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深入学习贯彻自治区党委十二届十次全会精神 正文

加强基层社会治理 努力服务人民群众

稿件来源:共产党人19期 作者:陈通明 杨永芳 发布时间: 2020-10-18 | 打印 | 字号:TT

QQ截图20201018154025.jpg

银川市金凤区长城花园社区组织开展庆七一主题活动

  2020年6月8日至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视察时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习近平总书记时刻牵挂人民利益,对重点群体就业、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同时也再次强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社会治理,联系着千家万户,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就是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一个具体体现。

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 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十三五”以来,自治区通过督导、表彰、考核等具体措施,加强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城乡社区治理取得积极成效。

  以政策创制引领社区发展。出台涉及城乡社区治理的规范性文件17份,有5份文件被民政部作为政策创新范例向全国转发。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和谐社区创建和做实村民代表会议两个意见为主体、其他指导性文件为补充的城乡社区治理政策体系,政策创制走在全国前列。

  建阵地提报酬,夯实基层基础。从2012年起,自治区财政累计投入3.48亿元,带动市、县(市、区)投入超过4亿元新建(改扩建、购买)城乡社区服务站1219个,基层组织工作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按照村级每年不少于5万元,城市社区山区每年不低于7万元、川区每年不低于10万元的标准,落实社区和行政村运转经费,确保基层有钱办事。同时,不断提高社区工作人员和村干部待遇。

  协同推进城乡社区治理改革。全面开展“和谐社区创建”工作,推动社区去“行政化”,回归自治。在街道乡镇统一成立民生服务中心,使街道乡镇成为政务服务的主阵地;明确社区居委会自治组织的法定职责,通过“事务瘦身”“考评减压”“清单定责”,有序推进社区减负增效。全面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全区570个城市社区划分为4000个网格并实现全覆盖。深化农村社区治理改革,创新做实村民代表会议制度“55124”模式,即:以“五步工作法”为统揽夯实制度基础,以“五联记录表”规范会议程序和记录,以“一份议事清单”规范议决内容,以“乡村两级监督”确保工作合法合规,以“四级联动督查”推动工作落实。该制度得到了民政部高度肯定。

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困难和矛盾

  乡镇街道社会治理面临的难题。一是基层治理面临着“有限资源、全面责任”难题。随着国家推进税费改革和政企分开,基层政府直接支配的公共资源减少。同时,社会的结构性变迁,原来由单位承担的社会职能转由基层政府及社区村庄承接,街道乡镇肩负的工作职责不断增多,需要应对一切问题,承担全面责任,而开展工作普遍面临“权小责大”、权能不足问题。二是基层街道乡镇开展属地管理也面临着“条块分割、协同不力”的难题。在社会管理中,上下级政府注重对口设置机构,行政系统形成“蜂窝状”结构,纵向运作较为顺畅,横向运作的壁垒较多。而城乡基层治理要求以人为本,解决群众的各种各样实际问题,需要推进整体治理、协同治理,促使各部门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提升回应性,及时发现、处置和化解问题。如何提升跨部门管理能力,是基层治理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城镇社区和村庄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一是治理主体单一。当前,社会治理主体结构的多元态势逐渐显现,但总体来看,公众、社会组织在参与上的“缺席”仍然是常态。二是社区和村庄行政职能仍然较重,社区现行体制与社区居民自治要求不适应。三是基层组织治理能力较弱,凝聚力不强。四是社区工作者和村干部队伍不稳定,基层治理人才队伍严重断层,缺乏专业人才。五是文化建设滞后。在乡风文明建设方面,思想道德文化建设见效慢,乡村特色风貌不突出,缺少深厚的文化底蕴。

  基层社会治理的实效和创新不够。一是有些政策设计、计划任务不完全符合实际需求和实施的具体情景条件,影响了社会治理创新的有效性。二是社会治理区别于经济发展,在相当一部分领域是难以用具体的指标来衡量的,具有模糊性,而且社会治理创新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会导致地方和基层倾向于选择那些风险较低、难度较小的领域和议题进行创新。三是社会治理过程中还存在权责不匹配的情况。

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筑牢社会治理基础

QQ截图20201018154048.jpg

银川市金凤区长城花园社区“抱抱团”互助会

  要按照“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的总要求,不断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进一步调整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激励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增强社会治理效能。

  加强乡镇街道治理制度建设。对乡镇街道来说,目前最紧迫的是要解决其承担的责任与权力、包括掌握的资源不相匹配的问题。一是不断完善权责清单制度,将履行职能所必须的权力和资源赋予乡镇、街道,使乡镇、街道既有积极性主动性,又有能力和条件为广大群众和企业、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帮助。二是建立完善“容错纠错”的机制,对乡镇干部,既要严格要求和管理,更要热情爱护和帮助,慎用问责和处分手段。三是政府制定实施公共政策或实施社会建设项目时,必须以需求为导向,充分体现民意,确实能够满足城乡居民,特别是能力差收入低的那一部分居民的需求。要加强顶层设计,全面、严谨、无漏洞,符合基层实际情况,能被大多数人接受理解,可操作性强,同时,也赋予基层政府在实施社会建设项目时,能根据本地实际情况适当行使自由裁量权和选择权。

  加强社区和村庄治理体系建设。社区和村庄社会治理,基本功能是为居民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物品,本质上是要构建政府(国家)、个人(社会)和市场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一是深化社区和村庄减负增效改革。全面规范社区和村庄创建评比活动,严格落实事务准入制度,深化减负增效改革,减轻社区和村庄工作负担。要让社区居委会和村委会有足够的精力为居民提供公共服务。二是建立健全社区协商议事机制,促进社区协商治理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加强基层民主队伍建设。三是协调居委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的关系。居委会作为自治组织,完全可以负责组织业主委员会的遴选,并领导或指导业主委员会的工作,也可以考虑改革物业管理,经小区大部分居民授权,由社区居委会代表业主聘请物业公司提供服务。四是建立沟通交流机制,培育壮大社会组织和志愿者队伍。培育品牌社会组织,引导和扶持社会组织开展基层急需的扶贫济困、养老环保、疾病救助、弱势群体帮扶、心理疏导、法律援助等工作,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公益创投,切实改善和提升社区自治能力和水平。G

  (作者单位:自治区社科院)

  责任编辑:谢 斌


>>><<<
【作者】:陈通明 杨永芳
【来源】:共产党人19期