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朔方文苑 正文

仰望一座山

赵炳庭
稿件来源:《共产党人》2期 作者: 发布时间: 2020-01-23 | 打印 | 字号:TT
  不知是光阴的厚重,还是大山的情实,有一个铮铮响的名字已溶注我的血液,它的名字就叫六盘山。
  六盘山雄踞于陕甘宁交界的中心地带,山势陡峭接云天,鸟道崎岖难逾越,它的乳名叫陇山。
  传说,有一老僧因逐鹿山涧,循鹿迹拨草寻路,攀上山巅,才踩出了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从此这座山被称之为“鹿攀山”。在古汉语中“鹿”“陆”和“六”同音,久而久之,“鹿攀山”就成了“六盘山”。
  童年时,听父辈们讲述过六盘山的一些传说及故事。我的爷爷为贫困所迫,孑然一身,肩上挑着行李曾走过那“岩嶂高深,不通车辙”的盘山小道,到外面去谋生。他带回来的唯一财物,就是那漂泊异乡浪迹天涯的悲惨往事和种种见闻。
  我也曾为远徙异地的亲人走过小道时、四顾苍茫的悲凄情景而落下过伤感的眼泪,然而更多的是对大山萌发出一种庄严肃穆、慷慨悲歌、火辣辣的情感。
  后来,终于看到它的真容。果然名不虚传:六盘山,仿佛一条逶迤翻腾的长龙,北起海原南华山,南经甘肃华亭至陕西陇县。俯瞰,林海波涛翻滚,风悠悠空谷来兮;远眺,雾蒙蒙深涧生烟。 正如古人所说:
  山高太华三千丈,
  险居秦关二百重。
  站在山巅之上,只觉自然造物博大,人是那样的低矮渺小。
  顿时,心中坦荡着豪迈,梦中深沉着稳重,骨子里丰盈着山的精髓和敦实。
  六盘山,这座被我注视和仰望了大半生的山,已成为我心中的一座神圣之山,一座吉祥之山。
  观览惯了南国的名山大川,总以为,江南的山很美,美到我常心生嫉妒,美到我的视线无法穿越、丈量。
  其实,六盘山,它与昆仑、太行、秦岭等名山相比,作为山中的小字辈,它最年轻,它绵延不过200公里,高不过海拔3000米,它实在算不上山中的伟丈夫。
  但它雄伟而奇特。每一次凝望它,都让我充满敬意;每一次走进它的腹地,都让我心旷神怡。
  山,在人们心中一直充满着诗情画意。宋代画家郭熙对山作了一个很形象的概括:“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无论春夏秋冬,山总是美好的。
  世界上有很多美好的东西,还需要一些点缀,六盘山亦是。
  春天,春潮涌动,满山皆绿,奇花异草彰显着峰峦叠嶂的灵魂,莺歌燕舞的鸟鸣替代了云蒸霞蔚的绮丽。所有的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无论盎然与衰老、巨大与渺小、超拔与依附,物竞天择,适势而生。春的出现,点破了山的寂寞,增加了风景的内涵。
  夏日,幽静凉爽,青松苍翠,鸟语盈耳。当你走进森林深处,身边是网状缭绕的灌木丛,潮湿幽深;头顶是伞一样晃动的树冠,荫翳蔽日。重重叠叠的枝丫,只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
  穿行林中,浮躁的心境化作了溪边的绿柳,疲惫的身躯化作了山涧的清幽。你会沉醉在这惬意的清爽中。
  秋天,长空高阔,白云悠悠,枫叶流丹,层林尽染。深邃的峡谷,多彩的秋色,苍翠的松林,淡淡的雾霭,缥缈地浮在山巅,恍如期许的梦幻。凛冽的山风了无阻挡的劲吹,和着风的号子,满山松林低吟浅唱。
  行走间,一片片红叶脱离了树的母体,犹如一只只彩蝶在空中盘旋飞舞;地上铺就的落叶好似仙女织成的彩锦,绚丽缤纷。
  金秋,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使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
  冬天,玉树琼枝,银装素裹,时间在万物的沉默中仿佛凝固,一切显得安宁静谧。山,以草木或积雪为帽,涵养水源,孕育江河,生养草木,包容生命,胸襟广阔、博大;山,如睿智慈祥的老人,闲适而淡定。千百年来,不变其形,不改其色,不移其志,不为霜雪增其高,不为雨水损其容。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虽值隆冬,大雪压顶,青松且直,其清颀伟岸挺拔孤傲,深深扎根于岩隙,成为山的形象,山的代言。
  这种景观,四季分明,适于心灵散步,眼睛旅行。
  曾一度以为在有着贫冠天下的西海固,哪里会有什么值得称道的东西?
