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自治区党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聚焦重点领域 狠抓任务落实 为美丽宁夏建设作出“三农”贡献
自治区党委以全会形式对新征程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美丽宁夏建设作出全面部署,重视程度之高、研究谋划之深、部署力度之大,在宁夏历史上是首次。自治区党委十三届五次全会聚焦宁夏农业农村生态保护现状,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村畜禽粪污治理列入全会“1+4”系列文件,将人居环境整治、发展现代节水农业、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等作为美丽宁夏建设的重点任务,作出了系统全面的部署安排,为我们做好农业农村领域生态文明建设明确了目标、提供了路径。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将全力抓好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锚定建设美丽宁夏的宏伟目标,抓好农业农村领域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使良好生态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支撑点,努力为推进先行区建设、打造乡村全面振兴样板区作出“三农”贡献。
深刻领会全会的重要意义,扛起美丽宁夏建设的“三农”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此次全会着眼宁夏在全国生态安全大局的战略定位,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时代重任,从政治的、战略的、全局的高度,提出了紧盯“三个关键节点”主要目标、打好“九大战”等部署要求,研究出台了“1+4”系列文件,描绘了建设天蓝、地绿、水美的美丽宁夏全景图。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建设美丽宁夏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构成,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治理,能够充分减少农业生产对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等环境的污染,为保护黄河宁夏段生态环境、加快先行区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发挥强有力的“三农”支撑作用。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保障和生命线。宁夏农产品之所以享誉国内外,得益于独特的自然条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只有干净、安全的空气、水、土壤,才能生产出优质、健康的农产品,好的农产品才能卖出好价格,农民才能持续、稳定地提高收入,这是我们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美丽宜居的乡村环境能够让乡村全面振兴的底色更浓、底盘更实。环境就是民生,绿水青山也是幸福。只有乡村生态更好、环境更优,广大农村才能更加宜居宜业,农民群众不仅能从舒适的人居环境中获得更多幸福感,还能依托乡村生态资源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业态,推动农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互促共赢。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将按照全会作出的部署要求,以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为牵引,加快构建绿色农业产业体系,持续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大力发展现代高效节水农业,扎实推动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努力在先行区建设中走在前列。
扎实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动农业绿色发展迈上更高水平
自治区党委十三届五次全会高度重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不仅研究出台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工作方案,还针对全区畜牧业快速发展形势下畜禽粪污处理难题,专门出台了农村畜禽粪污治理工作方案,提出了22项农业面源污染和畜禽粪污治理重点任务,是宁夏多年来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作出的最为全面、具体的部署安排。近年来,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使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化肥、农药利用率和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等各项重要指标基本与全国持平或高于全国水平。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将持续推动农药化肥减量增效,统筹开展农作物秸秆、地膜、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用好土、好水、好环境生产出优质、绿色、安全的农产品。抓好源头减量。实施化肥和化学农药减量化行动,集成推广机械深施、水肥一体化等施肥技术和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措施,切实提高化肥和化学农药利用效率。规范养殖投入品使用管理,严禁滥用药物和违禁药物使用。抓好过程控制。强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推行以地定畜、以水定畜、以草定畜、种养结合,促进畜禽粪肥就近就地还田利用。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聚焦饲料化、肥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原料化“五化利用”目标,努力建设一批全国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认真抓好农用残膜及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工作,有效治理白色污染。抓好末端治理。扎实推进农田退水、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加大重金属污染耕地治理修复,确保耕地、水等环境始终保持在优良状态。健全农业面源污染政策支持、技术支撑和监测评估体系,构建自治区负总责、部门联动、市县抓落实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推进机制。确保到2027年,全区农药、化肥利用率均达到43%以上,农用残膜回收利用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均达到92%,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1%。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近年来,自治区农业农村厅通过深入实施乡村建设、城乡面貌提升等重大行动,乡村环境焕然一新,乡村面貌发生巨变。下一步,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将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即“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大力实施美丽乡村“七大工程”,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建设美丽宁夏奠定坚实基础。
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大力开展美丽宜居村庄示范创建,集中人财物,加快推进农村户厕改造、污水治理、生活垃圾处理等重点任务,补短板、强弱项、夯基础,着力打造美丽宜居塞上乡村乐园。着力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加快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大力实施综合服务设施、农房质量安全、农村饮水安全、基本公共服务等提升工程,持续提高乡村水电路气讯网保障能力,逐步提高农村现代化建设水平。健全完善长效管护机制。立足可持续发展,充分考虑财力承受度和农民接受度,探索建立区市县乡村“五级”分级负担、农户适当承担的运维资金共担模式,着力解决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设备后期管护难题。加快构建乡村治理体系。以开展整省域乡村治理示范创建为抓手,建设一批国家级乡村治理示范镇、村,持续推进“一村一年一事”行动,大力推广“清单制”“积分制”经验做法,常态化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完善联农带农机制,让产业强起来、村民富起来。
责任编辑:李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