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 光辉历程 正文

隆德县:李家沟的红色记忆

稿件来源:共产党人14期 作者:王 升 发布时间: 2021-08-01 | 打印 | 字号:TT

  李家沟是隆德县凤岭乡一个不起眼的小山沟,76年前,这里孕育了隆德县第一个中共地下党的力量。1945年9月,在延安中央党校学习的陈添祥受中共甘肃工委指派到隆德县开展党的地下工作,把党的红色基因和血脉深深地扎根于六盘山下,把革命的火种播撒在了隆德大地。

1950年从关山剿匪归来时陈添祥与部分同志合影(左起吴兆麟、沈盈念、陈添祥、靳文彬).jpg

1950年从关山剿匪归来时陈添祥与部分同志合影(左起吴兆麟、沈盈念、陈添祥、靳文彬)

  扮作货郎落脚隆德

  1945年秋天,陈添祥(化名陈兴荣)为了便于开展工作,在边区置办了全套的货郎用品和针线、袜子等小商品,化装成货郎,带着仿制的平凉县花所镇第五保通行证,来到隆德县城开展工作。因为到固原县等地转乡卖货,经常遭遇国民党警察盘查,陈兴荣感到在隆德县城很难落脚,不利于开展地下工作,于是他便随着几个货郎来到距离县城30里外的山河镇赶集,结识了同行赵正录,一起来到上梁乡李家沟,在这里点燃了隆德县第一个地下党活动的星星之火。随后的日子里,陈添祥结识了李炳焯、李贵楠等人,后经赵正录提议,他们结拜为弟兄。后因黄有录家没有多余住处,由李炳焯、李贵楠出保,陈添祥出钱租住在保长李作善家后院牛棚里,夜里负责看守牲口,保长李作善答应给陈添祥开具外出串乡的路证。陈添祥待人热情,经常赊账接济穷苦百姓,也不会上门催要,深受当地穷苦百姓的喜爱。每到晚上,劳累一天的穷汉子们,到陈添祥居住的牛棚,围坐在小油灯前,抽烟聊天,陈添祥也趁机讲几段《水浒传》中官逼民反的故事,激发他们的反抗意识,时间长了,牛棚小屋里也有了生气。李炳焯是陈添祥最早结交的朋友,陈添祥感到,像李炳焯这样朴素的杀富济贫的农民革命意识是非常宝贵的,决定接近他,从各方面启发教育他。陈添祥经常以道听途说的方式,告诉李炳焯,当年经过这里的红军队伍,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队伍,是老百姓的队伍。他经常把“哥老会”和共产党作比较,对他进行党的常识教育。1946年1月,陈添祥正式介绍李炳焯入党,这是他在李家沟发展的第一名党员。

陈添祥当年用过的货郎箱.jpg

陈添祥当年用过的货郎箱

  秘密开展党的工作

  1946年3月,陈添祥秘密进入边区向甘肃工委汇报工作。工委指示:一是同意陈添祥把隆德、庄浪、静宁三县作为他们活动的范围;二是继续发展地下党员,尤其是在保甲长中慎重地物色发展对象,在敌占区建立“两面政权”。同时,工委领导接见了李炳焯,送给他一条棉毡,要求李炳焯负责陈添祥的安全,有事两人要多商量,发展党员要物色好对象,既要大胆、又要细心。陈添祥与李炳焯在边区学习了党的有关文件,接受任务后,秘密返回李家沟。陈添祥和李炳焯进行了分工,李炳焯到庄浪县开展地下党的活动,陈添祥继续在隆德、静宁两县开展地下党的活动。陈添祥审查批准了李炳焯介绍的李尧、谢殿忠两人为中共党员。为在国统区尽快发展党员,壮大革命力量,陈添祥又派李尧、谢殿忠二人到甘肃庄浪县开展工作。陈添祥将发展的党员名单,以记账的方式记在货郎本上,只有自己明白,别人看只是欠账人名单,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出色。

