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增长促发展攻坚年】打好“六个攻坚战” 推动产业转型示范市高质量发展
宁夏星海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承建的石嘴山市100万千瓦光伏发电复合项目实现并网发电。 李妍/摄
石嘴山市以强烈的责任担当精耕细作、奋勇攻坚,聚力开展“稳增长促发展攻坚年”行动,奋力打好“六个攻坚战”,加快推进产业转型示范市高质量发展。
全力以赴扩大内需,夯实经济增长硬支撑
坚持把扩大内需作为做好经济工作的主要抓手,奋力打好投资消费稳定增长攻坚战,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强化运行调控,聚焦农业发展、工业运行、消费促进等承压环节进行分析研判,强化重点产业、企业、要素等关键环节预警调度,持续抓好重点企业包抓协调和逐企排产,想方设法挖潜量、扩增量、遏减量、控变量,全力以赴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加快项目建设,以超常举措补齐投资短板、提高投资效益,接续谋划储备招引实施一批重大项目,谋划各类争资金项目533个,总投资656.97亿元,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90个、到位资金132.32亿元,254个重点项目开复工率98.8%,1—8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8%。促进消费回暖,加力实施消费提振六大行动,培育“爱尚大武口”“平罗八点半”等夜经济品牌,引进权味朝鲜族料理等首店47个,举办香港精装明星足球慈善友谊赛(石嘴山站)等商文旅促消费活动280余场次,带动家电、汽车等大宗商品实现销售额5亿元。
坚定不移转换动能,跑出产业升级加速度
坚持以二次工业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奋力打好特色优势产业升级攻坚战,突出抓好“千百十”亿级产业、园区、企业和项目,因地制宜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强化科技支撑,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整合4所高校和企业研发中心等资源,打造产学研深度融合、一体发展的“科教城”,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家、自治区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9家,石嘴山先进材料中试基地入选首批工信部重点培育中试平台名单。优化产业布局,围绕构建“6+5”产业体系,加速推动新型材料、现代化工等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高端装备制造、数字信息等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合成生物、新型储能等未来产业,加快建设电力电子半导体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10个特色产业园区,推动产业聚链成势、集群发展。夯实产业基础,把特色优势产业升级作为稳增长、调结构、增后劲的核心抓手,加快实施高标准农田、工业企业设备更新、公铁联运物流园等特色项目,推动农业固本强基、工业提速扩能、服务业融合提质。石嘴山市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
持续深化改革开放,激活创新发展原动力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奋力打好重点领域改革开放攻坚战,制定落实8项22条推进机制,着力破除发展瓶颈、拓展发展空间。深挖改革潜力,细化57条301项改革任务举措,拓展深化“六权”“四水四定”“一块田”等重点改革,发出全区第一张节能量确权意见书,权属无争议林地确权率达96%以上。有力有序推进40项国家级、自治区级示范试点任务,谋划25项“十五五”时期拟争取改革示范试点任务。大武口区、惠农区被认定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区。提升开放能级,包银高铁石嘴山段、乌玛高速惠农至石嘴山段建成通车,黄公铁路至惠农专用线加快建设,1—8月,开行多式联运和图定班列366列,发运聚氯乙烯等货物76.27万吨。加快构建内外兼顾、陆海联动、多向并进的开放新格局。持续加强东西部合作,对接杭钢集团等行业龙头企业,力争将石嘴山打造成锰矿石进口集散地。1—8月锰矿石进口额达3.24亿元、同比增长926.65%。
全力保障能源安全,厚植绿色转型新优势
坚持以能源安全新战略为引领,奋力打好能源安全绿色发展攻坚战,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加快优化能源供给结构,高位推进石嘴山市绿电园区建设。宁夏星海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承建的石嘴山市100万千瓦光伏发电复合项目如期并网,宁夏交通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80万千瓦光伏发电、宁夏国有资本运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异地布局的370万千瓦绿电等项目加快建设,购买绿证270万张,工业企业用电价格较上年末平均下降0.048元/度。持续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严控“两高一低”项目准入,淘汰退出落后产能239万吨,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持续下降,煤炭消费比重下降至78.8%,提前完成自治区下达的“十四五”目标任务。健全绿色低碳发展体系,大力推进碳排放双控、能源节约和多能高效互补,推动园区、企业加快分布式光伏发电、余气余压余热综合利用、煤层气资源等系统开发。石嘴山高新区入选第二批国家碳达峰试点名单。
加快推进数智赋能,打造数字经济增长极
加快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奋力打好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攻坚战。筑牢数实融合基础,加快实施城乡通信网络能力提升行动,持续加大5G网络覆盖,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2106个,石嘴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宁夏平罗工业园区获批全国万兆光网试点。推动数字技术赋能,促进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扩面提质,梯次培育自治区数字化车间40家、智能工厂8家。以数字生产力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建设智慧牧场5家,13个设施蔬菜种植园区建成物联网。平罗县“村情通”微信小程序入选联合国粮农组织“数字千村”全球倡议典型案例库,成为全国首批获此殊荣的县域数字化应用。深化数字场景应用,加快推动DeepSeek智能辅助系统在政务、教育、医疗等关键领域落地,纳入人工智能系统优化与应用拓展计划场景63个,建成城市智慧应急指挥中心,市中医医院入选国家智慧中医医院(综合型)试点项目建设单位,宁夏天地奔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相关项目入选国家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先行先试名单。
千方百计提质增效,稳住市场主体基本盘
始终把服务市场主体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奋力打好市场主体提质增效攻坚战。精准发力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综合查一次”改革,持续开展“周末不打烊”服务,平均压减办事环节、办理时限、申请材料70%以上,项目立项等高频事项平均审批时限压缩至5个工作日以内。营商环境综合评价连续6年在全区获评“好”等次。增强市场主体发展动能,大力实施“1515”亿级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培育中色东方等自治区“链主”企业5家,27家民营企业入围全区百强名单。持续激发经营主体活力,企业开办“一网通办”、“零费用”、0.5天办结。截至8月底全市累计在册经营主体7.9万户,民营企业占企业总量超过95%。靠前服务助企纾困解难,树立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理念,全力解决企业困难问题306个,持续开展产销对接等活动助力企业拓市场、抢订单。今年以来,全力解决企业困难问题530个,帮助小微企业融资贷款84.09亿元。石嘴山市、平罗县入选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
责任编辑:李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