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 特别报道 正文

黄河两岸石榴红

稿件来源:《共产党人》第11期 作者:本刊记者 张 筱 发布时间: 2024-06-07 | 打印 | 字号:TT

QQ截图20240607095654.png

共建美好家园,共享绿水青山。图为惠农区礼和乡银河村爱鸟护鸟志愿服务队巡护湿地、投喂候鸟。 陈小组/摄

  “花儿开,花开万万年。遍地花开遍地歌呀,团结花儿开,花开万万年。”一首悠扬的宁夏民歌《宁夏数花》在峰峦叠嶂间回荡,诉说着宁夏各族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共创美好新生活的故事,也唱出了宁夏各族群众的心声。

  近年来,宁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推动示范区建设取得新成效。如今,宁夏各族群众携手共进、并肩前行,绚丽夺目的民族团结之花处处盛开,如诗如画般装点着宁夏的壮丽山川。

  守护同一个家

  良田渠道里,河水悠悠流淌;两岸树荫下,欢声笑语飘荡。在宁夏银川市金凤区黄河东路街道颐和城府社区,每天都上演着各族群众深入交流、密切交往、和谐交融的动人乐章。

  从2012年8月开始,银川市金凤区双渠口村的村民们因农村房屋拆迁陆续搬到颐和城府社区,与1万余名回族、维吾尔族、满族、东乡族、蒙古族等各族居民汇聚于此,开始了新的生活。如今,经过多年的交流交往交融,颐和城府社区各族群众同心同德、同心协力,共同谋划发展,共筑美好家园,成为民族团结与共同进步的佳话典范。颐和城府社区先后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银川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走进颐和城府社区,迎面一条干净整洁的街道,街道两旁是各色店铺,一些店铺墙壁上贴有“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标语。“这是我们社区的‘石榴籽志愿服务一条街’,贴有这个标识的店铺都是主动给居民们提供免费服务的。”颐和城府社区党支部书记李红玉笑着向记者解释。

  从“石榴籽志愿服务一条街”到“石榴籽爱心服务站”,从“石榴籽社区警务室”到“石榴籽文化长廊”,民族团结的元素融入颐和城府社区的每一个角落,也浸润了每一位居民的心田。在这里,还涌现出一批民族团结模范人物,他们用行动诠释着各民族和谐共融的真谛。

  到达“石榴籽志愿服务一条街”最里端,一阵悠扬的歌声飘来,透过窗户望去,在一间间活动室里,社区居民有的唱歌,有的打球……玩得不亦乐乎。

  “我啊,是在老伴的带动下加入老年合唱团的,平时待在家里无事可干,来到这儿之后能和大家一起唱唱歌、聊聊天,生活很充实。”居住在颐和城府社区的李萍是一名有着41年党龄的中共党员,她说,“我们不分民族,大家相处得都很融洽,在过开斋节、古尔邦节的时候,我们这里的回族居民会将自己家炸的油香等拿到广场上和大家一起分享。”

  守望相助、和谐共处是颐和城府社区居民们的日常。2023年的一个冬天,70多岁的陈祥老人在走楼梯时不小心摔倒,鲜血直流。路过的居民看到后第一时间拨打社区电话寻求帮助,工作人员赶到后及时为他包扎止血并拨打120电话。类似这样温暖人心的事情在颐和城府社区里时有发生,温暖与关怀在各族群众间传递。

  人越走越近,心越融越亲。“一家亲”互嵌式社区的理念在这里得到了生动体现,各个民族的居民们通过空间、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嵌入,像石榴籽般紧紧相拥,共同守护着这个温馨的家园。

  唱响同一首歌

  自20世纪80年代起,宁夏的扶贫移民工程如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历经30余载,进行6次大规模易地搬迁,宁夏累计迁移人口百万余人,谱写了一曲曲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克时艰的壮丽凯歌。

  位于宁夏中卫市中宁县的大战场镇,正是宁夏南部山区易地移民搬迁聚集区之一。这里有一支家喻户晓的农民合唱团,他们不仅登上了央视舞台,更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歌曲,用动人的歌唱出了乡村的发展变化和村民们团结互助的故事。

