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 文字头条 正文

和美乡村入画来

稿件来源:《共产党人》第8期 作者:本刊记者 沈 阳 李永红 发布时间: 2023-05-12 | 打印 | 字号:TT

QQ截图20230506215621.jpg

辣椒种植成为致富新产业.jpg

  辣椒种植成为致富新产业


  柏油道路平坦整洁,溪水清澈见底,田畴阡陌美不胜收,农舍庭院别具特色,乡风民情和谐淳朴……走进宁夏隆德县观庄乡前庄村,弥漫的是诗意,流淌的是乡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2022年以来,宁夏以和美乡村建设为统揽,以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聚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塞上“富春山居图”正在徐徐展开。

美丽乡村展新颜

  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是和美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生态振兴的突破口。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巩固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成果、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等作出新的部署。

  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2018年制定印发《宁夏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为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2022年,为巩固拓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成果,着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自治区党委、政府印发《宁夏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全面推进新发展阶段全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4月6日,在吴忠市利通区上桥镇牛家坊村塞尚鲜生草莓采摘基地,三三两两的游客进入大棚内,一边采摘品尝草莓味道,一边掏出手机记录开心美好瞬间。基地负责人孙凯告诉记者:“基地每天都会有80到100人入棚采摘,大棚内种植红颜草莓、玲珑香瓜、水果西红柿等果蔬,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5万元。”牛家坊村地处上桥镇南端,风光秀美,毗邻城区,地理位置优越。“然而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产业发展没有方向,村子没富起来,空心率达90%以上,村集体还负债累累。”牛家坊村党支部书记张少云说。

  2019年,为改善牛家坊村人居环境,村“两委”带着党员挨家挨户、逐巷逐道开展危房改造、改水改厕、卫生整治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建起了农耕民俗文化博物馆、农业采摘观光园、游乐园、小吃街以及集纳石磨坊、调料坊、面点坊等传统农村业态为一体的特产一条街,村庄建设由“一处美”向“整体美”转型。如今的牛家坊村已尝到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带来的好处,2022年村集体收入达到158万元,其中近120万元来自乡村旅游。牛家坊村先后荣获第七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生态文化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国家级荣誉称号。

  乡村宜居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2022年,宁夏全面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完成农村户厕改造2.56万户,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67%;实施了322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覆盖全区22个县(市、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34%,生活垃圾治理行政村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同时以实施城乡面貌提升行动为抓手,大力实施农村清洁能源、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数字乡村、村级综合服务设施等“八大工程”,增强水电路气讯网保障能力,提升防疫、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水平,打造宜居宜业的塞上乡村乐园。

富民产业助振兴

  四月的泾源县六盘山镇集美村,杨柳绽绿,山花烂漫。古色古香的村居掩映在青山绿水间,如诗如画,令人流连忘返。

  “以前我们住在山上,吃水困难,地里也没有收成。搬到集美村后,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现在在帮扶车间打工,每月平均收入4000元,日子过得很舒心。”村民罗招弟一边熟练地操作机器,一边向记者讲述着自家的变化。集美村是一个县内移民村,2012年搬迁后,10年间肉牛养殖、中蜂养殖、蔬菜种植、包装袋加工等产业项目遍地开花,2022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近1.4万元。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多年来,宁夏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通过大力发展“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不断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把农民紧紧“粘”在产业链上,小农户经营风险不断降低,农民经营性收入不断提高。同时,宁夏把培养高素质农民作为现代化农业建设的基础和核心,加快现代化高素质农民和人才的培养,2022年全年培育高素质农民1万人以上,培训农村实用人才8400人次。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农民的就业、创业本领不断提高,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

  “把自家14亩土地流转给村集体种植大棚蔬菜,我在大棚里务工,土地流转费加上务工费1年可收入4万多元。”青铜峡市叶盛镇蒋滩村村民陶学明仔细向记者算了一笔账,“除了土地流转、务工的收入外,我每年养鸡还能收入4万余元”。这种通过流转土地经营权,发展新型村级集体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的方式,已经成为宁夏农民获得农村改革发展红利的常见形式。

  脱贫不返贫,才是真脱贫。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宁夏将农村低保由每年4560元提高到5520元、特困供养对象基本生活费每月提高104元,切实为困难群体的生活兜底保障,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宁夏通过培育富民产业、积极稳岗就业、盘活资源资产、落实惠农政策,让农民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红火。

文明新风润心田

  从年轻人“外出逐梦”到“回乡筑梦”,从“苦瘠甲天下”变成“中国最美休闲乡村”,西吉县吉强镇龙王坝村的“逆袭”是宁夏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生动实践的缩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村要发展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好班子和好带头人。宁夏大力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整体优化提升行动,把村党组织带头人培养成致富带头人,将致富带头人培养成村级后备力量。在他们的带领下,越来越多像龙王坝村这样的“小村庄”实现了“大蜕变”。

  “前两年的‘一村一年一事’行动帮助我们村解决了厕所改造、清洁能源取暖、村容村貌提升等问题,今年‘一村一年一事’我们村争取到资金100万元,用于建设交通运输服务站,建成后可以解决村民快递存放等问题。”青铜峡市陈袁滩镇袁滩村党支部书记李志军说。

  聚焦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困难和急难愁盼问题,宁夏从2020年开始在全区农村开展乡村振兴“一村一年一事”行动,以每年为每个行政村办一件实事的方式,推动解决农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2022年办理实事2212件,概算投资35.5亿元。

  原州区官厅镇沙窝村村民张忠嫁女儿时彩礼只收了6万元,又全部补贴给了女儿女婿。随着移风易俗工作的不断推进,农村彩礼越来越低,红白事酒席越办越简。每年定期举办的“好媳妇”“最美庭院”“好婆婆”评选等活动,也成为涵养文明乡风的新办法。如今的宁夏农村,“不比金钱比美德”的文明之风日益盛行。

  参加志愿服务可积分、参与垃圾分类可积分,用积分在“积分超市”兑换生活物资,这在宁夏已经十分普遍。通过在全区总结推广“积分制”“清单制”“网格化”等经验做法,倡导性和约束性措施并举,“村里事”变成“家家事”,农民成为乡村治理的参与者、监督者和受益者。

  “村民之间的纠纷都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站在他们的角度,心平气和地倾听他们的声音,通过耐心地讲理、讲法、讲情,矛盾很容易化解。”隆德县公安局观庄派出所所长刘朋伟说。宁夏全面落实“一村一代办点”“一村一辅警”“一村一调委会”等制度,开展普法宣传、巡防巡逻、法律服务,无论什么时候,只要群众需要,公安民警永远在身边,农民群众的安全感越来越足。

  在以自治为基础、以法治为保障、以德治为支撑的“三治融合”治理体系下,宁夏农村既充满活力又稳定有序,发展的底气越来越足。

  摄 影:安 磊

  责任编辑:李百军

  (点击查看宁夏党刊微信公众号发布的融合报道)

  最是“小事”显担当



>>><<<
【作者】:本刊记者 沈 阳 李永红
【来源】:《共产党人》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