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 特别报道 正文

春风拂南粤 敢为天下先

稿件来源:《共产党人》第2期 作者:本刊记者 张 筱 闫院平 发布时间: 2024-01-23 | 打印 | 字号:TT

QQ截图20240123193107.png

  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闫院平/摄

  风起南粤,潮起珠江。从古老的南越国到如今中国的南大门,广东“敢为天下先”的进取精神传承至今,开放的基因融入发展的血脉中,改革开放45年间,广东日新月异的发展成就举世瞩目。

  2023年12月26日—28日,2023年全国党刊主题宣传交流会暨改革开放45周年全国党刊专题调研活动在广东举行,宁夏共产党人杂志社记者与全国党刊全媒体记者130余人,走进广州、东莞、江门等地,探寻岭南的发展记忆。

截图20240125114143.png

采访团在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参观学习。  南方杂志社提供

  忆往昔 革命精神永传承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从林则徐虎门销烟到孙中山领导广州起义,再到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建立,广东不仅是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前沿阵地,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策源地,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热血沸腾,革命圣火经久不息。

  在毛泽东同志130周年诞辰之际,来到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恤孤路3号,树影婆娑中红砖隐现,这是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纪念馆门前人声鼎沸,前来参观的党员们在党旗下庄严宣誓。

  进入纪念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全中国国民革命者联合起来”的整面墙壁浮雕,令人心潮澎湃。往进走,透过一块玻璃窗,能看到场景还原的雕塑,那是毛泽东同志与8位中共三大代表围坐在长桌前开会的场景。那天是1923年6月12日,他们相聚于此开展激烈讨论,8天后掀开了中国革命崭新的一页。会议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独立性。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形成迈出了第一步。

  “起来,受人污辱咒骂的!起来,天下饥寒的奴隶!满腔热血沸腾,拼死一战决矣……”,接起纪念馆内一个老式挂壁电话,《国际歌》在耳边响起。穿越历史风云,仿佛回到中共三大会议结束的那天。瞿秋白同志指挥与会代表高唱会议期间刚学会的《国际歌》,会议在雄壮有力的歌声中胜利闭幕。正如歌词中所写,革命者为了真理、信仰不断摸索前行,在广州开启了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

  在中共三大旧址的西侧,坐落着一栋中欧建筑风格结合设计的两层楼房,这是党史上地位赫然的春园。中共三大闭幕后,在这里举行了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推选产生了中央局,特设“中央局秘书”一职,由毛泽东同志担任,负责中央日常工作,这是毛泽东同志第一次进入党的领导核心层。

  沿着历史印记继续前行。

  穿过闹市,进入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红墙黄瓦的院落与斑驳的树影交相辉映,肃穆且庄严。门楼正中悬挂着刻有周恩来同志题写的“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横匾。

  时光回溯到1926年。年仅33岁的毛泽东同志担任第六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所长,向全国各地327名革命青年开展革命教育。这是讲习所办学时间最长、招生规模最大的一届,毛泽东同志教授学员研究中国革命和农民问题,同时对学生进行长达10周的正规军事训练,培育出一大批对农民革命运动产生重大影响的骨干。

  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影响下,全国各地纷纷效仿举办,培养了成千上万的农民运动骨干,农民运动的火种,似星星之火一般,从这里播散至全国各地。

  历史的足迹在熊熊烈火中艰难前行,广州这座英雄城市,在历史长河中冲锋在前,留下了一个个重要的转折点。闻名中外的黄埔军校在这里举办,震动世界的省港大罢工和广州起义在这里爆发,东征、南讨和北伐亦是从这里出发,一桩桩、一件件重要历史事件汇聚成中国革命历史上光辉灿烂的红色页码,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如今的广东,经济繁荣、生态优美、文化昌盛,让在这片土地上抛洒热血的革命先辈们得到了慰藉。

  在珠江两岸的红色地标,前来参观、瞻仰的人数不胜数,这不仅是人们对峥嵘岁月里革命英雄的纪念,也是广东为用活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力量所打出的一套组合拳。近年来,广东通过实施红色资源摸底探源、红色资源保护修缮、红色资源创演展播、红色资源融合发展四大行动,推动“红色+”创新发展。2023年,南方杂志社与红色资源最集中的越秀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成立了“红色文化传播工作室”,陆续推出“红色文化名城云牵手”“一馆一物一记忆”等一系列融媒体报道,赓续精神血脉、续写时代新篇。

  立潮头 改革创新绘宏图

  在两千年前的先秦时期,一条通往南太平洋沿岸的航线从广州出发,带着陶瓷走出国门;唐代时期,“广州通海夷道”成为中国最早的海上丝绸之路;清朝时期,“广州十三行”成为当时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在历史画卷中广东通联世界的尝试从未停歇。

  45年前,改革开放的第一声春雷在南粤大地响起,波澜壮阔的改革篇章翻开了第一页。

  1979年,邓小平同志在中国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说:“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深圳经济特区的成立,广东改革开放的历史大幕悄然拉开。

  45年来,广东锐气当先,全面深化改革,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科技创新居全国前列,曾经经济落后的边陲省份,一跃成为名列前茅的经济大省。

  如今,在粤港澳大湾区如火如荼建设之际,广东再次迎来深化改革新机遇。广州市南沙新区作为与珠海横琴和深圳前海共同搭建而成的粤港澳合作平台,新时代的画笔正在这片80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书写壮美画卷。

  走入南沙新区规划展览馆,南沙新区十几年间发展的成就令人赞叹。南海之滨、伶仃洋畔已没有“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的慷慨悲歌,留下的是正拔节生长的“湾区之心”。展馆内3D视频展示出来的规划建设振奋人心,未来这里将建成全国首条时速160公里高速地铁,航线通达全球200多个城市、400多个港口。

