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 主题采访 > 共产党好 黄河水甜 正文

吴忠市: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稿件来源:共产党人13期 作者:本刊记者 赵志强 花菊萍 刘立祥 发布时间: 2021-07-16 | 打印 | 字号:TT

吴忠市利通区牛家坊村城南生态公园 吴忠市委宣传部提供.jpg

利通区城南生态公园为牛家坊村生态文化旅游增添一抹秀色 吴忠市委宣传部提供

  7月的吴忠,草木葳蕤,生机盎然。目之所及,一条条平坦的硬化道路直通农家,一座座移民新居整齐排列,一个个富民产业落地生根……幸福的笑脸、斐然的成绩、希望的话语,是吴忠市广大干部群众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殷殷嘱托的真实写照。吴忠市迈出的每一步跨越、获得的每一项成绩,都得益于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得益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得益于党的民族政策的有力支持。在自治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吴忠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吴忠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繁荣发展,各族群众幸福生活。“共产党好,黄河水甜”,是老百姓发自内心的朴实情感,更是广大干部群众一心向党的共同心声。

利通区举办“我们的节日·端午节”系列活动暨利通区第十七届邻居节启动仪式.jpg

利通区举办“我们的节日·端午节”系列活动暨利通区第十七届邻居节启动仪式 利通区委宣传部提供

  守望相助一家亲

  “我们小区是一个多民族社区,不管谁家有困难,大家都会伸出援助之手,邻里之间相处非常和睦。”吴忠市利通区金花园社区党委书记张丽萍告诉记者,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伟大民族,我们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分子,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要求,金花园社区深化民族团结“四部曲”品牌,打造“石榴籽议事厅”和文化长廊,连续举办了17届“社区邻居节”,深入开展“践行使命颂党恩、邻里和谐谱新篇”等活动和“民族团结模范楼栋”“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评选,唱响了民族团结进步主旋律。

  党员王兰花退休后,放弃休闲生活,组织成立了“王兰花热心小组”。16年来,她带领6万多名志愿者,为群众解决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化解邻里纠纷,照顾空巢老人、残疾人、留守儿童、贫困户,将团结互助的意识根植在每个居民心间。同住一个单元的何艳玲和李巧云民族不同却亲如姐妹,李巧云外出时总会把家门钥匙交给何艳玲,每逢回族传统节日,何艳玲总是把自己做的油香、馓子送给李巧云。汉族老党员孙彦民自身并不富裕,但是为了鼓励重病的回族邻居战胜病魔、渡过难关,硬是挤出1000元亲自送去……

  “我结亲,你认亲,民族团结一家亲;心相通,脉相连,携手共建大家园。”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这是裕西小区回族大妈杨淑兰的心里话,也是她的行动准则。这些年,她忙忙碌碌很少休过安稳的周末和节假日。自从加入了“兰花志愿服务”,她把邻里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谁家中有困难她都跑前跑后地帮助解决。家住裕西小区的居民刘凤美,子女长期不在身边,老伴去世后一度处于悲痛中不能自拔,杨淑兰得知后,常去她家和她聊天、安慰,慢慢陪她走出孤寂。一个个这样生动的事例,都是社区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民族团结和谐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吴忠市持续深化“志愿之城”创建,扎实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常态化标准化制度化,志愿服务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志愿服务形式更加丰富多彩。目前,吴忠市注册志愿者28.17万人,占常住人口的20.37%;志愿服务组织1744个,实施志愿服务项目51232个,累计服务时长1712万小时。“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志愿服务蔚然成风。

  乡村振兴换新颜

  走进利通区东塔寺乡白寺滩村,阳光下的碧玉广场恬静安宁,乡间小路整洁通畅,民居风格古朴素雅。“以前根本想不到自己能住在这么美丽的村庄里,农村人也能享受跟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出门不走泥巴路,健身休闲有广场,小桥流水像景区。”提及村里的变化,白寺滩村村民柴小花很是自豪地说。

  以前,碧玉广场是个乱堆乱放、垃圾连片的“垃圾场”,夏季蚊虫飞舞、臭气熏天,村民都绕道走。如今,广场建成了,成为村民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碧玉广场是吴忠市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这几年,白寺滩村通过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厕所革命、垃圾分类、基础设施改造等项目带动,实现了村容村貌“大变脸”、居住环境大提升。环境改善了,村民的观念也发生了转变,不仅把自家的小院收拾干净,还积极参与到全村的环境整治中。

