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朔方文苑 正文

就因为我是一个医生

韩银梅
稿件来源:《共产党人》14期 作者: 发布时间: 2020-07-28 | 打印 | 字号:TT
  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从武汉向全国蔓延。身为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副主任的陈丽君敏感地意识到,恐怕将要面对一场“硬仗”。很快,陈丽君就接到了去银川市临时急救医院担任业务副院长的通知。临危受命,陈丽君毫不犹豫地来到新的工作岗位。但迎接她的不是病床上等待医治的病人,而是一幢空荡荡的七层高的大楼。这座大楼原本是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胸科医院,完工后还没有交付使用,眼下属于临时启用。陈丽君没想到交到她手上的“医院”是这么一个状态,除了跟她一起进驻的第一批共40多名医务人员之外,什么都没有。而这时,已经是2月3日,大楼里的水、电、暖等也才开始启动调试。水管漏水、下水不通、电路不畅等问题接踵而来。楼里的温度只有零上几度,要让医院能够尽快运行真是不可想象。
  经历过各种磨炼,吃得苦中苦的陈丽君从没有身处过这种环境。怎么办?40多名医护人员以女性居多。一时间,大家困惑的眼睛都望向了她。好吧,那就白手起家,一个字,干!时至春节,又是疫情肆虐的特殊时期,交通、物流、维修、保洁等行业全部停工休假,找不到专业人员帮忙,只好靠大家的双手了。大楼里冷得要命,陈丽君指挥大家做好保暖,一起从最基础的打扫卫生做起。这时,上级调配的物资陆续送到。没有搬运工,陈丽君和大伙儿一样,当起搬运工,桌子、凳子、床、床头柜,一件一件往楼里搬。电梯的调试人员没有到位,电梯没法开,大家只好咬牙往楼上抬、扛、搬。陈丽君几宿没合眼,各种无法解决的大小难事迎面而来。常常是刚放下手里的一个活儿又去干另一个活儿……每时每刻都发生着从未遇到的困难。
  作为分管业务的副院长,陈丽君主抓的是临床、医护、院感、放射、药剂、检验等,可以说这些就是一个医院的核心工作。她与新组建的医院班子成员一边商讨着各种规划,一边和医护人员做着繁重的体力劳动。经过大家的努力,清洁区、污染区、潜在污染区,患者通道、医生通道顺利开通。
  3月2日接到通知,下午4点钟开始接诊患者。但这边的病房还没有完全布置好,所有的一切都只是初具规模。可接诊刻不容缓,病人到了,医生护士病房病床各种设施就得准备好。医院是特殊医院,患者是特殊患者。临时急救医院接诊的是出现发热、咳嗽、肺部阴影等症状的,等待进一步检验的病人。这些病人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被突然送到医院来接受隔离治疗,完全没有心理准备。更为特殊的是,在检验尚不明确的情况下,一时无法断定他们是新冠肺炎患者,还是疑似病人,还是密切接触者,或者只是普通的流感发热病人。很多患者吵嚷自己不过是小感冒,隔离14天得耽误多少事啊。哭闹的、拒不配合的……陈丽君给患者既当医生又当心理咨询师,好几次她心脏病都几乎发作,呼吸艰难。陈丽君多年来工作上的拼劲使她身体透支很多,心脏早就有了早搏、房速频发等症状。但她工作起来完全就忘了自己。每天记录下二三百个病人的详细情况,每天有无数个电话打进来询问,她一一给询问者反馈情况。每天早晨的交班或者查房都非常仔细、非常繁琐,尽管十分疲惫,但她全身心地投入在各项工作中……  
  随着时间的延长,临时急救医院的管理逐步走上了正轨,初期紧张忙乱的状况经过磨合都得到了梳理归位,医护人员超负荷的工作也都得到了缓解。40多天的坚守和建设虽然艰辛,但陈丽君觉得这是她人生中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事情。疫情逐渐向好,宁夏新冠肺炎患者已经清零,临时急救医院的患者已经出院,医护人员也分批分期撤离。但随着境外输入病例的增加,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陈丽君清楚自己不能走,作为业务副院长,她是最早进到这所医院的人,也一定是最后离去的那个人。她朴素而又诚恳地说道:“就因为我是一个医生!” G
  (作者单位:银川市文联)
  责任编辑:谢 斌
>>><<<
【作者】:
【来源】:《共产党人》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