  机智斗争消敌疑虑

  由于国民党甲保长对人民的控制,人们外出很困难,为了解决路证,方便出行开展工作,陈添祥让李炳焯从他的货物里拿了些香烟主动找沙塘乡化灵保保长王映海求情,并获得成功。陈添祥和李炳焯分析了王映海的反常举动,认为其既不向乡政府报告,也不向外声张,一定是有意向他们靠近。二人商议后,决定主动接近他,以摸清王映海的真正意图。王映海也经常主动向陈添祥和李炳焯报告一些保安队的动向等情报,对地下党的活动很有帮助。一次,王映海从沙塘乡公所开会回来后,专门找到陈添祥,告诉他保安队正在追查一个货郎。陈添祥心里明白王映海说的货郎就是自己,便迅速离开李家沟到外地躲避。1947年初,经过多方面考察,陈添祥介绍王映海入党,王映海入党后,化灵保逐渐变成了白皮红心的“两面政权”。此事对中社保的李家沟也产生了巨大影响。时任李家沟甲长的地下党员张国礼,带领群众在县法庭上面对面同保长打官司,揭露保长徇私舞弊、私吞公款的罪行,这在李家沟是破天荒的第一次,极大地唤醒了群众反抗国民党腐败统治的意识。

  1949年春,陈添祥到平东工委汇报工作,工委书记张可夫交给陈添祥《约法八章》《四十三名战犯名单》等传单和毛泽东同志在1949年为新华社写的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等宣传材料。陈添祥将宣传材料放在柳条编制的双层蒲篮的底层出城。5月,根据平东工委的指示,按照行政村的划分,陈添祥秘密向地下党员布置了工作:一是立即组织群众抗兵抗款,不让国民党部队抓走一个兵,抢走一粒米、一根草;二是秘密张贴传单,宣传党的政策;三是收缴地主和散兵的零星枪支,准备武装斗争;四是有条件的地下党员可以打入民团或自卫队,策动兵变。1949年6月,驻防隆德的是国民党八十二军十四旅“威武军”,他们见人就抓、见物就抢,无恶不作。陈添祥、李炳焯、王映海决定组织群众进山躲藏,抗兵抗款,家里仅留老人看门送饭,探听消息。由于地下党的组织领导,广大群众互相支持,克服了饥饿等困难,坚持了一个多月,国民党部队没有从化灵保和李家沟抓到人、要到粮草,最终西逃。1949年8月3日隆德城解放后,陈添祥向第一任县长交代了地下党员名单,并在县委统一领导下,参加了接收伪政权和收缴枪支的工作。陈添祥在李家沟开展地下活动,发展党员,储备了一批优秀的当地党员干部,为迎接隆德解放建立基层政权奠定了政治基础。

  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

  最让陈添祥终生难忘的是,1944年2月,在延安中央党校学习期间,他亲耳聆听了毛主席的讲话,并收到了毛主席在他的笔记本上的题词。第一次听毛主席讲话时,他不明白为什么毛主席刚到讲台上就开始在上面放的本子上写字,后来经过了解才知道是毛主席在给学员写题词。过了几天,在聆听毛主席作《学习和时局》的讲课时,陈添祥和大家一样,提前把本子放到了毛主席讲课的主席台上,讲课前毛主席在大家的本子上题了词,给陈添祥笔记本上题词为“学习学习再学习、努力努力再努力!”

  陈添祥在李家沟发展正式党员20名,候补党员3名,按照工委指示,地下党的联系方法只能单线联系,因此没有建立党的支部。这些党员后来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了各自应有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在百年奋斗中,培育形成了一系列各有特点的革命精神,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是激励我们不懈奋斗的宝贵精神财富。”今年,在庆祝建党100周年和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际,隆德县抢救性挖掘和整理中共地下党在李家沟大量珍贵史料,总结李家沟革命精神,建设中共地下党在李家沟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目的就是为了记住那段光辉岁月,记住革命先辈,发扬他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的革命精神,学习他们为党工作、终身奋斗的精神。隆德县是革命老区,也是红色文化资源较为丰富的地方,红色革命精神在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现在,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时刻,进一步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发扬革命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作者单位:隆德县政协)

  责任编辑:李百军


>>><<<
【作者】:王 升
【来源】:共产党人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