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增长促发展攻坚年】打好提振消费政策“组合拳” 激活经济增长新动能
提振消费不仅是应对当前经济形势的迫切需要,更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长远之策。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大力提振消费的决策部署,宁夏结合“稳增长促发展攻坚年”行动安排,出台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关于提振消费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该《方案》的出台既是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奋力打好投资消费稳定增长攻坚战”的具体落实,也是当前推动消费向好的重要环节。《方案》包含实施居民增收夯实消费基础、大宗消费品稳基扩容、服务消费优化升级、新兴消费热点培育、消费场景创新融合、消费提质惠民、城乡消费基础设施完善、市场主体培育壮大、消费环境优化提升等九大行动,为提振全区消费提供了政策支撑和行动指南,也为激发消费活力,促进消费增长,为全区消费市场增速向稳、增量向新、增长向高提供了新动力。
增加居民收入,使居民敢于消费
提振消费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让居民敢消费则是其中的关键环节。敢消费不仅需要稳定的收入预期,还需要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充足的消费信心。要从收入端发力、减负端突破,双向推动,合力攻坚,才能真正激发消费潜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敢于消费的前提是收入增长,核心是让居民有钱花。收入是居民消费的核心驱动力,而稳就业则是提升收入的关键。《方案》把实施居民增收夯实消费基础行动列为九大行动之首,重点提出通过稳定就业、支持创业、加强培训和提升居民经营性收入水平等措施,进一步提高居民收入,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要用好稳岗返还政策,增加政府购买就业公共服务岗位,综合运用税费减免、就业补贴等政策,引导各类市场主体更好履行稳岗扩岗社会责任,促进重点群体就业。要落实提高最低工资标准、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和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等政策措施,加大困难群体救助力度,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不断提升群众消费能力、意愿和层级。大力发展富民产业,提升居民经营性收入水平,尤其要加大乡村产业振兴力度,扩大以工代赈规模,积极促进农民工就业,增加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加大对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进一步盘活农村土地等要素资源,通过土地流转、土地入股等形式,让农村居民从土地中获得更多财产性收入,形成消费拉动生产、生产创造就业、就业增加收入、收入提振消费的良性循环。
丰富服务供给,使居民愿意消费
从供求关系看,消费不振与供给难以适应需求有一定关系。虽然近年来全区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消费新产品新场景新热点不断涌现,但供给体系仍存在短板。当前,宁夏居民消费正从商品消费向服务消费转型,从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享受型消费升级,要及时响应市场需求,丰富多样化服务供给。《方案》提出要实施服务消费优化升级行动,鼓励各地深度挖掘地方特色美食,打造“美食+商贸+文化+旅游”的美食文化盛会;打造家政服务品牌,开展家政劳务服务供需对接活动;开展“百城百区”文化和旅游促消费行动,办好“青春漠漠搭”等文化旅游促消费活动;鼓励举办各类体育赛事活动,发展冰雪运动;发展农村集市经济,举办“村BA”、村钓等特色乡村休闲活动,进一步为群众提供丰富的优质产品和服务。《方案》还将促消费与惠民生结合起来,聚焦群众所需所盼,提出推动社区嵌入式养老托育服务设施建设,创新推广“一老一小”老幼共托一体化服务模式;鼓励教育和培训机构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多元化、个性化学习研究需求;持续推进住房改善行动,搭建“政府+企业”促销平台,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等一系列措施,使服务更加精准、更有温度。培育新型消费业态是满足人民群众消费需求变化新趋势的重要举措,《方案》提出实施新兴消费热点培育行动,把积极培育以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作为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方向,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首发经济,积极发展银发经济、冰雪经济、假日经济、夜间消费等新兴消费业态,旨在更有效地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为此,要推进数实融合,强化科技赋能,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在新型消费业态中的应用,并结合自身区域特色,创新消费场景,激发消费活力。如,可以将葡萄酒康养、沙漠观星等资源转化为消费场景,推出红酒康养旅游线、沙漠观星季等主题产品;通过税收优惠、贴息贷款等政策工具,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开辟自动驾驶、低空旅游等新赛道,不断增强游客的参与感、体验感与融入感。
优化消费环境,使居民乐于消费
优化消费环境,既是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提振消费信心的保障,也是消费者敢于消费、乐于消费的前提。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费理念转变以及消费结构升级,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消费者对消费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方案》围绕消费环境建设,提出实施消费场景创新融合、城乡消费基础设施完善、市场主体培育壮大、消费环境优化提升等行动,并提出具体措施。如,鼓励商业与科技、自然、艺术、体育、公园等联动,巧改造、微更新,形成特色空间,优化消费硬环境;加快社区服务网点建设,持续深化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争取建成全国首个全省域“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省份,提升消费便利度;支持建设一批补齐县域商业基础设施短板、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增强农产品上行动能的好项目,打通从城市到农村的流通堵点,覆盖全区所有乡镇,补齐县域商业短板,进一步释放下沉市场的消费增长潜力,提升农村消费的便利性和可及性;培育一批放心商店、放心市场、放心网店、放心餐饮、放心景区,打造购物、餐饮、亲子、社交、娱乐、健身等“一站式”服务。这些措施围绕当前消费市场的痛点与难点,精准施策,为大力改善消费生态、全方位保障消费者权益作出了有力指引,有助于维护市场秩序,消除制约消费的种种障碍,减少消费者的后顾之忧,充分激发消费活力。同时,《方案》提出成立扩大消费专班工作机制,旨在加强对消费领域的监测和监督管理,及时研判调整工作措施,确保各项政策措施顺利实施。
(执笔人:王林伶)
责任编辑:何青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