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 特别报道 正文

【党刊视点】让“塞上江南”越来越秀美

——宁夏环境综合治理成效显著
稿件来源:《共产党人》2025年第19期 作者: 发布时间: 2025-09-30 | 打印 | 字号:TT

屏幕截图 2025-09-30 160421.png

黄河干流宁夏段出境水质连续8年稳定保持Ⅱ类。

屏幕截图 2025-09-30 160427.png

隆德县渝河流域环境治理成效明显。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供图

成就亮点

  中央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连续三年优秀。扣除异常沙尘天气影响,全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气比例连续9年达83%以上,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全部得到有效保障,在中央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中连续3年获评优秀等次,创历史最佳,成为全国11个近3年连续获评优秀等次的省份之一。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蹄疾步稳。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管理工作做法被生态环境部转发推广。《银川市葡萄酒产业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项目》入选生态环境部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项目。率先在中西部地区实现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污权交易。碳排放权改革稳步推进,全区首笔碳普惠交易落地,银川市被列为国家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

  黄河干流宁夏段优良水质不断巩固。黄河干流宁夏段出境水质连续8年保持Ⅱ类。地表水国家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5%,劣Ⅴ类水体保持动态清零。2024年,宁夏连续3个季度荣登生态环境部表扬的全国水质改善幅度“头部”省份榜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率达到99.9%,提前完成国家目标要求。银川市、固原市分批次入选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沙湖、渝河、黄河(银川市段)先后入选美丽河湖优秀案例。清水河“一河一策一图”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演练入选生态环境部首批8个优秀演练案例。

  固废监管和新污染物治理稳步推进。固体废物领域创新监管经验做法被生态环境部肯定。新污染物治理试点示范工作得到生态环境部表扬肯定,《宁夏煤化工行业新污染物治理纳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排污许可管理工作试点项目》入选生态环境部新污染物治理第二批试点清单。危险废物安全利用处置率达到100%。全区辐射环境质量稳定可靠,高风险移动放射源在线监控系统持续扩容,有关经验做法被生态环境部推广。

宁夏实践:精耕生态沃土    厚植高质量发展底色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

  近年来,宁夏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扛起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使命任务,以守护“一河三山”为基准,在生态环境治理领域持续发力,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

  统筹保护与发展,赋能高质量发展。推动成立自治区党委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大生态大保护大治理工作格局。制定落实全面推进美丽宁夏建设实施方案,广泛开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主题宣传实践月等活动,全力构建思想同心、目标同向、成果同享的全域生态文明建设格局。自觉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谋划推进,出台环评服务保障、执法方式提升等一揽子惠企利民政策,着力优化发展环境,为全区经济增速进入全国“第一方阵”作出环保贡献。

  系统治理精准施策,打好生态保护“组合拳”。全面启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大力推进污染物协同减排;大力推进钢铁、水泥、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梯次推进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绩效分级“提级扩面”;持续推进入河排污口分类整治,建成监管平台,加大排查整治力度;着力推动重点入黄排水沟整治,推动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动态清零;全面加强水污染治理设施建设,持续巩固污水治理成效,协同推动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位居西北前列。强化土壤污染源头防控,统筹开展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同时,进一步强化重金属污染风险防控,推动环境质量稳定向好,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生态环境根基。

  聚焦重点领域,全力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全面优化资源环境要素配置,科学测算各地减排潜力,压实压紧减排责任,组织实施清洁能源替代、污水处理设施新改扩建等重点减排工程505个,提前完成国家下达的“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持续深化排污权交易管理改革,挖掘排污权降污增益潜力,率先在中西部地区实现挥发性有机物排污权交易。稳步推进碳排放权改革,完成第二个履约周期碳市场履约,启动第三个履约周期。全区首笔碳普惠交易落地,配额交易量为975.72万吨,成交金额9.76亿元,为企业低碳转型提供市场化激励机制的同时,通过碳定价引导资源优化配置,推动重点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有力助推宁夏“双碳”目标实现。

经验启示:好组合拳    绘就塞上江南新画卷

王 迪

  近年来,宁夏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美丽宁夏建设加速推进,环境综合治理成效显著。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宁夏在系统观念、发展转型、机制创新和科技赋能等方面的不懈探索,为美丽中国建设的地方实践提供了宝贵经验。

  坚持系统观念,构建全域覆盖综合治理新格局。宁夏生态环境治理成效的首要驱动力,在于其深刻把握了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关联性,打破了传统的要素分割与条块管理模式。在推进环境综合治理过程中,宁夏创新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领域问题专项整治行动,首次覆盖山水林田湖草沙各要素,集中整改各类问题1600多个。这一行动的核心在于将“山水林田湖草沙”视为生命共同体,实施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这种全域覆盖、系统施治的理念与方法,有效克服了以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限性,进一步筑牢了生态安全屏障,为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奠定了坚实基础。

  聚焦发展转型,探索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路径。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方式问题。从坚持“四水四定”原则重塑区域水资源配置与经济社会发展格局,到成为全国水资源刚性约束的典范,再到通过推进新能源示范区建设,宁夏成功打造全国首个“纯绿电小镇”,实现了能源结构优化与产业低碳转型的实质性突破,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绿色动能。宁夏的实践再次表明,绿色低碳发展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我们必须树立并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让绿色低碳发展路径不仅成为破解环境难题的钥匙,更成为催生新业态、培育新动能的沃土,推动经济社会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

  深化机制创新,激活生态价值转化市场新动能。制度创新是激发治理内生动力的关键。宁夏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市场化路径,在生态权益交易与价值实现机制上取得开创性突破。这些创新机制使无形的生态价值得以量化、交易和持续增值,形成了“保护—增值—受益—再保护”的良性循环,也为企业提供了通过生态投资实现转型发展的新路径,让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有了可操作的市场化载体,构建起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共治新格局,为持续深化环境治理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作者单位:中共宁夏区委党校〈宁夏行政学院〉)

  责任编辑:何青芳

>>><<<
【作者】:
【来源】:《共产党人》2025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