  这支农民合唱团来自大战场镇的红宝村。这些年,红红火火的枸杞产业让搬迁而来的各族群众走上了致富路。“让红宝村的各族群众‘脑袋’和‘口袋’都富起来。”中宁县文化馆工作人员李震宏和红宝村党支部书记潘舂雨一拍即合,于2019年4月成立了当时全国扶贫地区唯一的村级农民合唱团。历经多重波折后,合唱团的成员越来越多,舞台越来越大,影响力也越来越广。2023年底,农民合唱团的合唱节目荣获宁夏首届乡村振兴农民合唱艺术节一等奖;2024年5月11日,以合唱团的真实故事为原型改编的电影《六谷儿》在宁夏银川首映。

  “吃了五谷想六谷。”这是宁夏南部山区的一句方言,“五谷”指的是物质生活,“六谷”说的是精神追求,这也是电影《六谷儿》名字的由来。“合唱团最大的动力,是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李震宏说。当搬迁移民搬出穷窝窝,不再为温饱发愁时,精神的富足成为他们对美好生活新的追求。

  “告别了西海固苦水泉呀,奔向黄河金岸大战场”“党的二十大开启了新征程,各民族齐心着向前”……《逐梦大战场》《宁夏人最念党的恩》等一首首歌曲被合唱团深情演绎,合唱团成员们的文化认同感越来越强,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也越铸越牢。

  如今,在中宁县12个乡镇里,每个乡镇都有农民合唱团。这些合唱团队伍的歌声响彻宁夏山川,唱响了新时代农民的澎湃乡音,也唱响了民族团结的奋进之歌。

  追寻同一个梦

  滔滔黄河,蜿蜒九曲,在塞上大地留下了一道长达397公里的壮丽痕迹,滋养了广袤无垠的沃野。到流经宁夏的最后一个村落——石嘴山市惠农区礼和乡银河村时,黄河放缓了脚步,冲刷出一片湿地。在这里,芦苇摇曳、碧波闪烁、候鸟欢歌、鱼儿畅游,编织出一幅生机盎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

  绚丽画卷的背后是银河村各族群众对生态的珍视。20世纪80年代,银河村村民们在土地上放牧耕耘,过度开发导致湿地逐渐荒漠化。随着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银河村各族群众越来越重视对湿地生态的保护,在人们的精心呵护下湿地重新焕发生机,重现水草丰茂的盛景,成千上万的候鸟在这里越冬。为给候鸟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银河村成立了爱鸟护鸟志愿服务队,定时巡护湿地、清理垃圾。每年10月,志愿服务队队员们还会提前准备玉米、小麦等食物,在候鸟聚集区进行投喂,确保它们度过一个温暖的冬天。

  绿色生态成为各民族交流融居的“绿色纽带”。在惠农区礼和乡党委副书记,银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学锋的带领下,村里打造了游客接待中心、文化广场、环湖公路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的银河湾休闲旅游度假区,将毗邻黄河万亩湿地公园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如今,还陆续建设了银河湾黄河湿地生态文化馆和黄河文化根雕馆,以及独具特色的火车皮生态创意餐厅和水上餐厅。农旅融合的发展模式让银河村各族群众吃上了“旅游饭”,日子过得越来越有滋味。

  “银云广纳天下客,河川礼迎万家人。”如今的银河村正以开放的姿态迎来四海宾朋。银河村在2024年正月廿二和廿三举办第七届燎疳节,在2天的时间内吸引了7万多名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我们举办的各种活动,不仅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发展,也将各民族群众的心拉得越来越近。”王学锋说。

  黄河水,滋养出肥沃富饶的土地;民族团结,凝聚起共同奋进的力量。在母亲河的滋养下,银河村各族群众在这片土地上共同谱写着逐梦前行的赞歌。

  责任编辑:闫院平


>>><<<
【作者】:本刊记者 张 筱
【来源】:《共产党人》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