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正文

西吉县:接续奋斗 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稿件来源:《共产党人》第3期 作者:本刊记者 闫院平 发布时间: 2023-02-17 | 打印 | 字号:TT

西吉县冷凉蔬菜产业蓬勃发展.jpg

西吉县冷凉蔬菜产业蓬勃发展

  蜿蜒曲折的葫芦河,滋养了这片贫瘠的黄土地,哺育出勤劳坚韧的西吉儿女;高高屹立的将台堡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见证了西吉的沧桑巨变,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走好新的长征路。

  近年来,西吉县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大力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成功翻越了脱贫路上的“六盘山”。特色产业生机勃发、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民生福祉不断提升……一组组亮眼数字、一项项喜人成果、一个个历史成就,记录着新时代西吉县追赶发展的坚实足迹。

  发展产业 铺就脱贫致富路

  西吉县位于曾有“苦瘠甲天下”之称的西海固地区,山大沟深,十年九旱,贫困成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最难翻越的“大山”,也让这里成为全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2016年7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吉县将台堡,瞻仰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参观红军长征会师纪念园、纪念馆。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说,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我们要不断结合新的实际传承好、弘扬好。

  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指引下,西吉县干部群众大力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标准,帮扶干部在一线集结,乡村干部在一线坚守,驻村干部在一线驻扎,凝心聚力战贫困。易地搬迁、稳定就业、产业扶贫……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推进。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王民乡周康村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薄弱,被西吉县确定为脱贫攻坚薄弱综合整治村。村民马金宝深有感触地说:“十几年前,村里大多是山坡地,雨水顺着坡全跑了,一年的辛苦白忙乎了。现在路修通了、地推平了、自来水入户了,家门口还有便民服务站,生活确实很方便。”村里致富带头人黄天龙是种植和养殖方面的行家里手,他从2018年开始养牛,最初的4头牛已发展到现在的13头牛。在他的带动下,周康村20多户村民通过饲养高品质肉牛增加了收入,奔上了小康路。村民马喜林这些年靠发展养殖业供几个孩子上学,在教育扶贫方面受益最多,节省了好几万元。现在他又养了11头牛,新修了10余亩机修农田,生活越来越好。

  近年来,西吉县因地制宜大力培育特色产业,打造肉牛、马铃薯、冷凉蔬菜、杂粮四个特色产业集群。投入扶持资金25.8亿元,建成肉牛养殖示范村188个,全县肉牛饲养量达50.1万头,成为六盘山肉牛养殖核心区和宁夏肉牛养殖第一大县。全县种植马铃薯53.5万亩,建成良种繁育、鲜薯外销、淀粉加工原料薯、早熟菜用及商品薯加工生产基地50.72万亩,西吉县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马铃薯制种大县。打造葫芦河川道区冷凉蔬菜产业带,种植冷凉蔬菜15万亩,建成蔬菜育苗中心6个,集中连片建立标准化种植基地4万亩。种植杂粮27.3万亩,建成杂粮(油料)标准化种植基地189个。如今,西吉县户户有产业,家家有收入,路、水、电、网通到了大山最深的地方。

  2020年11月16日,西吉县作为宁夏最后一个贫困县脱贫摘帽,彻底撕掉了贫困标签,历史性地告别了绝对贫困。脱贫攻坚实践中,探索创新出一批成效好、可复制的工作机制,率先实施的农村“两个带头人”工程带贫规模大、影响深,2017年中组部、国务院扶贫办在西吉县召开了全国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现场会;涉农惠农资金“443”验收监管机制得到国务院脱贫攻坚督查组、国务院扶贫办调研督导组的充分肯定;“全赠半返+返租代养”产业扶贫模式入选第二届中国优秀扶贫案例。2021年,西吉县委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绿水青山美丽西吉  王少华 摄.jpg

 绿水青山美丽西吉  辛怡丽/摄  

  生态立县 城乡旧貌换新颜

  西吉县境内沟壑纵横、山峦层叠,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森林、水资源极度贫乏。缺水,一直成为制约这里发展的主要因素。近年来,西吉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破解水资源匮乏瓶颈,绿色成为西吉县最亮丽的发展底色。

