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 特别报道 正文

有形有感有效加快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

稿件来源:《共产党人》第11期 作者:自治区党委统战部 发布时间: 2024-06-07 | 打印 | 字号:TT

  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自治区党委十三届七次全会对加快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作出系统谋划和全面部署,为全区统战系统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民族地区各项工作提供了遵循。我们要从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深谋远虑、重大决策,厚植铸牢理念、抓实铸牢工作、浓厚铸牢氛围,加快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

  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引领各项工作。作为民族地区,铸牢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方方面面都有铸牢工作。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项工作之中,准确领悟共同性和差异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物质和精神“四对关系”,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不断强化中华民族的共同性,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以坚实可靠的政治引领和法治保障铸牢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重要内容和制度保障。”中华民族共同体首先是政治上团结统一的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先强调政治归属和政治认同,必须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无论是出台法规规章还是政策措施,都要把是否有利于强化中华民族的共同性、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首要考虑。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落实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中,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宁夏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自觉守法、遇事找法、化解矛盾用法、解决问题靠法。

  扎实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精神和文化基础”。要着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五史”宣传教育,实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浸润行动,加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宣传教育,开展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树立推广行动,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打造“行走的思政课”、“万里长征结束地、新时代长征出发地”等品牌,讲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宁夏故事。

  共同团结奋斗推动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没有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就难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没有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也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彻到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在经济规划布局时体现各民族共同目标、制定经济政策时体现各民族共同利益、推进经济发展过程中体现各民族共同奋斗,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经济社会发展并不自然而然带来民族团结、带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坚持既“管肚子”又“管脑子”,大张旗鼓开展“黄河水甜、共产党亲、总书记好”宣传教育,让各族群众知晓福在何处、惠从何来,坚定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共建美好家园共享绿水青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保护好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本钱。”保护好生态环境,既是保护各族群众赖以生存的“绿色家园”,也是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作贡献。要精心呵护各族群众赖以生存的“一河三山”,深入推进“四水四定”,持续深化“六权”改革,让绿色生态成为各民族交流融居的“绿色纽带”。要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生态文明价值观,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让各族群众共建共享美好家园。

  坚持在保障改善民生中凝心聚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发展中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补齐民生短板,增进民生福祉,让各族人民实实在在感受到推进共同富裕在行动、在身边。”要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千方百计促进各族群众就业增收,加快推进各族群众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竭尽全力解决好特殊困难群体等“小百分比”的急难愁盼问题,兜住兜准兜牢各族群众民生保障底线,更好满足民生“共需”,增进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高度“共情”。

  大力推动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以中华民族大团结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过程,必然是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要加快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统筹城乡建设布局规划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创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推进各民族人口流动融居。从娃娃抓起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打造一批“金花园”式的民族团结社区,培树一批“王兰花”式的模范人物,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互嵌。

  有效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风险隐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坚决防范化解民族宗教领域风险隐患”的明确要求。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实施铸魂、防渗、净土、夯基工程,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守好意识形态阵地,坚决防范化解风险隐患,确保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

  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坚强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民族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在党的政治建设上突出引领性,思想建设上突出时代性,组织建设上突出凝聚性,作风建设上突出人民性,纪律建设上突出约束性,制度建设上突出规范性,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基础。实施基层党组织提质增效工程,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使每一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铸牢工作的坚强战斗堡垒。按照“四个特别”的政治要求,建好干部人才队伍,加强纪律作风建设,齐心协力干好工作、铸牢主线,努力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工作在宁夏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责任编辑:李妍


>>><<<
【作者】:自治区党委统战部
【来源】:《共产党人》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