  乡村美了是面子,村民富了才是根基。随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白寺滩村探索出“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成立了塞上龙二大青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如今已带动农户发展种植大青葡萄1780亩。在白寺滩村葡萄产业基地,美轮美奂的彩绘诉说着“碧玉皇后”的葡萄传说,一串串沉甸甸挂满枝头的果实传递着丰收的信息。

  “过去我们都是骑着自行车到市区走街串巷卖葡萄,一斤葡萄也就能卖两三块钱。现在,村子里的环境好了,搞起了乡村游,前来观光采摘的游客多了,我们不出村,在田里面就能把葡萄卖光。”白寺滩村五组村民苏虎高兴地说,通过每年举办的葡萄节,白寺滩村的大青葡萄名气大了,2020年他家的葡萄卖到每斤十几元,年收入达十几万元。

  如果说白寺滩村是乡村振兴治理的典型,那么利通区上桥镇牛家坊村可以称得上是生态宜居的示范村。

  黄昏后的牛家坊民俗文化村依然游人如织、热闹非凡。烟火气旺盛的小吃街、如梦如幻的生态公园、回归原始的农耕历史文化园、独具特色的民俗农家乐等已经成了周边老百姓找寻乡愁的好去处。正在给老伴照相的边先生告诉记者,他家住在3公里外,因为这里的景色很美,他和老伴时常午后骑着电动车来转转。

  “通过‘现代农业+工业经济+生态景观+休闲度假+民俗体验+文化娱乐’的发展模式,鼓励农户开办家庭农庄、农家乐,变传统的行政村为经营村,变传统的耕作农业为观光休闲农业,让农民不离乡、不离土,就地就业、增收致富。”利通区上桥镇党委书记辛建平说,“农旅融合发展让当地群众看到了致富的曙光。”村民何涛以前长年在外跑运输,看到村上发展农家乐,2020年他也回到了村里开起了农家乐,还盖起了时兴的新民宿,开业第一个月就收入了近3万元。

  “镇上累计投资近5亿多元,实施了城南生态文化公园、牛家坊好吃街等文化旅游项目40多个,发展了一批星级农家乐,形成了以农耕民俗文化资源为核心的乡村旅游体系。”辛建平介绍道。牛家坊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都市旅游圈”已初具规模。

  特色产业谱新篇

  在利通区五里坡奶牛生态养殖基地四期项目现场,沃野牧丰等27座规模化高标准在建牧场,总投资46.2亿元,今年底将全部建成投用,设计养殖规模10万头。这是利通区在五里坡、孙家滩的10余万亩荒山上打造的奶牛生态养殖基地,拓宽养殖空间,推动奶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目前,利通区存栏奶牛18.2万头,预计“十四五”末将达到35万头。

  在风景秀丽、空气清新的罗山脚下,红寺堡区肖家窑罗山葡萄文化产业示范园里,酿酒葡萄长势喜人。据红寺堡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曹鹏介绍,该园区于2013年开发建设,种植酿酒葡萄2.24万亩,批复建设13家中外融合、特色各异、独具风格的生态酒庄,目前已建成投产5家,在建2家。

  在红寺堡区柳泉乡柳泉村,正值黄花菜收获的季节。村民撒站花和几个来自固原的姐妹正在田里忙着采摘黄花菜。目前,红寺堡区累计发展富硒黄花菜8万亩,认证富硒黄花菜生产基地12个,培育黄花菜种植专业合作社27家,注册“兴茗萱”等黄花菜品牌8个。小小的黄花菜,已成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大功臣、农民增收致富的“明星菜”。

  而在红寺堡区柳泉乡永新村,村民正在热火朝天地修葺院落,兴建民俗村居,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航模节。依托红寺堡区举办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以及地处利红公路与G338交汇处等优势,永新村2017年萌生发展民宿旅游的念头。“当时我们动员了10户村民改造房屋,但大家抵触情绪特别大。”村支书李文彬回忆道。作为村支书的李文彬不只带头干,同时还动员了自己的朋友一起干。当年两家民宿共接待300多人,创收近4万元。看到有实实在在的效益,村民们心动了。2018年,发展民宿旅游的农户增加到20户。2020年,永新村围绕以绿兴产目标,积极推进乡村绿化美化亮化,通过“民宿旅游+移民文化+果树认领+土特产销售+餐饮美食”的旅游模式,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塑造出了独具永新特色的美丽乡村,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截至目前,永新村发展民宿旅游的农户有60家,2020年共接待游客1万多人次,民宿收入达70万元左右,带动农产品玫瑰花、玫瑰酱、枸杞等销售17万元,民宿旅游逐渐成为一项新型富民产业。

