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 特别报道 正文

【稳增长促发展攻坚年】坚持精耕细作 全方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稿件来源:《共产党人》2025年第20期 作者:中共银川市金凤区委员会 发布时间: 2025-10-19 | 打印 | 字号:TT

ScreenShot_2025-10-19_102646_794.png

银川市金凤区通过“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推动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快办”转变,群众满意度持续攀升。 金凤区委办供图

  银川市金凤区聚力实施“稳增长促发展攻坚年”行动,坚持精耕细作、真抓实干,全方位促进辖区经济社会发展,确保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扩投资促消费

  统筹供需两端关系,形成投资消费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扩量,紧跟政策要求和支持方向,聚焦现代产业、基础设施、韧性城市等领域,谋划储备“两重”、“两新”、中央预算内资金等项目207个,总投资467.51亿元,同步做好“十五五”重大项目谋划储备,形成高质量项目建设梯次推进、滚动接续的良好局面。落实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第一批86个总投资451.2亿元的项目全部开复工,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9.5亿元。推动消费潜力充分释放,优化商圈业态布局,创新打造“悦享金凤”促消费活动品牌矩阵,构建以正源街商业带为核心,“六大商圈”、特色商业街、综合商超、社区商业中心、零售网点为支撑的现代商贸发展大格局。把握“两新”政策加力扩围机遇,有效统筹生产性、生活性促消费资源,充分挖掘汽车、家电、家装、设备等消费潜能,拉动社会消费10.8亿元,“消费在金凤”品牌影响力持续放大。

  兴产业提质效

  持续在打基础、育品牌、促转型、增后劲上下功夫,加快构建具有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城市经济激发新活力,巩固现代服务业主导地位,打造高品质城市现代商圈,扩大首发、会展、演艺、赛事经济规模,提升现代金融、专业咨询服务等水平,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优特新”拓展、生产性服务业向“高精尖”跃升。加快览山—阅海—花博园一体化开发,推出“春漫凤城、金凤之夏、塞上金秋、冬游湖城”四季文旅产品,丰富星河览山、阅海航行、花博园赏景等沉浸式文旅体验,形成多层次、个性化文旅供给。以创新突破重塑竞争力,健全“育小、登高、升规、晋位”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加快传统工业智改数转、升级关键设备、创新关键技术,成功争取自治区县域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超49%,宁夏小牛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宁夏沃福百瑞枸杞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获批自治区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探索二三产业混合用地模式,加速推进“工业上楼”,布局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等“精密小轻”都市新工业,形成一批轻制造、微制造基地。以数字赋能催生新业态,围绕自治区“1235577”发展思路和目标举措(即坚持把数字经济作为“第一增长极”的战略方向,充分发挥国家枢纽宁夏枢纽节点和国家互联网交换中心的“双中心”功能作用,采取非常举措、支持非常产业、实现非常发展,聚焦“五大优势”和“五个导向”,深入实施“七大提升行动”,到2027年底数字经济7项指标实现新突破),高水平建设阅海湾科创港,积极争取宁夏数据要素运营中心、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等重大项目,落地全区首个人工智能云生态园、量子科技产业园,打造转化服务高效、创新生态协同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布局数字经济上游数据要素和中游人工智能产业,引进宁夏景禾科技有限公司等新兴信息技术企业10家、宁夏网络安全110响应中心等数据平台3个,打造数据汇集共享基地,构建“算力供给+应用开发+产业孵化”全链条生态。

  抓改革促开放

  坚持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和动力之源,着力以改革破难题、以创新增动能、以开放拓空间。纵深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27个方面179项重点领域改革事项,切实抓好20个国家级、自治区级示范试点任务。高效统筹“四水四定”,持续深化土地权改革,进一步提升排污权、用能权和碳排放权交易活跃度。全面深化国资国企、财税金融、“六权”等改革,探索推广村集体资产参股、林下空间盘活、跨部门“综合查一次”等特色改革,以“点”上突破带动“线”上贯通、促进“面”上拓展。积极拓展开放合作平台,主动融入和服务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深入推进东西协作、西部合作、央地合作,围绕产业链上下游空白点、薄弱点、关键点,细化产业图谱,编制重点目标企业目录。定期举办招商推介大会,发布金凤区城市机会清单427条,“请进来”“走出去”招商83次,落地招商项目61个,到位资金56.03亿元。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严格落实政企定期纾困解难办公会制度和“一对一”包抓机制,制定民营企业融资支持政策,持续优化“企业安静生产期”“白名单”制度,促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完善“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管理机制和常态化推进机制,发布107项高频事项“金帮办”服务清单,试点推行6项高频事项“365×24小时”AI智能审批,加力推进首发首店、演艺赛事、工程建设等8项“一件事一次办”,累计提供帮办代办服务1.72万次,新增市场主体11594户。

  责任编辑:李妍


>>><<<
【作者】:中共银川市金凤区委员会
【来源】:《共产党人》2025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