  然而,因有了这座山,让西海固人感到骄傲和自豪;因有了这座山,也成就了“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六盘山精神。
  这座山,成为我蜗居这座城市的靓丽名片;
  这座山,成为西海固走向世界的通行证。
  时序嬗变,四季在行走。
  山峰不语,依然那样虚怀若谷,总是乐于把丰富的宝藏恩典于人。这样一座大山,是天然的动植物乐园。
  也许是上苍的恩赐,大自然的厚爱,在这座山里有着各种珍禽异兽、名贵药材。
  山的最高处,是红军长征纪念亭和纪念馆,若换个角度,坐在飞机上从舷窗俯瞰,整个山就像一座绿色的岛屿,而有这红色的建筑再点缀其上,可谓“万绿丛中一点红”;因有了这一景观,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因有了这一景观,山便活了,景更美了。
  山的腹地,是一个庞大的内在循环体,是一座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天然氧吧。翠绿欲滴的浓绿,使人顿生“相看两不厌”的情感。
  轻捷的云雀从草间窜向云霄,金鸡炫耀着自己的华服,百灵展示着靓丽的歌喉,这里是它们的乐园;林麝、野鹿、黄羊等旁若无人,在这里聚会。
  草木恩典,柴胡、黄芪、甘草等名贵药材遍布山野。
  山的脚下,周围遍布着大大小小的城市和乡村。因为有山,流水为之改道;因为有山,城市才缘依环绕。
  至今,西海固人正奔走在小康生活的路上。而这座山,任凭风雨吹打而自岿然不动,它在默默注视着脚下这片土地上日新月异的变化。
  山以深厚坦荡容纳万世、汇聚百川,世上所有的词汇,不足以涵括山的博大、包容。
  山有雄壮的风采,也有丰富的文化。
  六盘山,也留下了历代先哲和伟人的足迹。
  将时光的碎片次第打开,无数文人骚客吟诗作赋,挥毫泼墨。历史上有名的诗人沈佺期、王昌龄、杜甫、岑参、张籍、栁恽、柳永等都曾到达过这里。杜甫曾留下“渭水逶迤白日净,陇山萧瑟秋云高”的佳句;柳永曾即景欣然填词:“陇首云飞,江边日晚,烟波满目凭阑久。”;谭嗣同当年也驻足六盘,留下寻求真理的脚印……
  六盘山记得,80多年前,有一位伟人带领着一支仁义威武之师途经和驻扎在单家集。领袖夜宿单家集,盖碗茶香叙真情。
  六盘山记得,1936年10月22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主力于将台堡的最后会师,标志着震惊中外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这是一个欢呼雀跃的日子,这是一个眼泪奔涌的日子,这是一个彪炳史册、值得纪念的日子!
  历史不会忘记,1935年10月7日,毛泽东登临六盘主峰,观览美景:天高云淡,红旗漫卷,大雁南飞,景色宜人。感慨万千,临风寄景,挥毫写下气势磅礴的壮丽诗篇《清平乐·六盘山》,两万五千里的路啊,在此盘上了天际;两万五千里写在大地上的长诗,在此飘上了云端。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山由天地而生,山因人而名。青山有幸遇伟人,六盘山因有先哲和伟人留下的声音和气息,才会闻名遐迩。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六盘山的形象已经浓缩为一种精神,与固原这座城市相望相伴。
  六盘山,这长征走向胜利的曙光之山、胜利之山,也是我心中敬仰之山!
  (作者单位:宁夏西吉县一中)
>>><<<
【作者】:
【来源】:《共产党人》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