  近年来,吴忠市围绕推动奶产业、葡萄酒、装备制造等“9+1”重点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使现代农业提档增效。枸杞、酿酒葡萄、黄花菜、苹果等种植面积分别达到17万亩、23万亩、16万亩、19万亩。建成富硒农产品基地70个23万亩。奶牛存栏24万头,规模化率达到98%。肉牛、肉羊饲养量达到42万头和535万只。建成中国奶业研究院,建立运行奶价协商机制,鲜奶日处理能力达5600吨。6个农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盐池滩羊肉”获2018年全国绿色农业十大“最具影响力地标品牌”。知名农业企业品牌、特色优质农产品品牌数量分别占到全区的40%、45%。

微信图片_20210726093805.png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红寺堡区正在奋力打造全国易地搬迁移民致富提升示范区。图为亘古荒原上建成的移民新村——柳泉乡永新村。刘立祥/摄

  红色传承续新曲

  1936年10月20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红色民族自治政权——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在这里建立。70多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的照耀下,同心县各族儿女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勠力同心、艰苦创业,让这座西北旱塬的千年小城历史性告别绝对贫困,10余万贫困人口终结苦难记忆,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草畜、枸杞、圆枣等几大富民产业源源不断“输血”,路、电、网等基础设施完善打通销路,闽宁协作的海风劲吹。同心县已彻底脱胎换骨,吹响了高质量发展新的号角。

  同心县河西镇旱天岭村是“十一五”县内移民搬迁村。全村959户313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51户1891人,曾是自治区确定的深度贫困村和挂牌督战村。从2014年开始,村支部书记丁建华带领着村两委班子,同多家金融机构合作,以整村授信的方式,先后累计为全村村民担保贷款6000多万元发展养殖业。2018年,中核集团投资30万元在村里打造了肉牛养殖园区发展集体经济。2019年,当地又筹措多项资金,建设了肉牛养殖基地二期项目,村民们发展产业致富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如今,肉牛养殖规模已经从当年的300头发展到了3000多头,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了170万元,乡亲们第一次尝到股份经济的甜头。资产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几年间,一个因“旱”闻名的山村,摘掉了贫穷的帽子,年人均收入由2014年的2700元增加到2021年的8600元。

  如今,旱天岭村已经形成了稳定的致富产业,成立的股份经济合作社,采用“361”的分红模式,所有利润参照全村股民分红60%、滚动发展30%、建档立卡户补贴10%的比例,继续用于旱天岭的产业发展。丁建华说:“下一步,我们准备自己种饲草料,扩大养殖规模,巩固好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接轨。”

  脱贫不忘感党恩

  再次来到红寺堡区红寺堡镇弘德村,村道变宽了,庭院变大了。村民们都发展起了庭院经济,通过绿化、洁化、美化、亮化,促进环境美、村庄美、庭院美、田园美。如今的刘克瑞家,新砌了大门、干净整洁的院子里新建了一个水冲式厕所和一个有“傲娇牛”雕塑的木屋茶馆。茶馆里陈列着红寺堡区的黄花菜、枸杞、果味醋、红酒等特色产品。刘克瑞笑着告诉记者,现在借助“名人”效应,闲暇之余也开始“经商”了,向上门游览的客人推介红寺堡区农副特产的同时,也增加了一些收入。刘克瑞的儿媳妇海小荣,如今不但是村里党员教育基地的讲解员,还帮助村里做起了直播带货。

  刘克瑞家的变化也是进入新时代,山区群众从摆脱贫困走向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1998年,弘德村人均收入不到500元,到2020年,人均收入上升到了10925元,增长了近22倍。红寺堡区正在用实干苦干回报党的恩情,努力创建全国易地搬迁移民致富提升示范区,齐心协力在美丽乡村中绘就道道幸福彩虹,在希望的田野上砥砺奋进,继续创造奇迹。

  责任编辑:石 雷


>>><<<
【作者】:本刊记者 赵志强 花菊萍 刘立祥
【来源】:共产党人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