  来自五湖四海的企业争相往南沙新区迁徙,成为“独角兽”聚集地,科技发展创出新高:芯片、AI、创新药等领域持续突破,大洋钻探船等“国之重器”加速建设,南沙汽车码头迎来送往……

  2023年8月21日,100台纯电SUV汽车从广州港南沙汽车码头出发前往泰国林查班港。它们是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代表中国高端智造向海外进军的AION Y系列,助力中国新能源品牌领跑世界。

  走进广州市番禺区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生产线上工人有序操作,机械臂起起落落,从一个个零件组装成一台完整的新能源汽车用时仅53秒。

  最吸引采访团目光的是展厅内摆放的五颜六色的国产“超跑”,其绚丽的颜色、炫酷的外表引得大家争相拍照。据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公关总监王云龙介绍,红色的那款是昊铂SSR,由公司自主设计、研发、制造,填补了中国量产超跑的空白。

  从充电15分钟续航450公里,到用户订车、零件供应、生产、交付、服务的全流程数字化,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实现多项行业首创。广汽埃安智能生态工厂入选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WEF)“全球灯塔网络”,成为全球仅此一座的新能源汽车“灯塔工厂”,代表着新能源汽车制造的全球趋势和未来方向。

  “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将长久不变,永远不会自己关上开放的大门。”2023年4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考察时铿锵有力的话语催人奋进。

  从繁荣发达的珠江两岸到日新月异的南沙新区,广东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浪潮中敢为人先,在一次次改革创新的实践探索中勇立潮头,绘就出崭新的高质量发展蓝图。

  文载道 根脉浩荡写千秋

  “士不居官终爱国”是陈白沙对祖国、对人民的忠诚之心;“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是孙中山对未竟事业的临终嘱托;“少年强则国强”是梁启超勉励中华少年顶天立地当自强的呼喊……

  浩浩珠江蜿蜒入海,滋养出生生不息的岭南文化。千百年来,这片热土上人杰地灵、英雄辈出,他们如熠熠群星,闪烁在历史的长河中,泽被后人。

  走进广东省江门市,暖风拂面,处处见人文、处处皆风雅,浸润在城市里的浓厚文化气息令人陶醉。

  有“岭南儒城”之称的江门市,儒学氛围浓重,这源自一代鸿儒陈白沙,他是明代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诗人和书法家。走进陈白沙纪念馆,高大的门楼上撰写的对联记载了陈白沙一生的辉煌成就——“哲理绍程朱,紫水黄云兴邑里;真如传孔孟,光风霁月耀江门。”陈白沙继承孔孟儒家思想,开明儒心学之先河,是岭南唯一一位从祀孔庙的大儒。

  进入纪念馆内,映入眼帘的是着儒者衣冠,右手理须、左手执书的陈白沙铜像,神态庄严,气宇轩昂,颇具圣贤风范。铜像前的花岗岩上,刻有他的弟子湛若水书写的“千秋仰止”四个大字。陈白沙不仅是一名儒学大师,他的书法也自成一家,所用的白沙茅龙笔经选裁、浸泡、锤砸、刮青等多道工序精心制作而成,2008年6月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青瓦青砖、飞檐翘角的明代建筑群广场里,白沙茅龙笔传承人张瑞亨在长桌上现场挥毫,苍劲有力的笔法让人叫绝。

  江门市不仅是“岭南儒城”,也是“启超故里”。正值梁启超先生诞辰150周年之际,来到梁启超故居纪念馆,馆内修缮一新,游客往来如梭。

  在梁启超故居纪念馆中央树立着梁启超先生青年时期的铜像,他身着翻领大衣,一手叉腰,一手紧握书卷,目光坚毅执着。纪念馆里亦有一尊他晚年时期的铜像,他身着官服,端坐于椅子上,背后是脍炙人口的《少年中国说》,眼神中似乎在诉说着他未竟的事业。

  从公车上书到戊戌变法,梁启超一生致力于国家变法,为了变革民族思想,他四处奔走、殚精竭虑,从变法到办报,他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不断激励着后人。

  馆内的建筑形式为中西合璧,院内为古典园林风格。为弘扬与发展梁启超的文化精神,江门市修葺故居,打造出启超文化生态旅游区、“少年中国说”国际文化交流品牌,让梁启超的精神价值融入城市景观。

  江门市亦是“中国第一侨乡”,祖籍江门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450多万人,遍布全球107个国家和地区,与江门市内人口相当,有“海内外两个江门”之说。独特的华侨历史,形成了绚丽的侨乡文化,承载着海外赤子对家园的款款深情。

  走进江门市中国侨都华侨华人博物馆,馆内一面巨大的石墙中间内嵌了江门市地图,展现出“华侨从江门这个窗口走向世界,世界也通过江门了解中国”的窗口,遒劲有力的“根在侨乡”四个大字浮于其上,令人震撼。

  为了谋生,广大华侨被迫离开故土,在海外漂泊,但即使远隔千里,一颗颗赤子之心永远牵挂着祖国。在积贫积弱、深陷泥潭的近代中国,大批爱国华侨华人或慷慨捐赠,或回国参加武装起义,坚定有力地支持了中华民族革命事业。

  无论是“岭南儒城”“启超故里”,还是“中国桥都”,千年文脉浸润江门市的肌理,与城市发展休戚与共,凸显出厚重的人文底蕴。

  责任编辑:李永红


>>><<<
【作者】:本刊记者 张 筱 闫院平
【来源】:《共产党人》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