  沿着葫芦河一直向西,来到月亮山下。这里是葫芦河的发源地,也是西吉县唯一的水源供给地。断流多年的小河重现涓涓流水,昔日光秃秃的大山披上了绿衣。“十三五”以来,西吉县加大水源涵养生态修复力度,实施了新一轮退耕还林、月亮山水源涵养林、小流域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绿化工程,全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9.95%,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96.8%。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治理水土流失59.63平方公里,生态家底更为厚重。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扬尘治理措施全面落实,空气优良率天数比例达到98%以上。葫芦河县城下游段全面治理,污水处理设施达标扩能,葫芦河国控断面水质稳定在Ⅲ类以上。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率稳定达到95%以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0%以上。统筹山绿民富互促共赢,通过植树造林,变昔日荒山为“粮仓”和“金山”,探索推行“以林养林”模式,发展林下休闲采摘、特色种养、林下旅游27.7万亩,将绿色资源转化为绿色财源。被誉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的龙王坝村,依托当地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以“生态休闲活村、休闲农业富村”为发展思路,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走出了一条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2022年龙王坝村人均纯收入达1.2万元。

  走进西吉县什字乡,街道宽敞整洁,民居粉墙黛瓦装饰一新……很难想象几年前这里还是“风吹土扬垃圾飞”的落后景象。这些变化得益于西吉县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切入点和发力点,作为助民生振民心的重点工程来推进。近年来,西吉县新(改)建公路1919.5公里,村村通硬化路、通客车,公路密度为全区平均水平的1.6倍,被评为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单位。水利设施惠及万家,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工程和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成通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9%以上,供水保证率95%,饮水难、喝苦咸水的历史一去不复返。新建及加固水库9座、淤地坝83座,实施主河道治理工程8处173公里、节水工程35处,防洪减灾体系不断完善,被评为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城乡建设协调发展,新(改)建公园广场6个,改造升级城市道路10余条,新建商住小区11个,建成区面积达到11.55平方千米,新增绿化面积17.2万平方米,城镇化率达到31.13%。如今的西吉县,城镇热闹繁华,乡村健身设施齐全,文化广场、娱乐设施处处可见,一派生机勃勃的新景象。什字村村民苏永虎说:“以前村子的道路老化,村民环保意识淡薄,很多驾驶员随意停车,整个街道看起来乱糟糟的。如今柏油路铺到了家门口,规划了停车位,晚上路灯也亮了,这才是新农村该有的样子。”

  治理有效 民生福祉更殷实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也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西吉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党建引领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工作格局逐步形成,基层治理能力和法律服务质效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2022年7月的一天,在将台堡镇一蔬菜基地,四川籍农民工阿某等27人因种植菜苗质量不达标,与基地负责人高某发生纠纷。将台堡镇立即启动“1133”机制,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等单位及时介入,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签订了调解书。目前,西吉县已在全县19个乡镇建设综治中心、“微法庭”、警务室,对矛盾纠纷开展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探索推广的基层治理“1133”模式(建强1个功能型党支部,建优1个综治中心平台,深化排查、化解、考核3项机制;建好问题、责任、整改3张清单)被列入自治区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火石寨乡小红庄民主法治示范村被司法部、民政部命名为“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县矛盾纠纷化解率达到99.8%,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上升。

  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及时解决,使得人民群众生活日益殷实。近年来,西吉县每年民生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90%以上,真正把群众“盼的事”变成政府“干的事”。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新(改扩)建七中、六小、六幼等学校360所,普通高中多元发展,职业教育提质升级,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顺利通过国家督导评估认定,2020年西吉县被国务院评为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最幸福的人群是学生,最美丽的地方是校园,最优质的保障是教育”这一承诺正在逐步兑现。坚持把人民健康摆在优先位置,迁建县中医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建县人民医院“六中心”和感染性疾病科综合楼、兴隆中心卫生院等一批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成立西吉县医疗健康总院,深化“互联网+医疗健康”,建成涵盖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的县域医共体信息平台,引进心脏冠状动脉植入术等高精尖技术10余项,家庭医生重点人群签约率达到100%,全县统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和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0%和99%,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水平全方位提升。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建成县图书馆、文化馆、钱币博物馆,乡镇文化分馆、图书分馆、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春官送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六盘牧羊鞭》荣获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金奖,西吉刺绣抱枕登上国产C919大飞机,打造“苍天一滴泪”、西吉“文艺之家”等“1+9”文艺创作阵地,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中国“文学之乡”品牌更加响亮。

  牢记嘱托,砥砺前行。固原市委副书记、西吉县委书记白学贵满怀信心地说:“在党的二十大和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的指引下,全县干部群众将继续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加快建设农业强县,全力创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中作出新的贡献。”

  责任编辑:李 旭


>>><<<
【作者】:本刊记者 闫院平
【来源】:《共产党人》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