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深入学习贯彻自治区党委十二届十次全会精神 正文

深入持久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

稿件来源:共产党人18期 作者:李文庆 发布时间: 2020-09-27 | 打印 | 字号:TT

QQ截图20200927151844.jpg

 永宁黄河大桥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宁夏作为黄河流域上游省份,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明确指出,宁夏要“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这是总书记着眼全国大局、黄河流域的生态地位,赋予宁夏的时代重任,为宁夏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自治区党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提出着力建设河段堤防安全标准区、生态保护修复示范区、环境污染防治率先区、经济转型发展创新区、黄河文化传承彰显区。我们要把生态保护修复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不断提升宁夏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努力建设生态保护修复示范区,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蹚出一条新路子,走在前列、做出示范,取得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与做法,为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乃至全国提供借鉴,在美丽中国建设中作出宁夏贡献。

  坚持全域生态保护修复,着力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宁夏属于我国“两屏三带”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处黄河上游和北方防沙治沙屏障带、黄土高原生态屏障之间,全区自然条件差异较大,生态类型复杂多样,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构筑包括贺兰山、六盘山、罗山在内的生态安全屏障,提升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形成体系完整、功能完善的绿色生态廊道。以生态修复为手段,进一步改善宁夏中南部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实现贫困地区脱贫富民与生态建设的双赢。把防沙治沙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持之以恒地推进防沙治沙工作,稳步推进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设。加强自然生态有效保护,将林地、湿地、荒漠生态空间治理以及生物多样性纳入保护范围,让宁夏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美、空气更清新。

  坚持规划引领,坚守“三条控制线”,实施全方位生态保护修复。突出“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新发展理念,对标国家战略,以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为基础,加快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严惩突破生态保护红线的开发行为,完善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强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通过规划引领,实施全域、全方位生态保护修复。以黄河和贺兰山、六盘山、罗山“一河三山”保护治理为重点,构建黄河生态经济带和北部绿色发展区、中部防沙治沙区、南部水源涵养区“一带三区”生态生产生活总体布局,聚焦黄河流域宁夏段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

  把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作为重中之重,守好改善生态环境生命线。着眼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以保护黄河干流为重点,坚持岸上岸下共同治理,加强堤防建设和黄河滩区综合治理,实施河道疏浚工程、滩区治理工程、水源涵养工程、水土保持工程,探索泥沙综合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新模式,保障黄河安澜。统筹推进两岸堤防、河道控导、滩区治理,实施河道和滩区综合治理工程,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和环境治理。大力加强黄河支流、湖泊湿地、入黄排水沟综合治理,重点加强清水河、苦水河、红柳沟三条黄河一级支流以及葫芦河、茹河、渝河、泾河等黄河支流保护修复。实行最严格的水生态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制度,坚决杜绝污染黄河的行为,卡住污染源头,减少污染排放,综合施策、系统治理,落实好国家节水行动,抓好农业、工业、城市和居民节水,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巩固水环境治理成果,全面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改善黄河流域宁夏段水生态环境质量。依托黄河岸堤,整治河道岸滩,利用水系、湿地、林地、草地、沙漠等自然资源,打造黄河沿岸生态景观风貌带。

  加强“三个系统和一个多样性”生态保护修复,夯实生态保护修复示范区建设基石。森林生态系统被人们喻为“地球之肺”,把湿地生态系统喻为“地球之肾”,把荒漠生态系统喻为地球上很难医治的疾病,把生物多样性喻为“地球的免疫系统”。实践证明,“三个系统和一个多样性”中,无论哪一个系统被损坏或破坏,都会影响生态平衡,影响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危及人类生存根基。“三个系统和一个多样性”也是森林、草原、湿地、流域、农田、城市、沙漠七大生态系统的基础和核心,只有加强森林、沙漠、湿地三个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维护好生物多样性,人类才能够在生态家园里繁衍生息和可持续发展。宁夏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多年来缺林少绿,要以“一河三山”为重点区域,加强森林生态系统建设。加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适度进行湿地生态补水,治理湿地水质污染,联通湿地水系水网,杜绝“挖湖造景”,建立湿地保护长效管控机制。科学推进沙漠生态系统治理,积极发展治沙先进技术和产业模式,坚持用沙之利,大力发展沙产业,促进人沙和谐。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功能主要体现在为人类提供食物、药物、建筑和家具材料、工业原料,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重点保护宁夏特有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积极谋划一批重大生态保护修复项目。依托黄河保护、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国家重点生态项目,实施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争取国家支持,实施黄河保护重大工程,建设黄河干流堤防安全标准河道,加强清水河、苦水河、红柳沟等黄河支流生态保护修复,实施沙湖、星海湖、典农河等河湖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工程。实施“三山”生态修复工程、引黄灌区平原绿洲生态区绿网提升工程、城市防洪工程、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等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全面加强草原生态脆弱区治理,实施百万亩退化草原人工种草生态修复工程。谋划一批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等生态工程,推进黄河滩区治理、坡耕地综合整治、黄土高原塬面保护、病险淤地坝加固等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实施,形成大保护、大修复、大治理、大建设的工作格局。

  立足实践,总结经验,大力做好示范区宣传推广工作。多年来,宁夏不断加强自然生态保护修复,不断扩大绿色空间、实施节水优先,成为全国唯一的省级节水型社会示范区,也是全国首个实行全省域禁牧封育的省区、全国首个实现沙漠化逆转的省区,不仅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宁夏贡献,也为全球生态保护修复提供了中国经验。在宁夏生态保护修复示范区建设中,要大力挖掘黄河文化,总结、提炼宁夏生态保护修复经验和做法,做好生态保护修复示范区宣传推广工作。积极宣传宁夏“塞上江南”世界灌溉工程和引黄古灌区,宣传好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长廊防护林建设,打造黄河流域宁夏段重要生态地标。大力宣传宁夏人进沙退的治沙模式,大力弘扬治沙英雄王有德等先进事迹,总结固原市“四个一”林草产业发展工程,推广彭阳小流域综合治理、隆德梯田建设经验,形成一批可复制、可借鉴的宁夏生态保护修复模式和经验,向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北方防沙屏障带相关省区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宣传推介。G

  (作者单位:宁夏社会科学院)

  责任编辑:李 妍


>>><<<
【作者】:李文庆
【来源】:共产党人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