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朔方文苑 正文

麦香们的梦想:从“扶贫车间”到“世界工厂”

《诗在远方——“闽宁经验”纪事》连载之八
稿件来源:共产党人20期 作者:何建明 发布时间: 2021-11-04 | 打印 | 字号:TT

  “麦香要在城里买房啦!”这消息像长了翅膀的鸟儿,飞得快,也飞得高,一下十里八乡都知道了,弄得麦香心头怦怦乱跳。原先只是有个想法,现在她已下决心“非买不可!”

  乡下人咋就不能到城里买楼、住洋房嘛!西海固农民咋就不能进城买房子住嘛!我有钱,我这钱是在家打工挣的,多劳多得,我买房怕啥?!自己的劳动汗水换来的,我就是要买,买了就住到城里去,跟城里人一样,早上起来到公园跑跑步,跳跳广场舞,还扭扭屁股,咱也会美美的。“哈哈……”麦香越想越乐,兀自笑了起来。

  麦香现在在泾源县宁夏泉祥户外纺织用品扶贫车间工作。这个工厂在外面立着一块巨大而醒目的“闽宁扶贫车间”标识,这样统一标识的扶贫车间在西海固和整个宁夏从南到北的那些曾经的贫困乡村都能看得到。这也是习近平同志倡导的闽宁对口扶贫协作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经验。它的特点是小而简、因地制宜,又实用,真正就地解决了那些不能远去外地打工但又是很好的劳动力的就业问题。麦香这样的妇女就是其中的受益者。

  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最初的扶贫方式之一就是:由福建方面想法把西海固等地区的贫困劳动力引到福建沿海地区。这个方法今天仍在运用,因为毕竟沿海地区劳动力紧缺,收入也相对高。如果贫困地区的普通家庭有一人在外打工,一年的收入几乎就可以养活一家人。这是中国西北许多贫困地区劳务输出的常规做法,既有百姓自发地走出大山去打工,也有扶贫帮困的对口工作中有组织地进行劳务输出。闽宁对口扶贫协作中的劳务输出还比一般的自发性打工的好处只多不少:如一个宁夏人到福建去打工,一是工厂稳定,饭碗不易丢掉,只要你安心工作,就稳稳当当地端着饭碗,无后顾之忧。另有一点特别让宁夏人受用与受惠的是有一笔相当的补贴——如果你在福建打工满半年,闽宁对口扶贫协作中的福建方面会给你每月2000元的补贴,这等于额外多了一笔可观的收入。“之所以这样做,目的是鼓励西海固那边的人走出大山,既有工作做,又能改变观念和学到本领,为以后回到自己的家乡能立业福家。”福建扶贫办的同志告诉我。

  “但后来我们又发现一个问题……”福建扶贫办的同志说,“打工对年轻人来说比较方便,你一招呼,说哪儿招工,多少多少待遇,买张票,就把人拉到我们福建来了。但过了几年,有些人要结婚了,特别是女同志,她一结婚就要生小孩,一生孩子至少一两年不能出来。而西海固那边的农村生孩子又比较多,一个生完,没过上两三年又怀上一个娃,这样基本上结婚后的女人就很难再出来打工就业了。怎么办呢?于是我们就想到能不能把福建的企业办到宁夏来,让那些留守在家里的宁夏人也能进厂上班挣钱……这不,扶贫车间就这样出来了!”

  为什么不叫扶贫工厂而叫扶贫车间呢?这是我开始一直不明白的。“这里头有讲究呀!”福建扶贫办的同志解释,“车间,就是小而简,随时可以搬动,一二十个人是车间,一二百人也可以是车间。车间相对可以分散,也可以是单独的。某些工厂当然也可能就是一个车间。”而扶贫车间方案的提出与推行,就是根据像西海固这样的山区乡村,可能一个村或周边三五个村上有几十个劳力,尤其是中青年妇女或残疾人,车间办在他们的家门口,他们上班离家近,几分钟、十几分钟就能回家,无须有交通上和时间上的负担。扶贫车间一般都是计件制,你早退晚到都没大的关系,按劳计件取酬。上班的人既可以有上班做工的收入,同时还不影响回家处理家务,像妇女同志喂小孩、做家务等事都不会耽误。

  “在家门口当工人”,这种事情实在是大大方便了山村贫困家庭,尤其是妇女和残疾人。

  麦香便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和她一样的姐妹们现在都是扶贫车间的工人,她们每月在这样的车间里做工也能挣到两三千元。家门口赚到两三千元,绝对不比在外地五六千元的收入差。

