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统筹推进民族团结与共同富裕 全力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创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这一重要论述为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宁夏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考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贯穿各项工作的全过程,统筹推进民族团结与共同富裕,为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注入强劲动力。
凝心聚魂强化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首先是政治上团结统一的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先强调政治归属和政治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键是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物质和精神“四对关系”,需要以“三个突出”为重点,为加快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提供坚强政治保障、思想保障、法治保障。
突出政治引领。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第一议题”和导学解读制度,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国民教育和社会教育体系,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不断增进“五个认同”。
突出理论研究。加强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在宁夏的实践、各民族在宁夏融合发展等重大基础性问题的研究阐释,开展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等重大现实问题研究。深入实施社科理论正本清源工程,讲清楚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逻辑,讲清楚宁夏各民族一起走过的史实,讲清楚各族群众携手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生动故事。建好用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研究院等机构,推动研究成果共享转化。
突出法治保障。全面贯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法治护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行动,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法治意识,推动各族群众将法治理念内化为日常行为准则,外化为解决问题的实际方式。坚持把强化中华民族的共同性、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出台法规规章和政策措施的首要考虑,完善政策法规审核评估、动态清理等机制,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适时调整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凝聚推动高质量发展合力
没有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就难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没有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就不完整。要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都紧紧围绕、毫不偏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赋予各项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鲜明导向。
以高质量发展成果凝聚民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为牵引,开展“稳增长促发展攻坚年”行动,打好“六个攻坚战”,加快推动宁夏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深度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加快构建“六新六特六优+N”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实施产业链、产业基地、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四大升级工程,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增强各族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以高品质生态成就顺应民心。坚持以“一河三山”为基准线,持续实施贺兰山、六盘山、罗山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深入实施荒漠化综合防治和“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全民行动,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让蓝天永驻、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筑牢各民族共同的生态安全屏障。
以高水准民生成效温暖民心。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凝心聚力,增进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高度“共情”。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居民收入、移民致富、教育质量、健康水平、文明素养、城乡面貌“六大提升行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好“一老一小”难题,兜住兜牢兜好民生底线,让各族群众共同沐浴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阳光。
有形有感有效加快示范区创建
宁夏作为民族地区,首要的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好民族团结生命线,巩固民族和睦、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大好局面。要主动扛起政治责任、汇聚工作合力,推动示范区创建更加有形有感有效。
创新体制机制,凝聚示范区创建合力。坚持党对示范区创建的全面领导,构建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统筹机制,切实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工作体系。建立示范区创建的评价标准体系、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健全全覆盖学习、精准化宣传、常态化教育、一盘棋工作、法治化保障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多方联动协同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创建工作,在全社会营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良好氛围。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使其成为富裕一方、团结一方、安定一方的坚强战斗堡垒。
完善政策举措,为示范区创建提供有力保障。持续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宣传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推进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擦亮“银川多民族社区居民亲如一家”、“中华情”旅游促融等宁夏品牌,建设更多“金花园”“长城花园”式社区,促进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聚焦主线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拓展“5585”创建模式,形成全域示范创建、行业特色创建、部门系统创建、全民广泛创建的良好局面。按照“四个特别”的政治要求,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确保铸牢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保障。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走好党的群众路线,以高的标准、严的作风、实的举措,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深走实、示范区创建见行见效。
(执笔人:刘娟)
责任编辑:何青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