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创新驱动 强化科技支撑
宁夏神州轮胎有限公司通过技术创新破解多项世界级“卡脖子”难题。 闫院平/摄
2023年,全区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四大工程”,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科技创新投入实现较快增长。全力引导企业、高校、院所等加大研发投入,全区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同比增长12.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国第八,沿黄河流域省区第一。特别是企业投入的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占全区总量的81.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8个百分点。
科技创新主体实现较快增长。专门出台《关于建立企业梯次培育体系的实施方案》《关于支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等政策,全区有研发活动的规上工业企业占比达到41.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排名位居全国第八、西北第一。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连续两年实现三位数增长,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增长。
科技创新成果实现较快增长。坚持聚焦重点产业关键科技创新需求,大力组织开展科研攻关和成果转化。2023年底全区登记科技成果1249项,同比增长55.7%;技术合同登记数达到4119项,同比增长15.4%;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40.5亿元,同比增长17.9%。
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实现较大突破。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自治区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出台关于支持自治区实验室建设的若干措施等政策,全力推动六盘山实验室进入实质建设阶段,贺兰山实验室正在加快筹建。国家和自治区级科技创新体系创建成效明显,贺兰县、平罗县获批国家创新型建设县,西夏区、大武口区、中宁县成为首批自治区创新型建设县(区);全区新增国家级科创基地5个,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新培育自治区科创平台31家,有效强化了全区科技创新支撑能力。
科技创新生态涵养实现持续优化。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出台关于完善科技激励机制的实施意见等政策,修订《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条例》,组织召开全区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组织开展“科技服务月”活动,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强化科学知识普及,营造了更加良好的创新氛围,进一步激发了科技创新活力。
2024年,自治区科技厅将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暨党委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紧扣产业发展的关键科技需求,切实强化科技支撑,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工艺、设备、管理、产品,全力促进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推动特色优势产业强化科技人才引育、科创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科创能力提升,全力促进特色优势产业“独木变森林”;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引育科创企业、科创人才、科创平台、科创成果,全力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小树变大树”。
实施三大行动,有力促进高质量发展。实施好创新主体培育行动,评选培育一批科技型企业和高成长创新型企业,切实强化企业创新发展的活力。实施好创新精神培养行动,组织召开全区企业科技创新现场会,举办企业家创新精神培训班,切实强化企业创新发展的动力。实施好创新发展支撑行动,支持企业牵头实施重点科技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合作项目,切实强化企业创新发展的能力。
建设三大科创平台,有力支撑高质量发展。建设好自治区实验室体系,全力抓好六盘山实验室、贺兰山实验室建设工作,优化提升国家和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切实增强重大科创平台支撑能力。建设好企业牵头的创新联合体,强化产学研有效结合,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切实增强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能力。建设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强化扩量提质和提能增效,切实增强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能力。
培养三大关键人才队伍,有力保障高质量发展。培养引进一批青年科技人才,切实提高青年科技人才担纲领衔实施科技项目、建设科创平台、促进成果转化的比例,持续夯实创新发展基础。培养引进一批科技领军人才,持续增强创新发展动力。培养引进一批杰出科技人才,依托重大科创平台、院士工作站等重要载体,大力培养和引进杰出科技人才,持续强化创新发展能力。
用好三大重要政策,有力强化高质量发展。用好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税收政策,强化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落实,推动有研发投入的企业“应享尽享”,切实降低企业科技创新成本。用好有利于科技创新的财政政策,发挥好企业科技创新后补助政策激励作用,切实引导更多企业投身科技创新活动。用好有利于科技创新的金融政策,优化“宁科贷”等科技金融政策措施,切实撬动更多金融资本向科技创新领域涌流。
发挥三级科技部门协同作用,有力服务高质量发展。高效协同送政策,紧密结合各类创新主体科技政策需求,强化宣传解读、培训辅导,切实把科技政策的“含金量”转化为创新主体发展的“高质量”。高效协同送人才,紧密结合各类创新主体科技人才需求,强化柔性引才、精准育才、帮扶送才,切实帮助解决关键技术难题。高效协同送服务,紧密结合各类创新主体科技服务需求,持续开展“科技服务月”活动,强化科普宣传引导,切实营造更加良好的创新氛围。高效协同送成果,紧密结合各类创新主体科技成果需求,常态化组织举办科技成果路演、推介活动,切实提升创新主体的创新发展水平。
责任编辑:李 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