  “我现在每月肯定可以为家里稳稳地拿回净收入3000元。这笔钱能够供我两个孩子读书。老公在外打工剩下的钱,就可以办家里的大事,比如建房、购置重要家什等。如果啥都不需要了,那就可以把钱存起来,等着到城里去买洋房住呗!”麦香笑了。

  现在大家相信她说的是真事儿。像她这种情况的不在少数,在扶贫车间里还有一群姐妹的家境与她相同。“上班时间长了,积上三年五年、十年八年,不就可以到城里去买房子住了?嘻嘻,你以为咱说的是笑话哩!”麦香和姐妹们冲我们笑着说。她们现在的思想并不落后,到城里买房子有几个意图:能过上城市人的生活,能有空逛商场、进电影院、跳广场舞啥的,最主要的是让孩子有好学校上,这是根本。

  瞧,这就是今天的西海固人,想法跟城里人没啥差别嘛!

  的确,西海固人能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实现在自己家门口当工人、进厂子的目标,这听起来简直是件奇事,但在六盘山的万千山沟沟里,我看到了这种现实。

  2020年6月8日这一天,老马跟他的老婆子正在扶贫车间上班,他们干的活很简单——在一条纸箱流水线上手工折叠纸箱。这一天他们做梦都没想到,电视机里经常看到的习近平总书记竟然出现在他们面前,跟他们握手、聊家常……

  马婶现在见人就笑,一笑就要讲她那天如何跟总书记聊的事儿。“他问我老头子多大年龄了,问我干活累不累,家里现在生活有没有变化。我告诉他:现在我们很幸福,家里啥都有了,在家门口还能挣钱。总书记听后很高兴,说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我是过了两天后来到老马他们上班的那个闽宁扶贫车间的。这已经属于比较有规模的车间了:院子很大,一条流水线的纸箱车间内有二三十位工人,年岁参差不齐,有年轻的,也有像老马两口子这样年龄比较大的,他们都是村上的农民。车间的工作简单,收入也稳定,所以非常适合文化水平低、年岁大一点的人从业。像老马他们老两口,都是六十几岁的人,从未出过远门,平时除了下地,就是在家里做家务。家里就那么点事,所以村上建好扶贫车间后,问他俩愿不愿意到村上的厂里干活,一个月600元钱,“如果多干,说不准上1000元呢!”

  “我去!我老婆子也去吧!”老马不仅自己报了名,而且还为老伴争取了一个进厂名额,从此老两口的日子可谓“芝麻开花节节高”。马婶更是整天笑呵呵的,人像年轻了几十岁似的。这回总书记走到她跟前与她聊天的镜头在央视《新闻联播》播出后,她那张从心底溢出笑容的脸,快成“西海固幸福之人”的形象大使了!

  “见了总书记高兴吧?”

  “高兴,太高兴啦!” 

  “幸福吧?”

  “幸福!”

  “我后天回北京,你有啥话需要我带到北京、带给总书记的吗?”

  看着脸上堆满憨笑的大婶子,我逗她。

  她嘿嘿嘿地一串笑后,说:“你帮我带话给总书记,我们这儿会越来越好,我们西海固人感谢他、感谢党。我们现在天天过着幸福日子。我下月可以多拿300块工资了!”

  “哈哈……”我和同行的人全都大笑起来。

  一旁的老马扯扯老伴的衣襟,嘀咕道:“瞅你说的啥嘛!”

  马婶不服,又满脸堆笑地告诉我们:“是要多拿300块了!厂里的老板说,现在厂里效益更好了。”

  对对,是有这回事!我们找来老板,核实了这事。车间里顿时又响起一阵欢乐的笑声。

  像马婶这样幸福和光荣的人,能在扶贫车间里意外地见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人,其实在宁夏还为数不少。因为从1996年习近平担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亲自主持闽宁对口扶贫协作开始,他已经4次到宁夏考察,特别是后两次,他都要到扶贫车间走一走、看一看,跟群众聊上几句,也同办厂的福建企业家和宁夏干部交谈,关心着如何更好地让贫困地区的百姓在家门口进厂上班、确保固定收入这些事。年复一年的持久和有序的建设,扶贫车间如雨后春笋般在西海固、在宁夏所有贫困乡村都建立了起来。G

  (未完待续)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华文学基金会理事长、中国报告文学会会长)

  责任编辑:何青芳


>>><<<
【作者】:何建明
【来源】:共产党人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