善相关规划,严守项目审批安全红线,加强安全风险辨识和评估,加大重点行业领域防控力度,对50家危险化学品企业涉及的161个重大危险源关键参数进行在线实时监测,确保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下一步,将结合全会部署要求,进一步修订完善《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坚决杜绝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做到查到边。按照自治区党委全会安排部署,成立9个督查组、63个工作组、55个检查小组,紧盯全市71家矿山(非煤矿山)、5个化工园区(集中区)、168个危化企业等重点领域,聚焦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等多发领域,全面开展大排查工作。同时,将采取联合查、交叉查、反复查等方式深挖细查,统筹企业自查、行业检查、属地排查,全面摸清并动态掌握事故隐患底数,坚决清除安全风险隐患。
做到改到底。针对国务院、自治区督查和吴忠市自查的4万余个安全隐患,以最快速度进行整改,对无消防设施、警示标识不全等易整改问题立即整改;对开设疏散通道、瓶改管(瓶改电)等需改造施工的问题限期攻坚;对矿山边坡较大、安全距离不足等风险较高的问题,坚持“一企一策”,通过停业整顿等方式逐项攻坚。下一步,将对排查整治中发现的新问题隐患,逐个整改。对突出问题、薄弱环节先查先办、急事急办,责任到人、一盯到底、整改到位,坚决防止屡查不改,小问题变成大隐患、形成事故。
坚持夯基础固根本
确保安全水平全面提升
自治区党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明确要求全区上下“打好攻坚仗、促进安全生产基础大提升”“加快补齐设施设备的‘硬伤’、制度标准的‘软肋’”,为吴忠市全面落实“教、强、技、制”重点任务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
加强教育培训。紧贴党员干部和群众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生产综合能力建设,抓教育、常警示、防松懈。组织450余家企业、餐饮等单位参加安全教育培训,引导带动各县(市、区)围绕燃气安全、用电用火安全等安全常识开展宣传教育普及活动1700多场,覆盖群众16.4万人次。制定全市干部学习培训计划,分类型、分层次、全方位组织对市县乡村“四级”干部开展集中轮训和岗位练兵,组织专业人员对重点行业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不断提高全社会安全素养和安全技能,做到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
发挥科技优势。进一步加大科技赋能安全,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科技支撑体系,推动北斗技术与卫星遥感、5G通信、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手段与安全预警的深度融合,在公共安全、生产安全、食品安全等领域,实现安全风险由人力密集型向人机交互型、由经验判断型向数据分析型、由被动处置型向主动预警型转变,切实建立技术可靠、素质过硬的安全人才队伍,真正把安全生产的堤坝筑牢守好。
注重制度建设。对标37个专项文件,及时修订完善本行业、本部门安全生产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建立健全风险评估、安全基础设施投入、常态化排查、联合执法等工作机制,推动制度落地、狠抓制度落实,以治本之举、长远之策保障长治久安。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三管三必须”要求,压实党政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全员岗位责任,守牢安全生产底线。
坚持严作风重实干
确保安全生产责任压实
全面落实全会“督、调、究”重点任务,下大力气整治权责不一“错位观”、工作作风“虚假空”、监管执法“破口子”等突出问题,打好作风仗、推动安全责任大强化。
用好“督”。紧盯全会部署的各项工作,成立了6个督查组,对全市学习宣传贯彻自治区党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精神情况进行督查,继续用好“四防”常态化督查这一“利器”,坚持督事、督人、督责相统一,督办、督改、督帮相结合,对重点工作重点任务、重点领域重点问题经常杀“回马枪”、搞“回头看”,真督实查、跟踪问效,确保安全生产每一个部位、每一个环节“扣紧链”“不掉链”。
强化“调”。严格实行“六查”倒查责任制度,针对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过程中反映出来的干部作风漂浮、监管执法松弛、行动落实不力等问题,对责任不落实、监管不到位的,及时进行批评、约谈和通报,依法依规依纪严肃追责。同时,严格落实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实施办法,对抓安全生产工作成效显著的干部提拔重用,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身安全生产工作,推动各地各部门和各级领导干部严格责任、严实作风、严管所辖。
接续“究”。坚持失责必问、问责必严,完善调查、查责、追究“三项机制”,严肃安全生产监督执纪,依法依规依纪严肃追究领导责任、直接责任、监管责任。截至目前,给予政务警告处分4人、诫勉谈话10人、批评教育19人、责令作出书面检查24人,约谈“一把手”10人、谈话提醒16人。始终保持“一根筋”的较真劲,以铁的决心、铁的手腕、铁的作风推动落实落实再落实,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责任编辑:何青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