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永强:基因迷宫里的追光人
拜永强正在进行DNA检验。 代珍珠/摄
在银川市公安局警务技术勘验鉴定中心,大队长拜永强的名字与一组特殊的“密码”紧密相连——16年从警岁月里,他将DNA检验鉴定化作刺破案件迷雾的利器,在精密仪器与案件现场间构筑起科技刑侦的坚固防线。2025年,拜永强获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2009年,拜永强成为一名人民警察,起初从事法医临床工作。2011年,DNA实验室建成后,他一头扎进这个神秘领域,从此与DNA鉴定结下不解之缘。
从大案要案到每件小案,每一次现场勘查、每一份物证检验,都倾注着拜永强对职业的敬畏和热爱。“每一份检材都是案件破获的‘沉默证人’,必须仔细对待。”近5年来,拜永强利用DNA技术破获10年以上命案积案10余起,为银川市乃至全区的命案积案攻坚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锡纸条上真的没有证据吗?”拜永强发现,在部分盗窃案件中,锡纸条上的DNA检出率极低,成为破案的“卡脖子”问题。“不是没有证据,而是现有技术难以提取。既然发现问题就要争取突破。”拜永强带领团队联合高校、企业技术人员,成功研发出含锡纸DNA磁珠法提取试剂,将锡纸条上的DNA检出率提升30%以上。除此之外,他带领团队研发的自动固液分离及细胞富集的生物样本检材的处理板等产品,也都具有较高的使用和推广价值,助力公安机关科技兴警工作迈上新台阶。
2024年6月,拜永强主导成立的银川公安DNA科技创新团队率先在全区公安机关创建成功。在他的带领下,DNA科技创新团队从刑事案件到民生服务全面发力。
“DNA是不会说谎的‘认亲密码’。”从实验室建成起,拜永强便投身打拐寻亲工作。2017年,葛某带着父母“找回老二”的遗愿找到拜永强,希望寻回1960年在火车上走失的弟弟。采集血样后,DNA比对工作持续数年未果,直到2021年公安部在“团圆行动”中通过更高的平台资源,在陕西宝鸡找到匹配对象。截至目前,拜永强和他的团队已经帮助185个离散家庭团圆,让DNA技术成为跨越地域、时间的“寻亲桥梁”。
“刑事技术不仅是破案手段,更是民生保障的技术后盾。”今年,拜永强将关注的目光投向食品、药品、环境领域。“现在食品、药品、环境类案件增多,我们得把技术用到老百姓最关心的地方。”他带领团队启动动物种属鉴别试剂盒研发,用于打击肉类掺假等违法犯罪活动,为百姓餐桌安全保驾护航。该试剂盒可一次区分13种常见动物肉类,目前已进入测试阶段。
人民公安为人民。在新时代的刑侦战场上,拜永强将继续带领团队用科技书写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守护好一方平安。
责任编辑:韩春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